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_第二二五章玄奘归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五章玄奘归来 (第5/8页)

纪的晋王公主。

    让孙氏也多少心中有这遗憾。

    母亲心中的遗憾,可惜林然不知道啊!

    如果林然知道母亲心中的遗憾的话,也不用想破脑袋的,来思索怎么说服父亲和母亲了。

    最近几天为此事,林然头发都掉了不少。

    脑细胞,更不知损坏了多少。

    林然是硬着头皮,更父亲母亲提起此事的。

    他已经做好了被母亲呵斥一顿的准备。

    结果换来的是母亲,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等,别说是五年,就是十年也让厚厚等。”

    “娘亲现在不缺孙子和孙女,只要厚厚能在父亲和母亲合眼前,能再给林家开枝散叶就成。”

    “他要是敢不答应,看老娘怎么收拾他···”

    孙氏听到林然的话,眼睛都亮了起来。

    让林然是大吃一惊啊。

    早知如此,自己何苦受这几天的煎熬啊。

    “母亲,如果厚厚敢不答应,不用母亲动手,我这做大哥的替你收拾他。”

    林然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让孙氏又有些担心起来。

    “凡事好好说,厚厚打小就听你的话,如今都是大人了,下手别没轻没重的。”

    林然哑然失笑。

    自己怎么会舍得打厚厚呢。

    从小到大,自己从来没动过他一手指头。

    更何况,如今厚厚也是身居要位。

    就算是真的做了什么错事,也不是一顿拳头就可以解决的。

    就这样厚厚和兕子的事情,被悄悄的内定了下来。

    知道此事的就只有林府和李二陛下以及皇后娘娘。

    从此上门给厚厚提亲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饱餐一顿闭门羹。

    这闭门羹的味道,实在是不怎么样啊。

    接连吃上几顿以后,那些好心的红人,便放弃了继续登门林府的打算。

    太极宫的主道上,每日的早晨,都会看到厚厚带着兕子奔跑的身影。

    成了太极宫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心情大好的兕子,加上合理的锻炼和饮食。

    身上的顽疾,终于算是彻底根除了。

    当太医院的太医经过仔细的检查之后,震惊的无以复加。

    相衬托的却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欣喜的脸颊。

    兕子的身子骨,彻底的痊愈了。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欣喜的消息呢。

    可是偏偏还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贞观十九年二月二十四日的显德殿里,群臣正在议事。

    门外响起传信兵的声音。

    “陛下,皇后娘娘,玄奘大法师回来了。”

    “玄奘法师,将于明日抵达长安城。”

    李二陛下闻言有些惊奇,对于民间已经被传闻为英雄般的玄奘,李二陛下脑海里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玄奘大法师?朕为何没有听说过。”

    林然闻言,立即出班。

    这么关键的时候,这么重要的事件。

    自己怎么也得让自己的老丈人脸上有光才行。

    “陛下,时隔十八年了,您难道忘记当年的事情了吗?”

    “这位玄奘大法师,还是陛下下旨允许他与贞观三年,去那西天取经的。”

    “程尚书可以作证,十三年前,程尚书还给臣,提及过此事。”

    “不信您问问程尚书。”

    林然将目光转向了目瞪口呆的程咬金。

    程咬金别看表面上是个大老粗,心思比任何人都活络。

    林然既然这样说,肯定会他的道理。

    而且他敢笃定,这是一件好事,不然这小子肯定没有这么积极。

    “陛下,当年却有此事,还是末将护送那玄奘出关的呢。”

    林然差点笑出声来,不过怎么看,程咬金确实有点像沙悟净啊。

    程咬金说完还不忘记,捅一下身边的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作为程咬金的老铁。

    知道自己两肋插刀的时候到了。

    “陛下,末将也记得此事,当时您给宿国公下口谕的时候,末将就在身边站着呢。”

    实锤了,彻底实锤了。

    两个黑脸大将军,言辞凿凿的担保,让文武百官们都信了几分。

    再加上这话出自驸马爷之口。

    可信度就大大的提升了。

    李二陛下虽然心有所惑,可是架不住驸马和两位大将军的言辞凿凿啊。

    于是他便开始努力的回忆起来。

    结果他想起了一件事情。

    贞观三年,就是蝗虫蝗虫满天飞的那一年。

    自己确实曾经收到过,一位叫玄奘的出关的请求。

    可是被他给拒绝了。

    因为那个时候大唐的国门已经关闭了,任何人不得外出。

    就在李二陛下犹豫不绝的时候。

    林然又给他下了一副猛药。

    “陛下,臣前往万里之遥寻找新大陆的时候,往返的时候都要在天竺国那里补充淡水。”

    “天竺国对玄奘法师那是尊敬有加啊,一看我们来自大唐,是玄奘法师的同乡。”

    “每次都为我们送上上好的没事和酒水,陛下臣如今还心存感激。”

    “更重要的是,臣的康康便是在那天竺国诞生的···”

    “臣询问过当地的百姓,据说那玄奘法师,在当地最高的学府担任最高的讲师。”

    “在经义比赛中,力压各国大法师,为大唐夺得头名啊,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连那国王都要将女儿许配与他。”

    “可是,玄奘法师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乃是大唐的子民,是奉陛下的口谕来这里取的真经的。”

    “待自己将所有的经书都抄录完毕,自然还是要回到大唐的,回到大唐为陛下和百姓们祈福。”

    “如今看来,定时那玄奘法师取得真经回来了···”

    好家伙,李二陛下不淡定了,文武百官们也不淡定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事当普天同庆啊。”

    显德殿上空,响起文武百官们响亮的祝贺声。

    “宣朕旨意,明日全城迎接玄奘法师。”

    “令弘福寺,做好准备,让玄奘法师入住弘福寺。”

    李二陛下圣旨一出。

    二月二十五日的长安城举城出动,万人沸腾。

    他来了,他骑着高头大马来了。

    身边既没有一个跟头,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

    也没有肥头大耳,扛着九齿钉耙的猪八戒。

    更没有那个,只会大喊,大师兄不好了,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的沙悟净。

    就连如今骑乘的白马,也不是传说中的小白龙。

    而是洛阳的地方官员给赠予的。

    他只是一个偷渡客,没错。就是一个偷渡客。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的分歧。

    二十七岁的玄奘在请求出行未果后。

    不得不踏上偷渡的道路。

    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玄奘夹杂在商队里面,成功偷渡过了玉门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