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_447 许秋:我打算试着冲击一下CNS。(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7 许秋:我打算试着冲击一下CNS。(求订阅) (第1/3页)

    周一,组会,魏兴思首先向众人通知:

    “由我们牵头举办的‘有机光伏研讨会’将于下周一和周二开始举办,也就是2月3号和4号。”

    “其他学校的老师,包括从瑞典飞过来的冯盛东,他们会在周日或是周一陆陆续的过来,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方面主要由吴菲菲你来负责,包括酒店预定,还有等下我把其他老师报告的摘要发给你,你来设计海报,提前贴出去。”

    “好的。”吴菲菲点头应和。

    “嗯。”魏兴思环视一圈:“我们开始组会吧。”

    吴菲菲、孙沃首先汇报。

    现在钙钛矿团队主要有两个工作,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以及叠层器件。

    其中,半透明二维钙钛矿器件的加工工艺经过进一步的改良,器件效率已经优化至7.5%,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外的叠层二维钙钛矿器件,进展不是很顺利。

    因为二维钙钛矿和有机光伏的有效层材料,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材料,在制备时使用的溶剂、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反过来的。

    比如钙钛矿的有效层材料使用的是具有较高极性的溶剂DF、DS等,传输层用的是氯苯等极性相对较低的溶剂;而有机光伏材料有效层使用的是氯苯、氯仿等极性较低的溶剂,传输层采用的是甲醇、甲酸等极性较高的溶剂。

    这就导致吴菲菲她们无法完全参考有机光伏叠层器件制备的经验,需要自行摸索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加工工艺。

    虽然关于钙钛矿叠层器件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不少同行的文献可以参考,但想把其他人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手段,还是需要时间的。

    段云之前投出去的最后一篇热电工作,没有被ASAI期刊拒稿,收到了一个小改意见,上周文章已经成功接受,拿到000块的奖金。

    现在段云毕业论文已经写好,手上的工作全部交接、处理完毕。

    虽然还在纠结之后去哪里发展,但基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了。

    因此他整天都是悠哉悠哉的,也算是享受着最后的校园时光。

    据段云透露,和他同级的博士生,除了有大概七八个延毕的倒霉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拿到了ffer,再不济也有很多面试或是内推的机会。

    虽然是四大天坑的材料专业,但魔都综合大学的博士毕业出去还是比较吃香的。

    像是华威这样的大厂,近两年来,材料系每年都有大概5%-0%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过去,这个比例已经不算低了。

    还有一些大资本投资的公司,资金雄厚,公司开在深城,然后跑到魔都“进货”,就是到魔都综合大学、魔都交通大学、同基大学等国内顶尖95/2高校,大批量的招人,一招就是几十、上百人的那种,统一培训,薪资待遇也很高。

    粤省虽然有两个一线城市,但在高校的质量上,还是比京都和魔都差一些。

    田晴继续进行“三个H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工作,结合瑞典冯盛东那边的测试结果,开始撰写文章。

    不过,这个工作因为既没有新材料、高器件性能进行支撑,也没有太过于颠覆性的发现,所以只能发表一篇小文章,拟投ASAI。

    陈婉清带来了一些蓝河公司的消息。

    现在,蓝河主公司那边的“第一代薄膜打印仪器”已经测试完毕,并办理好了各种手续,正式开始发售。

    目前这台机器的功能还比较单一,只能够进行最基础的刮涂cao作,距离蓝河设想的“用一台仪器实现多种形式的薄膜打印”还差的很远。

    因此仪器的定价没有定太高,暂时是5千软妹币。

    当然,仪器这种东西,如果刨除研发成本,只算物料成本的话,毛利润是非常高的。

    比如这台“第一代薄膜打印机器”,核心部件就是一个加热台,一个控制芯片,一个特种陶瓷刮刀,一套不锈钢骨架和一个塑料外壳,加起来物料成本也就几百块。

    研发成本才是大头,像这台仪器一共开发了小半年,员工工资、场地租赁费用、研发过程中的材料损耗等等,林林总总算下来就是六位数以上的开销。

    而且,科研仪器基本上只能卖给特定领域的高校课题组或是研究所,受众比较窄,薄利多销是很难行得通的。

    因此,仪器厂商基本都是漫天要价,能卖一台是一台。

    类似的,国外垄断的各种高端仪器,不论是光刻机也好,电镜也好,核磁共振仪也好,价格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这个才是“真·漫天要价”,本身的造价或许不到售卖价格的0%,售后也是非常的昂贵。

    药物也是一样,存在着很大的溢价。

    这便是因核威慑存在而形成的以和平为主旋律的世界格局中的游戏规则。

    西方发达国家变得“温柔”了,不再用热武器征服全球,而是通过科技优势来收割全世界的财富。

    蓝河他们为了卖仪器,公司内部的员工们都开始兼职销售,到各个实验室进行实地推广,目前主要从魔都的各大高校、研究所开始,比较方便。

    对于这种小型创业公司来说,初期确实非常的艰苦,每个人都要充当起多面手。

    只有当团队慢慢壮大了,才能把职责划分的比较细致,比如开设售前、售后、研发等等部门。

    魏兴思直接联系蓝河购买了一台“第一代薄膜打印机器”,5千块的仪器,并不算贵。

    而且蓝河还给打了6折,加上税只有不到4千块。

    不过,这个挂梯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挥发出溶剂,要么进通风橱,要么进手套箱,邯丹这边实在是没地方放,只能暂时放到江弯校区吃灰,等实验室整体搬迁过去才能使用。

    另外,蓝河光电材料公司那边,再次拓展了一个新客户,几个老客户也偶尔会进行回购。

    现在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每周都能够零星的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