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7章:觉得好就没有问题 (第1/1页)
用手背试了一下赵额头的温度,方淑芬立刻着急起来。 嘴里说着“哎呦,有点发烧啊”,她急忙走去寻找体温计。 赵也觉得头有点晕,索性就重新躺回床上。 好舒服呀。 脑袋靠在枕头上,赵知道,此时自己的浑身酸软,是因为在空间的带空调的房间里贪凉造成的。 自己因为大意感冒了倒不算什么,她见到母亲着急的神色,不禁很是懊悔。 “快试一下。”方淑芬把体温计甩了甩,就递给小女儿。 把体温计塞在腋下,赵觉得一阵冰凉。 “忍一下就好。”方淑芬说。 体温计暂时冰凉,但受到母亲关爱的赵,心里却一直是温暖的。 “谢谢妈。”她微笑着说。 “这还客气什么。”方淑芬说完,又见她的脸色通红,就再埋怨着说,“也不注意,这是热伤风了。” 时间到了,赵从腋下拿出体温计。 方淑芬接过来查看一下:“37度5,有点低烧。”说完,她就起身去找药。 本来可以去到空间里寻医问药,但赵不想拒绝母亲的好意。 接过方淑芬递来的几粒“安乃近”退烧药,赵把它们放进嘴里,再赶紧喝口温水送下。 “好了,没事的。”赵对母亲笑了笑。 “我去给你熬点稀粥喝。”方淑芬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多喝点水。” “嗯嗯。”赵随口答应着,就闭着眼睛休息一下。 不多时,屋里响起了脚步声,问候声也传了过来:“,怎么了?” 睁开眼睛,赵见到满脸歉意的四哥赵德,正用关心的神情看着自己。 想着四哥之前说话时的犹豫,此时的赵仍然觉得郁闷。 坐在一边,赵德沉默片刻,再无奈地说:“,你别怪我。我不是不想去京城上学,是,是,” “是什么?”赵见他说话吞吞吐吐,就不悦地追问,“是怕那里的环境陌生,自己又是从农村出来的,担心不适应,担心别人嘲笑吗?” 赵德被她接连追问,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别说咱家现在条件已经很好,你这京城的学习和食宿不会有什么困难。就是真的条件不好的学生,也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而不是相互攀比上的!”赵忍住心里的气恼,耐心地说着。 社会中,若想要攀比的话,那就是真的应了那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 世间的人们形形色色,学习成绩各不相同,生活条件也是千差万别。 以优渥家庭出来的学生来说,乘坐小汽车上下学,是一直就存在的。 以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来说,提起来只会感慨、感动得催人泪下。 想到自己了解的这些情况,赵的心中难以宁静,就对四哥说了一些。 这个时代的大学,出于对象牙塔里的学生们的照顾,每月会发放十几元不等的生活费。 有的学生省吃俭用,自己留下三五元钱,只吃馒头、咸菜,就能捱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接到学校发下的生活费,竟然全部寄回贫困的老家。 “还真有这样的苦孩子!”赵德听了也是震惊,“那么,这个学生怎么解决在校吃饭的问题呢?” “古代就有范仲淹把一碗粥,分为几份吃的故事。现在,也仍然有这样的学生。”赵忍着激动的心情,再说了下去。 大家排队打饭后,这个学生就在食堂的地面上,低头寻找其他学生掉落的饭票。 金额大的肯定很难捡到,但一分、二分的饭票,也还是能够得来的。 见到这些饭票,他就积攒下来。主食的馒头、米饭,他就找其他学生吃剩的。用一分钱买一小份咸菜,对于他来说就很开心了。 赵越说心情越激动,实在不忍心继续说下去了。 赵德听了,也是沉默不语。 赵知道,类似这个学生这样的事情,并非罕见。 直到九十年代,大学校园里,依然能够见到类似的学生:一天的菜,就由一块酱豆腐解决――中午是一个馒头,半块酱豆腐;晚餐同样。 有这样的学生,也自然有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蓄长发、拎着录音机,满校园追逐漂亮女同学的男生; 也有已经开始热心于打扮和社会交往的女学生。 暗呼口气,赵再对四哥说:“总之,不管对人生是抱着什么态度,总要依据个人情况,去认真对待就是了。” 点点头,赵德先是坦诚:“我原来关注这类事情不多,但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停顿一下,他再继续说:“我会注意保持勤奋学习和节俭生活的。可是,我之前想跟你说的,不是这些。” 赵本来还想再劝说四哥几句,但见他这样说,也就知道自己和他的对话,产生了一些误会。 “四哥,你别为难,有什么就直说好了。”赵劝慰着说。 “嗯。”赵德鼓足勇气,“是,是因为李梅。” ,原来是这个事。 赵听了四哥的话,只觉得自己的感冒好了一大半。 “这个很简单啊。”赵坐起身来,看着赵德说,“你说说看,她对你去外地上学怎么看?” 赵德脸上通红,但也的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把李梅和自己交谈的事,大致和赵说了一下。 原本已经看出来,四哥赵德与李梅两人,已经有了恋爱的萌芽。此时再听四哥说的话,赵也就确认了。 “这毕竟是你们两个的事。而且,现在你们也的确面临着年龄偏小,又要分开很远上学的问题。”赵略微思索后,就认真地说,“但是,如果真的都觉得对方很好,这些也算不了什么的。” 赵德想了想,点头表示认同。 “至于差异,比如生活条件、学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为这个焦虑也没有意义。最终,还是要看两人对彼此关系的态度。”赵说完,再建议,“虽然分开很远,但你们仍然可以通过书信,向对方问好,以及发出鼓励。” 的确是带着成年人的思维穿越回来的,但毕竟现在的实际年龄只有十四岁。剩下的话,就不是此时的赵,可以坦然说出口的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