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日月寿星与玄黄道韵  (第1/2页)
    李诞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和以前老节令官一样,用老祖宗来推脱自己的失职与无能。    而且自认为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情。    今朝听闻比干所言,心中虽有不服和不忿,但自然也不会此时此刻头铁到当场反驳比干。    等一下会有机会的!    子受一听,很有兴致,道:“亚相快将那年轻人带进殿中来”    比干称是,随后出了显庆殿。    不久,比干身后跟着一个身材不大,皮肤有些黝黑的年轻人。    年轻人显得有些拘谨,这么大的阵仗他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更何况,上首坐着的那位气势威严的男子,可是当今大商君王。    子受尽量让自己显得平和,对那年轻人道:“你叫何名?哪里人氏?”    年轻人战战兢兢行礼道:“草……草民万喦,周国陈仓人氏”    “万喦?”,子受重复道。    “草民之名祖父所取,就是高峻的山崖”,年轻人以为是子受不知是何“喦”,又是一行礼,连忙解释一遍。    子受一怔,他也就习惯性地重复一遍,并没有想深入询问,而这年轻人回的却是很认真。    年轻人所谓的周国,即是西周。    子受又问:“即是周国陈仓人,缘何远隔万水千山来朝歌?”    万喦道:“祖父遗命,不敢违背”    子受这下是彻底来了兴趣。    比干也心下打鼓,因为这些事情他之前也未听万喦提过,他当时将那十几人安排到驿馆后,也就随后抽空考校了众人的学识,问过姓名籍贯,再多的事情也没有细问。    子受看着万喦,示意他继续说。    原本有些嘈杂的显庆殿内,杂声也小了不少,众人都看向这瘦小的年轻人。    当然,有些人,无论何时何事都没法阻挡他们吃rou喝酒。    殷破败和晁田晁雷皆是继续吃着,只是嘴里的啪叽声小了不少。    万喦见子受如此,心下激动,祖父之志,今日总算能报与君王知。    遂将自己与祖父之事一一说来。    只听万喦道:“草民祖父原是一名樵夫,入山砍柴时深感时间、节令、气候无法准确掌握之苦”    “常言大商需要一个新历法,一个能准确算出节气,确定时令的历法,还有星象、气候等等,也应该要有掌握他们的方法”    李诞原本就竖着耳朵听着,此时听闻万喦如此一说,心下嗤笑:大商需要个能准确算出节气,确定时令的历法,这,谁不知道,还用你说?!    万喦继续道:“有一天,祖父上山砍柴,砍罢了就坐在树下休息,眼望着树影出神,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发现地上的树影已经悄悄移动了方位。”    “遂心有所动,想着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回到家后,就制作了一个日晷仪……”    万喦话还没说完,就听殿中某处传来一个略显苍老而且愤怒的声音:“黄口小儿,安敢于此蒙骗陛下和我等朝臣!”    众人朝声音处望去,只见节令官李诞缓慢起身,而后朝着众人拱拱手。    李诞走到万喦身旁,朝子受和闻仲行礼告罪后道:“你说那事,又有何难,小技耳!而且日晷仪司天监就有,能制作出日晷仪又算得了什么本事!”    众人闻李诞所言后,看向他的眼神便显得有些复杂。    李诞咳嗽一声,也感觉自己有些失言。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代天文地理知识对平民百姓是不开放的,也就是说一个樵夫根据自己的观察制作出日晷仪,说实话,还……挺厉害的。    此时李诞的的脸有些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喝了不少酒的缘故。只听他又道:“若是阴雨天,你那日晷仪又有何用?!”    万喦也不知这老者是个什么官,只管战战兢兢行一礼道:“老爷容禀”    “一天,祖父在泉水边喝水,看见山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后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    这下李诞也不吭声了,说实话,这五层漏壶不说制作难度,就说能想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万喦也不管周遭人的神情,而是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无论阴晴,都可以正确的掌握时间。”    “有了计时的工具,祖父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    李诞闻言,心中一紧,感觉不妙。    “祖父经过长期归纳后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的问题”    说到这里,万喦眼神有些暗淡道:“祖父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见西伯侯,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并诉说了他的见解和总结出来的规律。”    “西伯侯听后觉得祖父说的很有道理,于是赏赐了祖父许多金钱后差人把祖父送出了西岐”    众人闻言一脸懵逼,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把人给送走了?    子受也道:“你说的西伯侯可是现在的西伯侯姬昌?”    万喦点点头道:“回陛下,正是”    “既然姬昌觉得很有道理,为何不用你祖父?”    万喦道:“因为祖父说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西伯侯等人便说祖父不敬鬼神”    朝臣中人大多数人竟然也不自觉地点起头来,对西伯侯的说法深以为然。    子受对姬昌的做法嗤之以鼻,当然,他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西周伐商时,有条罪状竟然就是商王“不敬鬼神”!    万喦像是想到什么伤心事,眼中噙泪道:“祖父伤心之余,回到家中,自己花数月时间盖起了日晷台和漏壶亭,因为劳累染上疾病。”    “从此以后,无论寒暑昼夜,祖父日复一日的研究时令。”    “祖父晚年,深恐他来日不多,遂带着喦一起观察天地变化,并将其一生所总结一一授予喦”    万喦于殿中旁若无人地吟道: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荣枯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申星追上蚕百星,    星象复原又轮回。    子时夜交旧岁完,    一元复始又是春!”    子受一听,心中暗叹一声,这万喦的祖父以一介樵夫之身,年复一年地钻研天文时令,听万喦这诗便知,其一生定是有大成。    子受肃然道:“你祖父之事迹,实让孤心中感动,只可惜斯人已逝,无缘得见”    万喦泣道:“祖父三月前已逝世。临终时言于喦曰:‘我常听人说当今陛下圣德英明。我这一生,除了砍柴,便是研究这天文时令,至这迟暮时,已是身多疾患,料时日无多,待我逝后,你要将我毕生所总结献与陛下,而你也要用所学之事方便万民’”    殿中诸人听闻,无不肃然。    虽然樵夫的身份在这些人眼中不值一提,但是他那不屈的意志和造福万民的心思却是让人心有感触。    万喦随即将其祖父所研究出的历法粗略简短说了一遍。    哪怕是简短而粗略的数语,就让李诞及司天监一干官员们听后心下皆是赞叹不已,李诞此时也更是羞愧难当。    只见他不复之前的愤怒傲慢,而是一副求教的姿态道:“只是你刚才说的太阳历还是草历,我觉……不够准确”    万喦道:“的确如此,祖父也被这事情困扰许久,后来终于发现要把岁尾时也闰进去才行,否则久而久之,又会造成节令失常。”    李诞似乎明白了一些。    子受作为穿越过来的人,自是也明白,只是天文节令和历法及其繁杂,他前世研究的也不多。    子受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