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 金陵十三钗 (第2/2页)
如何会留下他的字?这宅子万历十年之后便被皇帝收回。” 刘招孙急着去见夫人杨青儿,没空和乔大嘴扯这些闲篇,只得敷衍道: “不是张居正写的,那是他儿子?” 乔一琦大笑,也不再卖关子,连忙揭晓答案: “便是神宗皇帝本人。万历十年张太岳五十八岁寿辰,心力憔悴,屡次上疏皇帝,要求归隐,万历不允,赐给他这个牌匾,取自唐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寓意是让他老骥伏枥····” 马士英站出来插话道: “哈哈,这牌匾上的朱漆还没干,当年七月,张太师便魂归极乐,张家如此豪奢,最后竟被活活饿死了几十口人,哎。” 孙传庭喟然长叹:“听闻神宗皇帝冲龄践祚,张太岳改革国事,还要兼任帝师,经常辅佐小皇帝功课,一次choucha诵读《尚书》,小皇帝有一字读错,张居正雷霆大怒,吓得宫中无一人敢言。” 刘招孙心里咯噔一下,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张居正五十八岁就死了。 若是让这位改革者再晚死个几年,让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继续推行下去,让戚继光继续留在蓟镇带兵,让······晚明历史不知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至少,万历援朝战争和后面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望着眼前富丽堂皇的府邸,物是人非事事休,穿越者一时感慨万千。 这些天刘招孙对天启皇帝所做的种种,步步紧逼,变本加厉,比起张居正,平辽侯的专横跋扈超过百倍。 放眼历史,也只有霍光高澄和司马氏之流,只有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才能和自己媲美。 刘招孙忽然想到,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等自己死后,要么像张居正霍光那样,家族上下遭到清算,鸡犬不留,或者像西晋北齐那样,大权被人窃取,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 刘招孙挥了挥手,不去想这些烦心事。 路还是要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接受自己现在全新的定位: 一个贪权好色的枭雄。 “听闻张江陵贪念女色,戚少保还给他进献过美姬,之前听义父说起过,不知真假。” 刘招孙本是随口一问,谁知众人立即表现出极大热情。 男人之间的聊天,永远少不了女人这个话题。 “护国公不知,张太师当年在京师,可谓尽搜美女,先后纳了十一房小妾,个个美若天仙,加上他的干女儿,正好十二位,号称“东门十二钗”。” 乔一琦自诩踏遍山河,见多识广,连忙兴致勃勃给穿越者普及张太师当年的风流韵事。 马士英冷冷一笑,脸上露出不屑之色,立即纠正乔一琦道: “打住打住,乔监军不要混淆视听,此乃道听途说之言,不足为信。根本没什么东门十二钗,是金陵十三钗!张府东边那片厢房,当年称之为金陵楼。十三个美姬都藏在金陵楼中,这第十三房小妾本个扬州瘦马,乃是秦淮花魁,戚继光花了八千两银子,才将她赎身····” 刘招孙当然不知这些内幕,听了瞠目结舌,忍不住道: “此话当真?他五十多岁的老头,哪有这般精力?” 众人一阵哄笑,这时,六十一的王化贞从袖中掏出一个花花绿绿的小瓶子,神神秘秘道: “护国公岂不知金刚散乎?可惜老康没在这里,当年他父亲便是靠这小瓶子引荐,才补了个台州知府的缺。” 马士英、王化贞、王在晋几个都是官宦世家出身,家族中不乏有张居正曾经的下属,所以聊起这段桃色新闻,明显更具可信度。 须发花白的王在晋此时精神矍铄,唾星飞溅,在护国公面前绘声绘色道: “当年我叔父在皇城做值班御史,曾随宣旨太监进过张府一次,据他老人说啊,那十三美人分住院内长弄中各楼,按序各占一室。据说到了晚上,侍女端上盛有各姬妾牙牌的银盘,张太师随手翻一个,侍女就按牌上名字叫这个姬妾侍寝,宛如皇上翻牌子一样·····” 这群大明精英官僚就张居正风流韵事扯个没边。 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的袁可立、孙传庭也抚弄胡须,眼睛微微闭起,回忆起他们少时的一段段遥远往事。 沈炼在东厂时经常带番子出去抄家,类似眼前这样的豪宅,他早看得发腻。 沈炼将左妙晴带回京师后细心照料,女人的疯病渐渐好了很多。 每次看到左妙晴,沈炼便会想起诸多往事。 望着眼前这群还在聊秦淮风物的文官大佬们,沈炼神色平静,一言不发。 刘招孙听乔一琦第二十二遍聊起他当年在秦淮夫子庙偶遇佳人的事迹,终于忍受不住,向几位部下告了个辞,让他们继续沉湎在青年科考时的激情岁月中,自己带上沈炼裴大虎,朝诰命夫人厢房走去。 “吴霄林宇他们回来了?” 沈炼连忙道:“是,大人,他们刚到天津卫,这两日便能回京。” 眼前浮现出中军卫队和不知火妖僧大战的画面。 三人走了几步,裴大虎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 “刘侯爷,林宇斩了那妖僧脑袋,还把脑袋带回来了,金将军听一个倭人少女说,只要吃了这妖僧血rou,便可长生不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