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来帮你们扫除其他障碍(求订阅) (第2/2页)
之后的几天,许秋的工作就是查看相关文献,从一堆数据中整理出用于文章中的实验数据,并撰写两个补充实验的描述部分,韩嘉莹从旁辅助。 TRPL的数据,原始数据是散点图,需要拟合后才能分析,一般用的是指数拟合,分为单指数拟合、双指数拟合、多指数拟合。 用几个指数拟合,就是假定了有机光伏材料在受到激发后,荧光产生到消失过程中,一共存在几个电荷动力学的过程。 这部分工作孙文晏已经完成了,他比较负责,每个样品的数据都分别用单指数、双指数和三指数,拟合了一遍,并把结果汇总给了许秋。 他取舍了一番,统一采用了双指数拟合的数据。 主要判断依据是CHISQ独立性检验结果,这个数据通常大于1,而越接近1,表明拟合结果的可靠性越高。 单指数拟合的结果,CHISQ在1.5-2.5之间分布,拟合数据的可靠性较差。 双指数拟合、三指数拟合的CHISQ值在1.0-1.6之间分布。 其中三指数拟合中,第三个指数下对应过程的占比非常小,只有几个百分点,可以忽略,从而简化为双指数拟合。 理论研究嘛,大多数情况下,能简化就简化。 而且,这样的结果,也符合有机光伏领域的惯例。 通过这段时间的文献调研,许秋得知TRPL测试中的电荷动力学过程,对应于激子产生后的电荷复合过程,所谓复合就是正负电荷相遇、抵消的过程, 而有机光伏领域中,主要有单分子复合和双分子复合两种过程,前者代表参与复合的正负电荷来自同一个分子,后者则是来自不同的两个分子。 在确定使用双指数拟合的数据后,许秋将每个样品的实验数据列表,包括五个主要的参数,两个时间常数,或者说荧光寿命,以及它们在整个电荷动力学过程中所占的百分比例,还有平均荧光寿命。 接着,他开始借鉴其他文献中的数据分析,撰写自己的描述部分。 这次确实是借鉴他人观点的成分居多,毕竟理论方面是他的短板之处。 在这一部分,他打算挑几篇行业大佬的文献引用。 虽然这样会打乱参考文献的引用顺序,增加改文章的工作量,但只要文章能顺利发表,都是值得的。 当然,借鉴的只是别人的观点,还要把那些观点融合到自身的体系当中,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在撰写的过程中,许秋和学姐、学妹开了几次小会进行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主要是他在讲,另外两人在听,内容就是他这段时间总结的机理方面的知识。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数据分析过程,许秋得到的两个主要结论: 其一,对比不同侧链下的P4T分子,PCE11单独组分和共混体系的荧光寿命比值最高,表明其电荷拆分效率最高,可以归因于其优异的共混薄膜形貌。 其二,对比四个体系下,单独组分薄膜荧光寿命的绝对数值,PCE11体系的最长,表明其电荷复合程度最低。 这么改过一遍,许秋都觉得自己的文章的档次,又增加了几分。 果然,在科研圈友好的学术交流还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他也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这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仍然有待加强,他和那些在有机光伏领域行业浸yin十数年的行业大佬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今后,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 周四上午的时候,魏老师来216找许秋问了一句:“文章改的怎么样了?” “还在补描述部分,因为涉及到理论分析,要查阅不少文献,比较消耗时间,现在TRPL的部分基本完成,这周日之前应该可以全部弄好。”许秋回复道。 “没事,不急。”魏兴思笑了笑,随口提了一句: “田晴上次投的那篇文章,审稿人里有一个专门做CELIV研究的,Ronald,他们组研究了这个方法都有十几年,开发出好几种改进的CELIV测试方法,说有兴趣和我们合作,把这些方法推广给我们。” 许秋点了点头,心中了然,有机光伏和钙钛矿领域国内主流是用SCLC,会CELIV测试的不多,像Ronald这样专攻一项实验技术的研究者,比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