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杀手锏 (第1/1页)
一柱香后。 孔颖达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坐在石凳上脸色明灭不定。 三日时间...... 仅仅三日,殿下竟然通关国子监六院,征服了所有博士监生。 那日与律学博士论法竟然只是一个开头,后面更是在算学上难倒算学博士,在诗词的教育上让大儒们汗颜。 这般干净利落,让孔颖达有种一遇风云变化龙的感受。 “殿下,真不愧是大唐太子啊。” 孔颖达感叹了一句,随后又十分忧愁道:“可为何不带某一起走呢?” 国子监一共就两个作用,其一是教导学生,其二是管理教育制度。 可制度这种东西,在古代尤为重要,寻常情况下某位官员整个任期都不一定遇的上制度的更改。 所以当李承乾把整个国子监的博士监生带走后,孔颖达发现自己竟然无事可做了。 无事可做? 这特喵的不就是被架空了么! 活了数十年,在国子监任劳任怨那么久,结果三天时间被一小年轻给架空了。 这种委屈,一般人显然受不了。 孔颖达也受不了,第一时间找上了李世民告状。 甘露殿内,李世民眼神有些怪异道:“律学与算学博士也不行?” 律学与算学... 陛下这是什么话,难道太学、国子学博士就应该么? 孔颖达思维飘忽熟悉,很快回归主题道:“陛下,殿下他把国子监都搬走了呀。” “搬走了?”李世民眉头果然皱起,问道:“搬哪去了?” 孔颖达连忙拱手回道:“听说搬到宫庄了。” 宫庄? 那地方不是又养猪又养马,还有千余白虎营训练嘛... 这群国子监学生到那去能静下心来学习? 李世民思索片刻,敲了敲书案沉声道:“简直荒唐,走,去宫庄看看。” 孔颖达顿时面带喜色,高声应下。 ... 宫庄。 刚抵达庄里不久的李承乾显然不知道孔颖达带着皇帝正在赶来的路上,他此时正站在一排排明显是临时搭建起来的房屋前,指挥着庄里的匠人摆放一块石碑。 木屋与石碑都是这几日临时做成的,毕竟先前决定要把国子监搬到宫庄后,李承乾便做了不少准备。 别的不说,至少在吃住这种基本需求上肯定要安排妥当。 至于最后这块石碑,其作用就是一块招牌。 石碑上方用大字刻着国子监三字,中间往下部分则是用稍小一点的字体刻着横渠四句。 有没有用不清楚,反正格调要先上去。 是以,当石碑被立好后,顿时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是通俗易懂,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又深刻无比。 特别是针对于这群因父辈功勋而直接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权贵子弟,其效果完全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 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这四个理由,够不够强! “卧槽,写的太好了。” “这几句某为何从未听过,难道是殿下所作?” “应该是了,否则这句话早已流传开来。” “殿下大才,某深感佩服。” “这四句话某要了,不仅是座右铭,更是墓志铭,谁也别来抢。” 监生们被刺激的血脉喷张,博士们也好不到哪去,不是掏出随身小本开始记载,就是闭着眼睛对着石碑开始许愿。 “行了,既然都到地方了,那就得按照此地的规矩来办。” 李承乾出声唤醒众人,指着石碑道: “这里的国子监,不养闲人。” “与原来制度相同的情况下,还会增添一条,学分制。” “学分的来源多种多样,比如每日认真上课,博士画勾认可后能获得2点学分,比如每日清扫学院卫生可获得1学分,比如帮助庄里佃户做农活可以获得1学分等等。” 这时,有监生高声问道:“殿下,敢问这学分有何作用?” 李承乾扬了扬眉,朗声回道:“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都给孤听清楚了。” “在宫庄,你的一切行为都会用到学分,或者是获得学分。” “比如想吃饭,你需要付出1学分,想洗澡也需要付出1学分,到冬天想要厚被子,还是需要1学分。” “当然,有些人说自家有钱都能备上,这个孤并不拒绝,不过庄里外人进不来,你要想搬东西只能靠自己,租用马车驴车同样需要积分。” 这个要求,也是李承乾这几日深思熟虑想到的。 既然李世民让他担任国子监博士,给了他插手国子监事务的权力,那么他也不会吝啬脑海中来自后世更好的教育方法,也算是为大唐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是经过李承乾的解释后,众人才明白积分制究竟是何制度。 这种模式其实在国子监中也有运用到,比如某些经典大作并且又只有孤本之时,就不是人人都能去看的,只有对国子监有贡献或是学业十分优秀的监生可以阅读。 但,平日里吃饭沐浴不用啊。 监生们想到辛辛苦苦赚点积分,转头用来吃饭睡觉,一个个顿时不满起来。 他们不敢大声叫嚷,可小声嘀咕却是从未停止。 “这不大合适吧,吃饭竟然都要积分。” “不仅吃饭呢,想沐浴都要积分,这也太过分了。” “赚积分的途经听起来很多,可也经不住这样花销啊。” “再说了,咱们是来学习的,又不是天天去劳作赚那点积分是不。” 一旁,李承乾听着众人窃窃私语,撇嘴道:“子曾经曰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宫庄没有免费的膳食。” 众人:??? 有监生壮着胆子问道:“殿下,子何时曰过这句话?” 李承乾头也不抬道:“重要的是思想,明白吗?” “孤这是曰出了子想曰但还没来得及曰的话,这才是真正的为往圣继绝学。”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你们总听过吧。” 如此有理有据的分析让众人失了声,一个个人都傻了。 曰出了子想曰,但还没来得及曰的话? 这是什么cao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倒是听过,可也不是让咱真正去耕耘吧...... 就在监生们诧异之际,李承乾道出了杀手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