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2 《自然能源》审稿意见归来(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第2/3页)
暂缓发表,等什么时候新领域研究受阻,或者恰好需要这样一个新的体系的时候,再重新拾起也不迟。 比如之前学妹开发的H3系列材料,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器件性能较差,如果要把工作发表出来,可能只能发表ACSAMI级别的文章,所以就没有写文章,后来被田晴选中,应用到了她的体系中,有望发表更高档次的文章。 这是一种可以最大化科研成果的策略。 韩嘉莹乖巧的点点头,同意了许秋的建议,随后说道:“我也有一个想法,之前魏老师不是说要找蓝河买刮涂机器嘛,等有了刮涂机器,我觉得可以用在PTQ1的体系中,这个给体材料的适应性感觉很不错。” “这个想法确实可以,”许秋想了想,补充道:“我们把PTQ1和IDIC结合,整合大尺寸、刮涂、厚膜这些概念,甚至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当下的体系理论上生产每度电的成本,和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做一做对比,虽然这个数据只是实验室内部的,但近些年很少有人做这部分工作,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提出来。” 之前,许秋在学术圈里没有什么影响力,因此就是按部就班的积累学术成果,不断发表大大小小的文章,同时提高自己的科研综合能力。 现在情况不同了,许秋《焦耳》综述文章已经发表,《自然·能源》正在路上,之后可能还有机会发表CNS,他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许秋认为他现在有义务给同行们提个醒: 有机光伏领域最终的目标是用光伏器件发电,其实就是在和传统的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无机硅电池竞争,成本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他当初设计PTQ1这个材料的初衷。 这时,吴菲菲突然插话道:“许秋、韩嘉莹,你们两个平常聊天就是这种状态嘛,一直在讨论学术?不觉得有些奇怪嘛……” 许秋反问道:“奇怪吗?” 韩嘉莹也附和道:“我觉得挺正常的呀。” 吴菲菲解释道:“我是说,你们平常就不会做那种……情侣会做的事情吗?” 许秋伸手把学妹搂了过来,还做了一下短暂的人工呼吸,一触即分:“是这样吗?” 吴菲菲忙摆摆手:“注意点影响好伐,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居然……” 许秋耸了耸肩:“这不是你提的嘛,再说我刚才找好了角度,其他人的视线刚好被学姐你那宽厚的肩膀挡住了,看不到我们的。” 吴菲菲:“……” 三人继续排队等候,不知过了多久,队伍终于开始移动了。 许秋他们跟随前面的人移动到之前看到的小门入口,这里有一个守门的警卫和三位工作人员,这些人全部都不是老外,对方要求许秋他们出示护照、DS-160表格,以及面试签约确认件。 许秋出示材料,经过工作人员核验过后,拿到了一张入场卡。 这张入场卡明显被反复使用,有些破破烂烂的,上面的字都已经被磨得非常模糊了。 随后,进入大楼,许秋他们在墙面标语的指引下,乘坐电梯上楼,到了八楼。 走了几步,再次遇到一道关卡,通过之后就是漂亮国大使馆了。 许秋之前对大使馆有所误解,以为漂亮国在其他国家的大使馆所在区域,就是属于漂亮国的领土,后来查过资料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大使馆或者领事馆并不是派遣国领土,只是在国际习惯法上享有“视同”派遣国领土的权利,有关国家(主要是指驻在国)的官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且必须承担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的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 这是1961年,在联合国主持下制定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明确的,该公约第22条规定“使馆馆舍不可侵犯”,第29条规定“外交代表人身不可侵犯”。 不过,这种公约嘛,就类似于君子协定,明面上人们会遵守,但暗地里会怎么样那就不好说了。 这边守关卡的工作人员依然不是老外。 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许秋再次出示了护照、DS-160表格、面试签约确认件,以及刚刚领到的入场卡。 工作人员接过材料,看着DS-160表格上的AA编码,和手中的一排贴纸进行对照,从中找到许秋AA编码对应的贴纸,并将其贴在了护照的背面。 这张贴纸还是挺大的,差不多占据了护照背面三分之一左右的空间。 上面的信息也比较多,包括:许秋护照编号,预约面签时间,也就是“13:45”,许秋的英文名“QiuXu”,申请签证的类型“B1/B2”,还有两个条形码,其中一个是AA码,另外一个未知。 之后,工作人员又额外贴了一张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紫色标签纸,并用油笔写下“DL517”的编号,这个编号的意义许秋就不清楚了,他猜测大概是今天来面签的人数。 一番折腾过后,本来是一本崭新的护照,现在瞬间感觉变旧了,许秋估摸着要是签证办的多了,怕不是得贴满整个护照的后壳。 拿着护照,许秋前往安检处,警卫扫描了一下他护照背后的条形码,开始进行安检。 这里的安检比较仔细,甚至比机场的还要严格,不过,许秋没有带什么违禁品,因此顺利通过,随后携带着装有各种文件的塑料文件袋进入大使馆内部。 旁边的指示牌上标出了接下来需要做的两件事:留取指纹、与签证官面谈。 第一步,留取指纹,这边排队的人相对比较少,很快便轮到了许秋。 工作人员是一位中年白人男子,首先扫描了许秋护照上的条码,随后用蹩脚的中文和许秋交流着:“护照”、“左手”、“右手”、“拇指”、“其他四指”。 许秋依言照做,使用柜台前的指纹扫描仪,先按两个大拇指,然后是双手的其他四个指头一起按,完成十个手指的指纹录入。 许秋不禁突发奇想,有的人有六根手指,那该怎么录入指纹呢? 大概是先拇指,然后剩下五个指头一起按? 第二步,与签证官面谈,这步是较为关键的步骤,排队的人也比较多。 放眼望去,有若干个窗口可以排队办理,里面坐着的签证官都是老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