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0 只有段云一个倒霉蛋(求订阅) (第1/2页)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正文卷400只有段云一个倒霉蛋材一216,办公桌前,众人交流着国家奖学金的情报。 吴菲菲起了个头:“刚才收到辅导员发的邮件,我进答辩了,我们博二年级一共有五个人进了最终的答辩。” 陈婉清接话道:“吴菲菲你肯定是排名第一吧。” “是呢,”吴菲菲点点头,解释道:“因为我的文章分比较高,加起来一共200多分,第二名才100分出头。” 吴菲菲话锋一转:“不过,我看第二名在Appl.Surf.Sci.《应用表面科学》上发了两篇一作文章。我查过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前些年只有3,现在慢慢涨到了4、5左右,大类是工程技术2区,小类材料科学:膜是1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都是3区,物理:应用是2区,然后我们材料系就按一区来算。” “没办法,我们学校按小类算的嘛。”陈婉清摇摇头说道:“像JMCA、CM、Small这些影响因子10左右的,大类也是一区,但小类材料相关的领域是二区的,就按二区计算。” 陈婉清继续说道:“我也进答辩了,班级排名第2,文章分是第一,没办法,绩点才3.2,拖了后腿。博三、博四年级一共有七个人进了答辩,就是段云拿了个第八……” 段云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别叫我,我想静静……” 吴菲菲转头看向许秋:“你们博一应该只有你一个人进答辩吧。” 许秋回应道:“有三个……” 吴菲菲惊讶道:“这么多?有你认识的嘛?” “没有。”许秋摇摇头,辅导员发邮件的时候只显示学号,没有标注具体的姓名,当然想查也是可以查的,但是他懒啊。 “我去年转博的时候,和我同一级博士新生,一个进答辩的人都没有,”吴菲菲砸了砸嘴:“看来今年博士国奖竞争会比较激烈啊,本来还以为国奖稳了呢。” “吴菲菲学姐,你肯定是稳的,加起来六篇文章呢。”许秋说道。 “毕竟是攒了两年的文章呀。”吴菲菲解释道。 “对了,我们博士生国奖名额一共有多少啊?”许秋随口问道。 “嗯……”吴菲菲想了想,说道:“好像一共是九个吧,然后装备院分走一个,其余博士三个年级加起来一共十五人进入答辩,去争剩下的8个名额。” “我估计答辩只是走个过场吧,”陈婉清补充道:“答辩时间只有3分钟,能讲出来什么,可能都已经提前内定好了,文章数量和档次才是真的。” 吴菲菲说道:“谁知道呢。” 这时,田晴出现在216门口,她又日常的迟到了。 田晴一见面就激动的向众人说道:“你们收到邮件了嘛,奖学金答辩的通知。” 吴菲菲看了田晴一眼:“我们是同一级的,我都在名单上看到你的名字了,硕士里面绩点第一,文章第一,总分第一。” “是呀,是呀,”田晴嘿嘿一笑:“看来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呢,对了,今年你们博士生的情况怎么样。” 吴菲菲向田晴解释了一遍刚刚讨论的结果。 田晴听闻后,点点头:“看来今年博士生的竞争比较激烈呀,我们组博士生一共入选了三个人,祝你们都能拿奖。” 桌子旁的段云,此时只想把耳朵塞住,我听不见,我听不见。 他此时的境况确实有些尴尬,留在邯丹216的孙沃和莫文琳见到情形不对,都跑去里间实验室做实验了,邬胜男去了张疆,几个本科生都没来。 于是,段云发现周围除了他以外的五个人,许秋、吴菲菲、陈婉清、田晴四个都进入了国奖答辩,还有一个韩嘉莹已经获得了国奖…… 只有他一个倒霉蛋。 众人交流过后,回归正常的科研节奏。 接下来的几天,许秋连续撰写文章,终于在周日把那篇半透明体系的AM文章给肝了出来,交由其他作者们帮忙修改。 他和魏兴思讲了一句,然后就把莫文琳放在了共一的第二位,魏兴思也没多说什么就直接同意了。 因为现在组里和龚远江的合作处于蜜月期,包括龚远江后面发的几篇AM文章,也都是带着许秋和魏兴思名字的,许秋和魏兴思并排在一起被放在了大约六七八九十作的这个位置,不过都没有挂通讯。 许秋手中的这篇文章,他和莫文琳是共一,后面排着有陈婉清、邬胜男、韩嘉莹和龚远江,另外还带上了新来的本科生徐心洁,因为她帮助莫文琳完成了一些实验。 这个工作满打满算,一共花了十天时间。 从零开始,花费十天时间完成一篇文章,而且这还是AM级别的文章,可以称得上非常之快。 当然,如果算上莫文琳代劳的实验,以及前期在模拟实验室中的时间,折算一下差不多是两三个星期左右。 不过,目前器件的重复性数据还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