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渡江侦察 (第2/2页)
南京国民政~府对全中国的统治宣告终结, 紧接着,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各部队展开猛烈追击, 先后占领苏南、浙东、闽北、赣北等广大地区。 5月17日解放了武汉三镇,5月27日攻占了全国经济中心上海。 6月2日解放崇明岛。7月上旬解放军向福建进军…… 吴大雄还记得。 位于南京城北的三河口,有汩汩秦淮河在此汇入长江。 入江口处就是千禧年易地新建的渡江胜利纪念馆。 主广场上,一组高耸的"千帆竞渡"群雕格外醒目。 49根红色柱体排列组合成船帆和桅杆的造型,最高49.423米。 通向展馆的木质栈桥名为"胜利之桥", 从桥头行至展馆大门,同样也是49.423米。 所有数字,都共同指向那个特殊的日子——1949年4月23日。 后来某位大人物曾说过, 渡江战役有惊无险。但是, 它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胜利! 原来如此, "哈哈哈,误会吴司令员了,快请坐下来说吧!" 谭政政委言道。 "有误会不怕,误会解开了就好!" 刘亚楼参谋长于是言道: "我说老吴同志,有船有炮这个事,你为什么不早说呀? 至于兵员补足问题,我很快就可以给你解决喽!但是, 你说的当主攻部队的这个事儿, 我还要考虑考虑, 现在可有好几支部队都争着抢着要担当主力攻击部队呀! 人家可都是各有说词、各有保证。 象什么四纵,八纵,十一纵队。啊? 你们纵队到底有什么绝活?有什么优势?请你说一说吧。" 吴大雄侃侃而言道:"过长江。我当然自有办法, 只是现在还得保密,不能公开说。不过, 我可以事先用小分队搞一下渡江侦察。 试探一下敌人江防的虚实。" 熊丹丹政委也帮着吴大雄说道: "是的,两位首长!就把这个机会让给我们吧。 我相信吴司令员他会有办法的。" 谭政政委言道: "熊丹丹同志!担当主攻可不是能说说就行的, 要当面签立军令状的。生死攸关。 这个事情如果办不好,攻击一旦受挫。 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变化,甚至于会影响到全国解放进程的。 后果的严重性你们知道吗?" 刘亚楼参谋长接过谭政政委的话头继续言道: "老吴同志!你还说要准备渡江侦察。那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我且问你!你口口声声说要当先锋,打头阵。 那么,对岸国~民党军队的布署情况你知道多少? 敌人江防各处的火力配置情况你又知道多少? 还有,你渡江的运兵工具又从何处而来? 我可告诉你, 现在各种船只,不管是大船小船,渔船或是竹筏,都是奇缺。 奇缺二字你懂吗?" 刘亚楼参谋长这一连串的发问, 有如泰山压顶一般,换了别人早就问懵了! 可吴大雄是谁呀?穿越者呀! 早就知道战役结果。 渡江战役真相他比任何人都熟悉。 百万雄狮的真正指挥人是谁?他知道。 从哪里最先渡过的长江攻上南岸,他知道。 渡江第一船的最快渡江时间纪录,他还是知道。 所以,吴大雄在两位首长的追问下,依旧气定神闲。 回答起问题来条条是道。 只闻他不紧不慢的说道: "据我所知,在对岸,老蒋苦心布防的正规军还有71个军。 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 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 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大约为146万人。 两位首长!不知我说得是对与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