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宋寻法_第二十回 尽忠报国心上刀 忍忍忍忍忍忍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回 尽忠报国心上刀 忍忍忍忍忍忍忍 (第2/6页)

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1127年,24岁)革除军职、军籍:“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即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43]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1127年,24岁)四从军张所,借补修武郎,升统领、统制,隶于王彦: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经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会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这是他第四次从军。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

    忍二:生死之大恐怖

    (1127年,24岁)岳飞怀疑上司王彦怯战,违反军纪,两人分手: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顾虑金军集结,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俘金军千户阿里孛,又击败万户王索。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岳飞突围后,又在侯兆川遭逢金兵,他率部死战,负伤十余处,终于成功退敌,转战太行山区。岳飞听闻王彦组织起了“八字军”,亲自登门谢罪,但王彦不愿收留,岳飞于是自行率部战斗。一次战斗中,岳飞所部俘虏金将拓跋耶乌。不多日又遭遇一股金军,岳飞令兵士虚张声势,自己持一杆丈八铁枪,刺死敌酋黑风大王(奥敦扎鲁),迫使金人暂时退却。宗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

    (1127年,24岁)再归宗泽,由踏白使、统领、恢复统制。宗泽北伐奏章二十四次,赵构未同意,背疽发作,含恨离世: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贵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炎元年十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60]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建炎元年(1127年)冬到建炎二年(1128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二十四次,但始终没有取得赵构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援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点评:成长的代价。时岳飞24岁,血气方刚,求战心切些;王彦38岁,未虑胜先虑败,消极些。两人后来事迹证明,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王彦作战也很有本事,很多军国大事上预判很准,但比较讲究先请示再行事,脾气比较倔,先后扭转不了两任上司的错误,多次请转为了文职,振兴地方经济。绍兴九年(1139年),王彦病死于任上,郁郁而终,时年五十。)

    (1128年,25岁)归公事闾指挥,因功转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秋,金太宗完颜晟下令发动对宋战争,一要擒拿赵构,二要攻取陕西。八月,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闾勍命岳飞去汜水关御敌,两军对阵时,岳飞用箭射杀金将,宋军乘机进攻,击退金军。岳飞又奉命屯军汜水县东的竹芦渡,与金军相持。当时宋军粮草将尽,岳飞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

    --------------------------

    忍三:受排斥异己的上命,违心对抗同僚

    (1128年,25岁)归杜充指挥,因功升武经大夫、武略大夫、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岳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岳飞出兵。岳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在南熏门之战中,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杜充又派马皋等继续追击张、王部,却被打败。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自春至夏,岳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岳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岳飞向杜充苦谏,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赵构对杜充撤离开封、放弃北方疆土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岳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岳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岳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岳飞作战。

    (1129年,26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