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姬昌的治民之术  (第2/2页)
:“你在外,多听辛免、太颠、闳夭之言,有何事也不要贸然前往,你要知,我大周能臣良将甚多,每有战事,应首先想到要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你……可明白父亲的意思?”,姬昌看向姬发,语速放缓许多。    姬发想了想,细品一下之后行礼道:“孩儿定然谨遵父命!”    鼓角争鸣,西周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往北海而去。    西岐城内,太乙真人左手一坛酒,右手一只鸡,行走在热闹的街市上。    他来西周地界已有好些时日,看了不少地方,心中想着,这几日,是该见一见这西周之主了。    太乙看了西周许多地方,感觉这西周国内当真是……    时间回到太乙刚来西周境内时。    “羊rou串,烤牛rou、火烧鸡咯!正宗的朝歌王宫羊rou串、正宗的炮烙烤牛rou咯”    一个老倌熟练的叫喊着,摊位上除了这些rou食,还有些蔬菜果子。    要知道。太乙是好吃之人,听闻这一声叫唤,立马被吸引住了。    正宗的朝歌王宫羊rou串、正宗的炮烙烤牛rou,他以前听都没听过,现在哪里还能忍得住,遂走上前去。    “这个怎么卖?”,太乙口舌生津,直直地盯着那些rou食问道。    老倌抬眼,一看,竟是个满身肥的流油的道人,看他身上穿着,身份必然不凡。    当下就有了心思,这等道人多半出手毫不犹豫,是最好的买家。    于是他道:“道长,羊rou串三个铜贝一大串,十个铜贝三大串!”    太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确认一遍。    那老倌还是如先前所言。    太乙疑惑了,对那老倌道:“三个铜贝一大串,那三大串应该是九个铜贝才对啊,你这不是骗人吗?!”    老倌正色道:“这位道长,你可不要血口喷人,老倌我从不骗人,而是在我周国境内,都是这样子,不信你去别处看看去”    于是太乙想着花九个铜贝,分三次买了三大串羊rou串……    老倌知道太乙的意思,心下鄙夷,原本还以为这胖道人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买三大rou串呢,没想到却是个斤斤计较之人。    我周国人可是不会这么做的。    不过,经过了一番心里斗争后,这老倌还是卖给了太乙三大串羊rou串。    当太乙走的地方越来越多后,发现那个卖羊rou串的老倌的确没骗他,西周境内有很多类似的事情,看起来不合理,但是他们都在执行着。    而且……而且这竟然是西周国定下来的规矩。    而且这西周境内,识文断字的人异常的少,若不是真正贵族,就几乎没有识字的人,哪怕一些简单的算术都有异常多的人不会。    带着这份好奇和疑惑,太乙来到了西伯侯府前。    姬昌听闻有道人来见自己,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是赶紧让下人将太乙带了进来。    太乙见到姬昌,打一稽首:“贫道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见过西伯侯”    姬昌也连忙行礼。    礼毕,姬昌请太乙上座,道:“道长来见侯,不知所为何事?”    太乙道:“为西周而来”    姬昌还要再问,却见太乙笑着摆手道:“贤侯莫急,贫道还有一事不明,望贤侯解惑”    姬昌忙道:“道长尽管来,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太乙遂将那老倌之事和西周人多不识字、不识数之事一并来与姬昌听。    姬昌听后,捋着胡须笑道:“类似于rou串价格之类的事,的确不合乎常理,这些规定也只是一时而已,待到日后,我自会取消”    “道长观我西周国内,可有不遵守此规矩者?没有!他们纵使知道不合理,还是会照着做。西周有如此规定,实则是让百姓们形成【莫问原由,执行便可】的观念,让这种观念深入其心,此为【驭民】”    “至于我西周国内,少有识文知数之人……百姓者,何需识文知数?他们只需听从圣人之言去做便可,此为【愚民】”    姬昌到【愚民】时,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神情之中反而有些得意的意思在里头。    因为在他看来,无任是【驭民】还是【愚民】,这本来就是圣人之道,既然自己行的是圣人之道,那怎么会有错,而且“愚民”也并非什么不好的词语。    而这圣人又是谁呢!?不言而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