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锋芒 (第2/2页)
不就是为此事来的么? 萧景烨点点头:“听说了,胡虏实是歹毒!” “不知公子可有援手接应?要杀公子的歹人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张晓珲提醒。 他是不敢把这尊大佛请回家的,那么多杀手一路追杀过来,身边还有为他出生入死的高手,这人搞不好是个皇子。 张晓珲的工作让他见识多了夺位引起的兄弟倾轧,没有足够大的利益,没人吃饱了撑的要这么大费周章的要一个人的命。 “已经在赶来了。” 萧景烨眼睛看着那把铲子,如果他没看错,这小子刚刚拿的兵器似乎就是这把铲,此处也没别的铁器: “大郎刚刚使的可是这把铲?” 呃……… 张晓珲也看向这把莫名立功的铲子,幸好他拿的是他老爹平时用的木柄铲,如果是他自己那把一看就太好了: “正是这把铲,我本来拿着是要修地道的,情况紧急,手边没有别的,就只好用它了。” 这把铲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唯一怪异之处就是铲身涂成绿色,萧景烨问:“我可以看看吗?这铲子为何涂成此种颜色?” “可以。”张晓珲很干脆地递给萧景烨,“涂成绿色是为了到山林里打猎好隐蔽。” 萧景烨拿到这把铲,心中更是疑惑。 因为他拿到手里就试着铲了一下洞壁,意外地趁手,虽然他没拿过铲子干活,但也能确定这物件打制出来就是当铲子用的。 而且铲身的绿漆也磨掉了部分,木柄光滑,显然主人经常使用,也不甚爱护。 可为何使用如此优质的精铁打制一把如此普通的用来铲土的铲子呢?那些杀手的兵刃碰到这把铲子几乎一触就断。 萧景烨越发仔细摩挲这把铲子。 张晓珲也没料到工兵铲这么给力,这就是他爹在某宝上买了一把最普通的锰钢材质的工兵铲,出门的时候觉得没准能用上,于是就放房车上,他看见了觉得挖地道趁手就带回村里了。 今晚这把工兵铲大发神威,若不是它斩断了蒙面人的兵器,他们能不能顺利脱身都不一定。 两人正说着铲,张二郎喊:“大哥,有人来了!” 卫靖接到六皇子被追杀的急报心急如焚,等他赶到远远地只看到萧十二一人站在地里,他的心一时都收缩起来。 “人呢?”他厉声喝道。 “回将军,公子在地下。”萧十二对他拱手。 这小子怕不是傻了。 卫靖盯着他看,想从他脸上看出精神失常来。 “将军请下去见过我们公子。”萧十二再次恳求。 卫靖正想问他怎么不下去,就听见一个孩子声音喊“大哥有人来了”,接着又道“此处,公子在此处。” 卫靖大步走过去,才看出原是个洞口,只是几乎与地面平齐,在远处看不出来。 他从洞口往下看,萧景烨也正抬头看上来:“五郎,你来得倒挺快。” 卫靖冷笑一声:“表哥,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 “不能。”萧景烨干脆道。 卫靖三俩跳下地道,看到站在萧景烨身后的张晓珲,不禁一愣:“此处是莘庄?” 张晓珲向他拱手行礼:“回将军,正是莘庄。” 萧景烨饶有兴致:“你俩竟认识?” “今早刚见过。”卫靖明显不想多说,张晓珲也沉默不语。 有意思。 萧景烨想,刚刚还想着这小子小小年纪的狠辣劲满天下就只有卫靖可比呢,没曾想这两人竟是熟人。 卫靖看过伤员对洞口喊了一声:“下来俩个人。” 一群人呼啦啦来了又走,萧景烨走之前跟张晓珲说:“以后你有事找我,都可通过卫将军跟我传话。” 张晓珲点点头,拱手行礼送别:“小子记住了,公子慢走,将军慢走。” 一行人回到邺城,正想传军医到府衙给萧景烨治伤,邺城守备李暨迎上来: “公子,将军,小张大夫说诊治外伤都要到安乐堂,现今只有安乐堂有符合消毒条件的手术台,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术后感染。” 卫靖听着这些陌生的词语,不知怎的脑子里闪过今早的小娘子的面容,难为李暨竟把这些词语说得这么顺溜,他脚下不停:“那就赶紧过去。” 张晓瑛第一次碰到夜间出诊。 她刚洗完澡,正想换上舒服的睡衣进房车编写教材,医馆的学徒在院门喊,“师祖,有伤员,李将军说请张师弟务必到场。” 看来是有事发生了。 快速换好衣服,头发重新梳好男子发髻,舅舅李峰到乡下出诊了,只有她跟外祖父和两个学徒赶到安乐堂。 在古代当外科医生当然有很多麻烦问题,但是现在第一项就是灯光不足。 不管点多少灯烛张晓瑛都觉得不够亮,真就是由奢入俭难。 还不知道有多少伤员,先把能准备的都备起来吧。 他们刚刚准备好,伤员就送到了,倒也不多,两位轻伤一位重伤,重伤员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中。 就是跟着过来很多人,个个眼神警惕,活似她哥吓唬她玩儿的样子。 张晓瑛指导两位学徒搬运重伤员。 李暨走过来:“小张大夫,这些粗活让他们干就行了,你先给公子疗伤吧。” 张晓瑛扫了一眼这位显然是个重要人物的公子的伤口,包扎得很好,她回答李暨: “将军放心,这位公子伤得不严重,我师祖在二号手术室,先让他冲洗伤口,我再过来给公子缝合。” 李暨还想说什么,萧景烨阻止了他,他敏锐地感觉到卫靖自从进了安乐堂后的异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