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亩产六百斤的祥瑞! (第1/2页)
等到长孙冲找到韩元时候,韩元正优哉游哉的躺在靠椅上一边享受着翠儿的按摩,脸上盖着一本倒过来的书。 “师傅出事了。” 长孙冲急冲冲的跑到韩元面前,一脸焦急的对着韩元说道。 “天没塌下来就别说出事了。”韩元眼都不想睁开,冲着长孙冲摆摆手。 长孙冲伸手把韩元脸上的书取了下来,一脸急切的说道:“师傅我收到消息了,世家要对你动手了!” “这几日散播谣言就是出自他们之手,听说他们还要用粮食来逼迫陛下放弃你。” “师傅你快想想办法啊。” 韩元叹口气,睁开眼。 “虫子,为师给你讲过多少了?做事要淡定。” “不就是粮食么,他们随便停,我缺他们这么一点粮食?” 韩元有些不屑的摇摇头。 他们也就这点本事了,除了会用粮食之外,还能干点什么别的吗? 真是没有一点花样。 “师傅,你是不缺可长安百姓缺啊!”长孙冲一脸无语的看着自家这有些不靠谱的师傅,自己是过来提醒的,怎么搞得自己像是求着师傅自己救自己啊? “我知道了,此事你不必担心。” 韩元摆摆手,虽然脸上一副不在乎的模样,可心里却是提起警惕。 毕竟这些世家可不是什么傻蛋。 他们闹这一手动静估计是想要搞一搞自己,顺便把生意抢回去。 长孙冲还是太年轻了。 “那稻谷什么时候可以收获?” 韩元看着长孙冲开口问道。 “不过就这两日,我就打算组织人收割掉,到时候再给陛下报喜。” 长孙冲提起自己的水稻满心的欢喜。 “不,不能收,你等我消息。”韩元嘴角微微上扬,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好。”长孙冲虽然有些疑惑,可也没有多问。 韩元又交代了长孙冲一些时候后,长孙冲便离开了韩府。 “也不知道皇庄的粮食收了没有。” 韩元看着长孙冲离去的背影,小声的嘀咕道。 李二是什么人,怎么可能把国家命脉交给别人来掌控呢,其实一共有两批林邑稻被送回来第一批早于第二批一年。 这是李二命令百骑司带回的,听说为了那几百斤的稻种百骑司可是死了不少的人。 因此明面上的稻种就是李二用来忽悠人的,虽然也是同一个品种,可意义却是不相同的。 李二这货竟然早收了一年,还能憋的住,也算是够厉害的。 这都估计第三次种植了,也不知道李二到底攒了多少的稻种。 要不是李二有意无意透露给韩元的,韩元还真是傻傻以为大唐等着长孙无忌种植的稻谷出来呢! 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韩元不由的叹口气摇了摇头。 ... ... 太极殿上。 当朝会差不多快要进行完时候,李二给了站在正下方的长孙无忌一个眼神,长孙无忌微微点头。 “陛下,臣要为陛下献上祥瑞。” 长孙无忌一脸激动的双手行礼道。 “哦?何物啊?”李二很是配合的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开口问道。 “是稻谷。” 说这长孙无忌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小心翼翼的把稻谷捧在手上激动的说道。 嗯? 赵国公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不就是一点谷物而已! 至于把祥瑞的名号带上去吗? “陛下,此物可不是寻常的稻谷,此物亩产能达到六百多斤啊!” “难道此物还不是祥瑞?” 长孙无忌双手颤抖,一脸激动的说道。 一提起这个,长孙无忌不由振奋起来,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就连语气都有些兴奋,几个月的辛苦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六百多斤! 这仅仅只是他让一些农夫粗略的估计一下。 这个消息,像是如同九天惊雷一般,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不断的回荡在众人的耳边,就连一项稳重的魏征也一脸激动的死死盯着长孙无忌手中的稻谷。 魏征几乎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亩产六百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在当前的条件下,如果是关内上等的良田不缺水源,耕种不失误,老天给饭吃的情况下,亩产最多不过两石左右。 在唐朝,一石大致等于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关中一亩上等的田地,若是遇到了丰收,可是收获到三百斤左右的粮食。 当然这只是丰收年。 怎么可能每年都是丰收年,若是放在平常的日子,这上等的田地,不过撑死收成也就一石半左右,也就是两百斤而已。 这便是大唐农田普遍的情况,而大唐百姓一户人家几十亩地,不过也就是勉强能够填饱肚子,顺便在岁末的时候能储备一些余粮,用来应对随时可能来到的荒年。 可若是一旦遇到荒年,那恐怕就可能是全家人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