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五、小发明立大功 (第1/2页)
看到洗衣女工们对自己的发明有误解,李申之觉得有必要先打消她们的疑虑。 在他眼中,没有一个劳动力是多余的,只是他没有开发出足够多的劳动岗位。 技术的改进是为了解放劳动力,进而更大地丰富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让人失业后无所事事,成为社会动荡的不安因素。 “那你先说说,你都会些什么?”李申之笑着问那个大胆的女工。 那女工性格泼辣,上前几步,胡乱甩了甩头发,露出风韵犹存的面庞:“俺会编篮子,会蒸馒头,会哄小孩儿,会的东西多哩。” 其他都好理解,唯独这个“哄小孩”的技能,让李申之颇为好奇:“哄小孩儿还有什么说道不成?” 女工说道:“小孩儿哭闹的时候,大人总喜欢吓唬小孩儿。俺从不吓唬小孩儿,俺能让他们说出来自己想要啥。” 大概这女工也说不太清楚,她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很容易取得小孩子的信任吧。 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以后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开一个职工幼儿园。 李申之说道:“我作为东家,在这里给你们一个承诺。待会你们把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擅长干什么,一个个地报上来,我都会给你们安排相应的活儿去干。要是我没有给你们安排活儿,让你们闲着了,你们也放心,工钱照发,一文钱都不会少。” 这下女工们没有顾虑了,在围裙上搓了搓手,一个个地跃跃欲试,都想要说自己的擅长。 “俺会唱曲儿……” “俺会接生……” “俺会种菜……” “俺会织布……” “俺会生儿子……” “俺识字……” “……” 李申之指着人群:“那个识字的,你过来。” 人群中走出一个女工,略显羞涩地站在李申之面前。 “既然你识字,待会你来登记一下,她们的姓名,籍贯,是否成家育子,所擅长为何事?”李申之一口气吩咐了一大堆。 那识字的女工扭捏道:“俺就识百来个字,不……不会写……” 李申之一时语塞:你还真是“识字”呐! 一个个的,全都身怀绝技。 尤其是会生儿子那个,如果把他献给宋真宗,立马就能换个节度使当。 没办法,只好找了茗香苑的一个管事来负责登记。 没一会儿,登记的工作又出了问题——重名的太多。 老百姓给孩子起名字,就喜欢一窝蜂地扎堆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听名字大概就能猜出岁数。 就拿这帮女工来说,出身讲究点的家庭,还会叫个花娘,月娥,秀娘之类的,不讲究的直接就叫大娘,二娘。 女工里面光是叫李二娘的,就有十来个。 平日里大家在一起做工,靠模样认人倒也出不了差错。这要是把名字写到纸上,神仙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 小管事把情况说给李申之后,李申之直接把“工号”制度给搬了出来。 工号暂时实行两级编码方法。 第一级借用千字文,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依次往下排。 第二级直接用数字。 比如那个胆大的最先发言的女工,她的工号就是“天一号”。最后一个女工的工号是“天一零一号”。 随后再有女工加入,可以继续往后加。每个人再发一个木牌,刻上姓名和工号,当做身份证明。 这玩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普及,一点都不稀罕。 这样一来,每个人在李家的管辖之下,都有了属于自己唯一的编码,也就有了属于自己唯一的一份档案。 等到需要给男工编号的时候,从“地”开始编。 若是以后出现了新的分类,那就从玄、黄、宇、宙开始,依次往后排。 女工们有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