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1 叠层器件打破世界纪录!(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第1/3页)
材一三楼会议室,组会。 魏兴思首先开口说道:“恭喜许秋发表一篇AM,一篇《焦耳》,文章的奖金我晚些时候给你,大家鼓掌。” 说罢,众人带着羡慕的眼光看向许秋,噼里啪啦的鼓起掌来。 而魏兴思脸上笑嘻嘻,心里却在犯着嘀咕: ‘本来文章奖金这个政策,最开始是按照自己在漂亮国时候的发文情况估算的,那时想着一年组里发表五到八篇影响因子10左右的文章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样下来总支出一年也不过一两万,项目中的劳务费可以报销一部分,实在不够的话自己出一些,还可以接受。’ ‘结果现在组里的学生三天两头发AM这种级别的文章,一篇就要4000块,更是有影响因子30的《焦耳》,一篇要6000块,之后或许还有《自然·能源》这种影响因子超过40的……’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怕不是得把在漂亮国或者魔都的房子卖掉,才能养得起这些学生了……’ 十几秒钟后,掌声渐渐平息下来后,魏兴思说道:“开组会吧。” 吴菲菲首先汇报,她上周继续撰写“在二维钙钛矿中引入ITIC非富勒烯体系的类叠层器件”工作,目前进度大约五成左右,目标期刊JMCA。 孙沃ACSAMI的文章憋了一个多月,终于给憋了出来,在和吴菲菲、魏兴思他们一起改了三天文章后,于上周日的时候把文章改好投出。 组里钙钛矿领域的两大骨干,现在手头上的工作基本上都清空了,也开始试图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最终他们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研究策略,走的路线是组内有机光伏领域曾经走过的,或者现在正在走的路,主要做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工作,包括:“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半透明器件”、“基于二维钙钛矿的真叠层器件”等等。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身硬实力不够强,没有勇气去开发新材料,来冲击钙钛矿某个细分领域的效率世界记录,只好选择一些边角料类型的工作做做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钙钛矿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是吴菲菲,她现在已经博士二年级,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想要安安稳稳的再发几篇文章就行了,开拓心不足。 不然,要是博士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了什么大的突破,到时候就会面临文章或者延毕二选一的情况。 如果铁了心要搞科研,一条路走到黑的话,那自然不用太过考虑,干就完了,可吴菲菲现在也不是很确定之后的路,是是出国做博后,到工业界发展,抑或者选择其他路径。 国外的博后,尤其是比较好一点的课题组,现在并不是那么好进的,一般都要求博后自带经费过去研究,没有经费的博后很多大组都是不收的,而且很多漂亮国的学校也不认可国内的博士学位,需要重新再读一次博士。 不过,以吴菲菲现在的科研成果,再加上魔都综合大学的出身,去漂亮国好一点的课题组找个博后岗位并不难,而且魏兴思在漂亮国那边也有一些人脉可以用的上,比如可以推荐她去Bazan的课题组,或者之前NREL里的一些课题组。 吴菲菲其实挺纠结的。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虽然现在她现在国奖也拿了,科研工作产出也力压同年级的其他博士生。 但组里有许秋这种存在,让她产生了自我怀疑: 自己是不是真的足够优秀?是不是真的适合科研这一行? 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在科研圈做不了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的话,之后的科研之路该怎么走下去呢? 可以预见的是,科研这片海只会越来越红,不够拔尖的科研工作者们上升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假如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或许去工业界发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至少现在组里的陈婉清和段云毕业出去,年入20W还是可以做到的。 自己从科研成果上,虽然比不上许秋,但比他们还是比的上的,大概率也能找到同等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工作。 而走科研路,当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的话,可能退休前的工资都到不了20W这个数。 吴菲菲的考虑比较现实,纯粹是把科研当做是一门生意,比较在意物质上的得失。 其实,对于每个单独个体来说,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经历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五年/六年硕博,加起来辛辛苦苦读了21/22年的书,这期间的收支算下来,扣除学费,多半是负收入。 而且,人生又能有多少个20年呢? 忙活了这么多年,肯定要考虑给自己的未来找个好去处。 当然,如果家里有矿的话,那自然不必如此纠结,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便好,兴趣为上。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矿。 段云还是老样子,虽然他还是没有拿到正式的offer,但上周又有两家公司进入二面,在加上老家台城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份教职作为保底,因此并不是很慌。 另外,他的毕业设计写的也差不多了,上周请课题组的众人喝奶茶,帮他检查有没有格式、错别字上的问题。 田晴继续进行“三个HOMO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没什么太多的进展,主要在等待瑞典冯盛东那边的测试数据出来,再决定选用什么模型来解释。 陈婉清的毕业论文基本上也写完了,她的内容比段云还多,但写的比段云还快,主要是因为很多内容都在之前写的年度基金报告中有过中文版本,直接复制粘贴即可。 上周她主要帮许秋做“全溶液、多彩、半透明器件”体系的重复性实验以及一些基础表征,现在数据已经齐全。 同时,她上周正式和蓝河签订了实习合同,每周固定过去三天,名义上的工资虽然没有降,但因为要缴税了,所以实际到手的钱应该会少一些。 这里少一些是真的只少一些,一万块的工资大约需要缴纳300的个税。 平常扣得多,是因为需要缴纳社保、公积金之类的,那些才是工资扣钱的大头。 而还没有毕业的实习生是无法签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