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5 对,是他,还是他! (第2/2页)
我的选择是通过。但是我非常迫切的希望知道这篇论文的作者,希望您看到这篇论文后能即时告知。让我能有机会感激他完成我恩师的遗愿。谢谢!” 点击了发送按钮后,海勒姆·高尔没有关闭邮箱,而是坐在位置上焦急的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他计算过时差,现在应该是伦敦中午两点,应该已经过了午休时间,如果这位编辑足够敬业的话,应该会立刻看到并回复他的邮件。 是的,这一刻他迫不及待的希望知道这篇论文的作者,然后亲自向他表达谢意。 这并不算违规,即便是双盲审核,在他已经给出了最终审核意见后论文作者也就已经不是秘密,毕竟在论文刊登后,所有人都会知道。 一般人大概无法体会这种感情,但数学界许多人都知道,海勒姆·高尔本就是让·布尔甘最喜欢的学生,甚至可以说他这一路走来能这么顺利,让·布尔甘为他做了许多,这种感情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师生之情,尤其是当他在数学界开始展现天赋的时候,让·布尔甘既是他数学道路的指引者,更是他的知己跟前行路上的同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窗外的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户洒落在这位教授的脸上,留下点点光斑,但海勒姆·高尔却仿若未觉,此时他的全部心神都陷入了回忆之中。 让·布尔甘的音容面貌在脑海中不停的回现,他也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日子,从一个虚心求教,一个悉心指导,再到两个人为了捍卫各自的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 直到电脑传来“叮咚”一声响。 邮箱中多了一封新邮件,《自然》杂志的编辑终于回复了。 海勒姆·高尔下意识的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过了十分钟? 他深吸了口气,这才将手放到鼠标上,神情肃穆的点开了这封邮件。 “尊敬的高尔教授,非常感谢您即时的回馈。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位华夏的年轻数学家,他叫宁为。希望这个答案能为您带来帮助。” 宁为? 海勒姆·高尔愣了。 这个名字很熟悉。 他甚至知道如果现在打开谷歌,搜索这个名字,能找出十多万关于这个名字词条。 但怎么会是他? …… 毫无疑问,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的论文,必须要放到正刊的头版,这可不止是给宁为面子,更是一位已经逝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排面。 毫无意外,论文一刊载便引发了学术界的轰动。 严谨的论证过程,加上极为容易验证的数学方法,很快宁为这个名字再次被无数数学家们注意到。 什么情况? 更巧的是,这个问题被解决,却恰好能帮助计算界对随机行走算法进行升级提供思路,当这些计算机界的大佬们开始在自然研究这篇论文时,也同时注意到了论文第一作者的名字。 又是他?! 好吧,不管是谁,完成了一个世界级难题的论证,都应该享受赞誉。 推特上,不少人开始发表感慨。 “恭喜那位华夏小子,这是一次完美的证明!相信让·布尔甘知道这件事情,也会开上一瓶香槟庆祝的!” “很遗憾,我知道让·布尔甘在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比任何其他问题多得多。只是没想到,最后这个问题却是被统计学解决了。” “心情复杂,又一个数学难题被攻克本该欣喜,可惜晚了四年!” …… 在这篇论文在《自然》上刊载了两天后,亨德尔脸带微笑,再次在《自然》官方推特上,发了一句话。 “是的,还是他,那个华夏少年证明KLS猜想的过程,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那被乌云笼罩下的一角!” 配图则是宁为那篇论文的标题,然后加了一个特别大的数学猜想四个字,配上一个X,代表着这个猜想被证明。 本来,大家还在庆祝又一个数学难题被攻克,但这个推特一出,很快便勾起了大家不算久远的回忆…… 这事有点不对啊? KLS猜想的证明过程又没投数学界的四大顶刊?又是在《自然》发表? 离谱了啊! 虽然说数学也能算得上《自然》科学,但哪个正经儿数学家没事把如此值得称颂的研究成果投到自然上?又有几个数学家会在《自然》上找数学论文? 史密斯就算了,那个家伙一向特立独行,而且跟数学界许多大佬关系都不太好。 但这个宁为…… 哦,想起来了,之前那篇关于NS方程的论文投了《美国数学学会》被拒稿,才转投《自然》,并顺利刊载的。 这下,《美国数学学会》编辑室的压力更大了。 无数的质疑声再次如同潮水般涌来,这一次这些质疑声已经直接开始挑战一个世界顶级数学期刊的公证性。 “数学论文却要在《自然》上发表,这是《美国数学学会》的耻辱。” “强烈要求公开那篇《三维不可压NS方程在限定条件下存在通解》的论文未通过期刊审核的真相。” “隐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请不要再回避了。不要让无数人的信仰崩塌!” …… 于此同时,《美国数学学会》杂志总编办公室内,康纳森正坐在他对面的,可以说是他的上司,主管学会工作的秘书长。 “康纳森,我的朋友,这件事终究是你处理的草率了,许多人要求你辞职。你知道的,你让我们背负了许多压力。” “所以你也认为应该是我辞职吗?约翰。”康纳森耸了耸肩,问道。 “现在的情况,我认为该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我们需要有人能为这件事情负责,平息那些怒火。康纳森,当然,作为交换,有什么条件你可以提。如果你能签署一份协议,保证辞职后能守口如瓶,也许我可以帮你额外争取到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哦?如果这个数字真能让我心动,我不介意明天就把一封言辞恳切的辞职信放在这张桌子上。”康纳森指了指面前的办公桌说道。 “这样的话,那么,二十万美元!康纳森,你知道这不算一个小数字,大概相当于你在这个位置上两年的薪水。而且你还是学会的成员……” “30万美元,我保证不会开口说任何话!”康纳森微笑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好吧!但我们需要签署一份合同。” “没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