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宜阳城过岁 (第2/2页)
一样的是,这种厌胜钱并不是真正的钱币,只是作为一种“吉祥辟邪”的饰品佩戴在身上。它的正面通常是一些吉祥话,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背面则一般是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星辰等。 得知陈牧喜得玉女,太子王临派人在端月初八婴儿弥月之日给新生女婴送来了珍珠两斗、黄金两千斤、玉如意八柄、各色锦缎几十匹。 本来陈牧并不想给孩子办什么出月酒,原因自然是柳姬身份的问题。但是太子这么大张旗鼓的一贺,其他人就坐不住了。自己人自是不说,魏都郡大尹范睢、河间郡大尹王福、函谷关守将李龄纷纷派人送来重礼,就连中行现也送来玉璧一对。 这如果再不办个酒宴就对不起人家送来的厚礼,陈牧就着郭大用带着崔旗等一干家众置办了酒宴,一时间宜阳权贵纷纷借机登门,贺礼翻飞。陈牧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冲着太子来的,但很明显自己是对此种行为是厌恶的、不齿的。 自己后世如果不是讨厌这种虚情假意的社交,也不至于逃离至这里。可这里依旧如此,甚至更甚。在人情关系网络的营造上,两千年里几无变化。 或许这就是农耕文明血缘与泛血缘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表征吧,既合理又合情,关门分赃、你好我好,唯独百姓依旧疾苦。 初八当日,公孙傲和黄鼠也驰马前来庄园当面恭贺,留赵三一人值守。其实赵三也很想来,主要他一想自己当时觊觎柳姬时候的所作所为,就不敢出现在陈牧面前了。 孩子已经满月,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取个满意的名字。取名这等大事自然是陈牧作为父亲要做的事情。看着漫天飘散的雪花,陈牧思索片刻就给孩子取名为“陈琼琚”。 很显然,陈牧这是引自明代诗人茅平仲在《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中的两句诗:“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众人见陈牧取此两字为长女之名,皆以为是引自《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美玉为名,也是上乘。 唯有西席鲍桐明白陈牧这是以玉喻雪、以雪明志、寄情于人,当下也不说破,心里却暗惊不已。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个青年人竟胸怀如此多的锦绣文章。 钟无盐也自邺城前来恭贺,带来了自己研制的补药。陈牧见这次是钟医师自己独自一人前来,心下便有些失落。辛夷姑娘回邺城已近一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陈牧这已是近一个世纪的相思之情了。 宾主尽欢之后,陈牧来到了柳姬的卧室。 柳姬正在给孩子喂奶,衫衣歪斜,酥胸半露,引得陈牧邪火顿生。 见自己相公一副急吼吼的样子,柳姬邪笑着将亵衣拉得更低了。 柳姬笑够了,将睡着的孩子亲了几下才肯交给嬷嬷,然后就依偎在陈牧身旁不动了。 “不嫌弃自己闺女丑了?”陈牧笑道。 “谁敢说我闺女丑我打死他,哼!”柳姬一副护崽的母老虎一样。 小琼琚现在完全长开了,粉雕玉琢的甚为可爱。别说柳姬满意别人说自己闺女丑了,就是陈牧自己也严重的不同意。 柳姬和陈牧温存了一会儿,一本正经的向陈牧道:“相公,你现在也是一方要员,更被太子爷引为肱骨。所以你不宜再独善其身,及早娶妻为好。” 见陈牧用迟疑的目光注视着自己,柳姬连忙又解释道:“哎呀,不是妾身有什么非分之想,而是诚心诚意劝谏相公必须迎娶家母回家,方是正道。” 陈牧哈哈一笑,不由的感叹还是古代好,主动提出让相公娶老婆,而且说的这么理所当然。 “那你看我娶哪位合适?”陈牧试探性问道。 “相公与辛夷meimei两情相悦,定为良配。”柳姬道。 “为何这么说呢?”陈牧有些不好意思道。 “从辛夷meimei看相公的眼神里,也从相公近日的魂不守舍,妾身就什么都知道了。”柳姬幽幽道。 “那你难过吗?”陈牧问道。 不难过那肯定是在说假话,但是相公是举世罕见的伟男子,三妻四妾也不为过。妾身能分得相公的一丝一毫爱意,已是上天待我不薄了,万是不敢奢求全部霸占。”柳姬道。 “是我贪心不足,让你难过了。”陈牧歉意道。 “大丈夫娶妻纳妾,稀松平常,哪有什么贪心之说。”柳姬反驳道,“等辛夷meimei过门,我定会奉她为家母,与她和美相处,定不会让相公为难。”柳姬道。 “如果此时我说谢谢是否显得很虚伪?”陈牧羞赧道。 “相公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干,不要顾念他人想法。恕妾身直言,相公身上这种王霸之气稍显不足。”柳姬道。 “那上元节后就去邺城提亲,一切交由你来办妥!”陈牧向柳姬命道。 “相公!”柳姬气恼道,“我可没让你用在我身上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