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4 叠层效率突破14%!平行时空的魏兴思(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第1/3页)
《自然·能源》的审稿意见返回,打乱了许秋之前的实验规划,本来他是计划这周去江弯做Y系列受体材料的合成,现在只能再拖一拖了,先专心把文章的事情给处理好。 返回学校后,许秋和魏兴思碰了个头,依次讨论了一遍审稿人提出的每个问题。 好在这个工作之前投稿的时候实验做的比较充分,许秋当时把能想到的实验表征全部都做了,没有被审稿人要求补充实验,收到了一个小改的意见。 不然如果是大改,估计没个一两周的时间根本改不完。 接下来,许秋连续爆肝了三天半,直到周五晚上终于把《自然·能源》文章改好,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20多个问题,全部回复完毕。 由于问题是在太多,许秋连感谢审稿人的话都不够说了,把常用的感谢语句用完,到后来只能换形容词了,类似这样:“感谢审稿人正面的/有价值的/中肯的/……/意见。” 工作量其实还是不小的,正文的修改、补充文本,图片的修改不提,光是意见答复文件就长达10页的WORD。 也就是说,平均两个问题就要写满一整页WORD。 这个意见答复文件的字数,加起来一共4500多个单词,而文章的正文也不过近5000个单词。 四舍五入,相当于许秋又花了三天半的时间重新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如果是平常投AM之类的一区顶刊,或者其他二区小文章,许秋不太会对审稿意见的答复这么上心。 可现在毕竟是《自然》大子刊,虽然比CNS三大顶刊档次低上小半档,但也是三刊之下,数万刊之上的存在。 或许也只有顶级大佬,才可能会对这个层次上的科研成果不放在心上。 许秋现在还做不到这么淡泊。 投稿完成后,魏兴思主动说道:“许秋,这几天辛苦了,家里刚买了几只螃蟹,晚上到我家里一起吃个便饭?” 其实,许秋还挺好奇魏老师家里情况的,他来魔都五年多了,一直没有都到魔都本地人家里参观过,不过,他晚上约了韩嘉莹,便婉言拒绝:“晚上我有点事……” “噢,那行,”魏兴思也没有强行邀请:“晚上你们出去吃是吧,这顿饭算我请,之后拿发票找我报销。” 周日。 许秋留在了邯丹校区,没有到江弯做合成实验。 他本来打算继续撰写“全溶液、半透明、多彩”体系的《焦耳》文章,结果刚打开笔记本电脑,还没等码字呢,就被魏兴思喊了过去。 ‘《自然·能源》文章的意见回来了?应该不会这么快吧。’许秋内心嘀咕了一句,跟着魏老师进入218。 魏兴思一边泡着茶,一边说道:“之前申请的中瑞STINT项目结果出来了,明年就能收到项目的资助打款,一共二十万的经费,全部都是差旅费,专门用来访问交流的。” “那挺好的。”许秋随口回应了一句:“之后可以到瑞典冯盛东老师那边交流了。” 这个项目是他之前和吴菲菲一起写的,因此还是比较了解的,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假如许秋他们去瑞典冯盛东那边交流,过去和回来的飞机票是用中方的经费报销,而他们在瑞典产生的消费则由瑞方的经费进行报销。 之前写财务预算的时候这一项就差点写错,当时的下意识反应,是中方的支出全部由中方的经费支出。 “如果去瑞典的话,还可以顺道去一趟芬兰,访问一下Ronald,反正都是申根国家,只需要申请一种签证。”魏兴思思索片刻,说道: “日程安排在我们去漂亮国参加MRS会议之后吧,差不多在明年夏天的时候。” “好的。”许秋点头应和,之前申请中瑞STINT项目的时候,他也有了解过关于申根签证的事情。 申根签证是指根据“申根协议”而签发的签证,这项协议由于在卢森堡的城市申根签署而得名。 时间可以追溯到1985年6月14日,那个时候德、法、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个国家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定协议规定,协议规定了成员国的单一签证政策。 据此协议,任何一个申根成员国签发的签证,在所有其他成员国也被视作有效,而无需另外申请签证。 而实施这项协议的国家便是通常所说的“申根国家”。 截至2013年底,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26个,其中就包括瑞典和芬兰。 申根协定把申根成员国之外的国家分为正名单、灰名单和负名单三类: 正名单是指所有申根成员国和其他免办签证的发达国家,共30个国家; 灰名单是指一部分成员国要求,而另一部分成员国不要求签证的国家,共20个国家,对灰名单国家是否要求申办签证由各成员国自定; 负名单国家是指必须申办签证的国家,共130个,其中包括种花家。 种花家虽然现在国际地位不低,但因为历史原因,去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尤其是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基本都需要提前申请签证,可以办理落地签的国家并不多。 按照2016年的数据,种花家的护照,免签的国家数量为50国,世界排名第87位。 而排行第一的是德意志,177国免签。 第二是瑞典,176国免签。 第三是芬兰、法兰西、意呆利、西班牙、大不列颠,175国免签。 排行倒数前五的国家分别为阿富汗,25国免签;巴基斯坦,29国免签;伊拉克,30国免签;索马里,31国免签;叙利亚,32国免签。 当然,这些数据每年都会变化。 魏兴思继续说道:“另外,已经快年底了,之前的基金需要写年度总结报告了,这个虽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可以先写起来,今年应该是最后一次总结报告,再下次就是写结题报告了。” 许秋点点头,这个年度总结报告并不难写,cao作起来和去年类似,就是把自己发表的文章翻译为中文。 犹记得去年有机光伏团队还是他和学姐两个人在写这个总结报告,今年团队已经扩充成了五个人,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魏兴思又提出:“还有就是新申请的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先不急,等龚远江过来,现在先看杰青基金,有空找邬胜男对接一下,争取在放寒假前把这事情给了结了,不要拖到过年。” “之前江弯实验室装修,通风橱那边说现在还没有收到工程的尾款,你让吴菲菲帮忙查一下,实在不行让她去财务处跑一趟。” “对了,你今年不是当了助教嘛,现在我的课程有一个学生参观实验室,以及PPT展示的事情,后者算作这门课的考核方式,需要你来主持一下,时间我和他们学生定在了下周的周五。” “……” 许秋再次收获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事情,有的可以分给其他人帮忙,有的需要自己来处理。 他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想,现在做科研可太不容易了,有非常多的时间都要被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