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曾经的少年郎 (第2/2页)
竭的钱库。 “二郎,你整日里都忙着商贾之事,以前为何不见你如此上心,如今做了太上皇,竟然喜欢起这等事情来了。” 在杭州时,裴璎觉得二郎只是为了消遣,没想到来了建康亦是如此,这就让她大为好奇了。 李峻放下手中的图纸,笑道:“我还不是为了你的宝贝儿子嘛!取天下用的是兵马,可守天下得需要钱财呀,就算是天子,手里没有钱也不行呀!” 裴璎上前揽住李峻的手臂,看了一眼铺在桌案上图纸,好奇地问道:“二郎,你这是要开河道吗?” 李峻点头道:“算不上新修,只是将旧河道清除其间的淤泥,做以疏通,将建康境内的水道连通起来。” “二郎,暄儿能有您这样的爹爹,真是他几世轮回才能修来的福缘。” 说着,裴璎抱住李峻,轻声道:“妾身要替暄儿谢谢他的好爹爹,妾身也要感激上苍赐给了妾身一个好郎君。” 一直以来,李峻对待儿女的态度都不同于别人,宠爱不缺,却也是教导有加,使得家中的儿女从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兄妹姐弟的情深意长。 另外,如今的李家并非是寻常的权势之家,而是皇室家族,这样的家庭从来不会有温馨,有的只能是你争我夺,甚至会泯灭亲情地杀戮。 如今,二郎早早地让位给了暄儿。 二郎如此做,是他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吗? 裴璎从没有这样的想法,二郎领着大武军东征西讨,使得天下之民皆顺服华武朝,他是一个圣明的君王,怎么可能会没有治天下的本事呢? 二郎是为了天下,更是为了李家的未来。 从古至今,有几位君王能做到如此?又有几人会如此地不贪恋权利呢? “咱们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我这一世的幸运,能让你们每个人都笑起来,也是二郎这一生最想做的事情。” 李峻揽住裴璎,坐在雕龙的宽椅上,笑道:“我不在乎天子之位,只在乎咱们一家人都要好好的,我领兵征讨了半生,为的就是让你们平安地过上一世。” 裴璎噙泪地望着李峻,笑道:“二 郎,那下一世呢?我们还会在一起吗?你还会找到璎儿吗?” 李峻轻抚着裴璎的眼角,笑道:“下一世,二郎一定会睁大眼睛,必然会早早地寻到你,放心吧!” ★★★ 华武四十五年,永平三十五年,天下盛世。 “杜麟,咳...杜麟。” 太极殿内,垂垂老矣的李峻正在伏案疾书。 他要在最后的岁月里,把记忆中所有不符合现实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所谓的科技需要循循渐进,有的已经发生了改变,有的也只能依靠后人的努力了。 “陛下,您有何吩咐?” “皇爷爷,孙儿在这里,您有何事?” 李峻唤了几声,只有两个年轻人的回答,并没有杜麟的回应。 “唉...爷爷老糊涂了。” 李峻苦笑了一下,冲着杜勋和李承贤摇了摇头。 一年前,年迈的杜麟病故,郭诵以及诸多跟随李峻的老将也都离开了人世。 在此期间,皇太后裴璎,娴妃宋袆,武妃李秀,华妃羊献容,静妃范洛儿相继离世,只有已是白发的乐妃翠烟陪伴在李峻的身边。 杜勋是杜麟的长子,父亲过世后,他承担起了守护太上皇李峻的责任。 李承贤是永平帝李暄的长子,亦是当今的太子,当皇奶奶过世后,他便离开了洛阳的太子府,守在了爷爷的身边。 “唉...都不在了,只剩下爷爷一个人了。” 李峻伤感地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承贤,你五奶奶的病情如何啦?” 想到卧床的翠烟,李峻有些着急地问向自己的孙儿。 “五奶奶的病好多了,今日还进了参汤。” 李承贤跪在李峻的身侧,轻揉着爷爷的腿,继续道:“适才,孙儿过去的时候,五奶奶还问您在哪里呢,说要过来陪着您。” 李峻笑了笑:“你五奶奶呀,还以为自己是小丫头吗?自己都要走不动了,还来陪着我。” 爷孙二人正说着话,一名侍卫走进大殿,轻声地禀报:“陛下,郭太宰,谢太傅,周太保以及大司马等人求见。” 李峻闻言,先是一皱眉,继而对孙子李承贤吩咐道:“老伙计们都来了,你快去把他们都迎进来。” 不多时,太子李承贤引领着郭方、谢艾以及周靖等人走进了太极殿。 众人一入大殿,皆是跪在了地上,每个人都望着老暮的李峻,喜悦与感伤交集在一起,皆是热泪盈眶。 “都他娘给我起来,年少之时没有这些规矩,怎么老了后竟添毛病啦!” 在李承贤的搀扶下,李峻快步走到众人的面前,一个个地将同是老矣的兄弟们扶了起来。 “陛下,咱们是高兴呀!” 郭方上前扶住李峻的手臂,抹着眼泪道:“如今,咱们这些老兄弟愈发地想念陛下,所以才与天子告了假,过来陪您一段时间。” 谢艾亦是颤巍巍地走上前,笑道:“陛下,咱们告假可不容易呀,天子怕咱们的身体不济,在路上坏了身子,特意用天子舰送大家来的。” 李峻放心地笑道:“你们呀!真是吓了我一跳,我以为暄儿做错了什么,把你们都气走了呢!” 太尉傅伦的年纪要小一些,他扶着太保周靖来到李峻的面前,笑道:“天子圣贤,哪里会有那种过失,陛下就放心吧!” 李峻拉住周靖的手,笑着问道:“老周,你的身子骨如何呀?” 周靖笑着摇头道:“不行啦,臣也撑不住啦!” “陛下,过些日子,咱们那些老家伙都会过来。” 周靖咳嗽了一声,笑着继续道:“弟兄们跟着陛下半辈子,不能临老就散了,大家得在一起呀,不能让郭诵他们独守着陛下。” 郭诵等人死后,皆葬在了建康城外的蒋山,那座山成为了皇陵。 “哈哈...”李峻笑了起来,点头道:“也好,咱们弟兄们生死一场,终究是要在一起的呀!” “还能饮酒否?”李峻挺直了身子,豪迈地问道。 “如何不能呀!” “咱们与陛下饮酒,绝不会少饮一杯。” 几人老人大声地说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