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一触即发 (第2/2页)
的事情就不跟你计较了。 男女授受不清的说法,在这个时候还不太严重,因为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今年刚满十二岁,还是个小正太。 “我要救我爹!”岳银瓶不知为什么,突然就信了李申之这个花花公子,打定主意要去劫囚车。 不料一个箭步没迈出去,回头一看自己的手还被李申之紧紧抓着。 “你放开!”岳银瓶嫌弃地瞥了一眼李申之。 “岳帅之事不在乎这三两天,二娘且安心,咱们慢慢想办法。”李申之说完,松开了岳银瓶的手。 在李申之的心目中,岳飞乃是大英雄,一生赤胆忠心,当之无愧的武圣人,是所有汉人共同的财富,很自然地就把“咱们”的岳帅挂在了嘴边。 岳银瓶一脸嫌弃:“谁跟你咱们!”嘴上不饶人,心里到底听了进去,暂时放下了劫囚车的主意。 几个人的交谈声音不大,动作也很小,淹没在嘈杂的人群中,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远去的囚车之上,因为又有一个人,拦在了囚车之前。 拦在车架前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一身文士打扮,拱手作揖:“敢问都头,不知岳帅所犯何罪,竟然要用囚车押送?” 那都头不敢造次。纵观两宋时期,文人完成了对武人的全面碾压,随便一个小文官都可以在武将头上作威作福。没有摸清前面小文官的根底之前,禁军都头打算先礼后兵。 都头拱手还礼,“不知小郎君是何人?” “在下越州陆游。”青年倒是不卑不亢。 禁军都头脸色一沉,问道:“可有功名在身?” “今年刚好过了解试。”陆游答道。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快快闪开,莫要误了自己的前程。” 宋代的科举制度跟明清不太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举人的身份是一次性的。 如果只是通过了解试,在后面的礼部试落第,那么举人身份作废,下次科举还要重新参加一次解试。 尤其是南宋时期,“免解试一次”成了朝廷对学子的一个重要赏赐。到了南宋后期,对于屡试不第的学子,官家偶尔还会专门赐一个进士的出身。 既然还不是进士,禁军都头又这么客气,还有一个原因。 越州,在绍兴元年曾短暂地当过南宋行在,改名绍兴府,是科举大州,相当于是现在的高考大省,生源质量冠绝两京。 尽管每个州录取进士的比例差不多,每年中进士的人数越州不比别的州高多少,但是架不住人家越州学子的水平高,日后官位高升,前途无量。 万一哪一天这个叫陆游的小子当上了大官,想起了自己这个禁军小都头,弄死自己比捏死蚂蚁都轻松。 可陆游却不吃这一套,把都头的示好当做了服软:“朝中jianian佞当道,陷害忠良,你等鹰犬就这样助纣为虐,良心何在!” 鹰犬是夸人的词,没有半点骂人的意思。 禁军都头终于没了耐心,猛地一挥手中的鞭子:“给我滚开!” 都头一下令,士兵们纷纷上前把陆游架开,扔在了一边。 前面就是大理寺了,如果今天不把岳飞送进大理寺,他今天就得掉脑袋,实在是没心情跟陆游这种书呆子摆事实、讲道理。 得罪不得罪潜力股的,已经顾不上了。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 陆游身上吃了几记暗拳,倒在地上哼哼唧唧,囚车队伍扬长而去。 这个一生没有考中进士的大才子,屡次落榜,不知道是否跟今天的遭遇有关,据说等秦桧和赵构都死了,赵构儿子赵昚即位之后才赐了陆游一个进士出身。不过此时此刻,陆游的名字,现在已经记在了秦桧的小本本上。 “救人!”李申之撩起衣服就走。 “不可莽撞!”这次是李维拉住了他。 岳银瓶兴奋地望着他跃跃欲试,金儿紧张地伸出了手想要拽住他,还有岳家一众男女或紧张或激动地望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