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今天很漂亮 (第1/1页)
周一,安苳玥起了个大早。 晨跑回来泡了精油澡,换身略正式衣服,画了淡妆。 又随手拿了安苳柠一款还算简洁的包,提前十分钟准时出门下楼。 于湛车已经停在门口,看到安苳玥走出来,眼前一亮。 今天的安苳玥看起来很成熟。 黑色呢子大衣半敞,里面是材质柔软又显身材的半高领棕色针织衫,下身同系列阔腿针织裤。 平底小皮靴和衣服颜色平稳过渡,又和包颜色巧妙相应。 腿很修长,裤腿和小皮靴间露出小半截白皙精致的踝骨...整个人洋气又温婉,朝气又成熟。 自上次餐厅偶遇,于湛还是第一次见安苳玥这幅成熟打扮,和她平时简洁酷飒风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今天很漂亮” 于湛在国外长大,高中才回的国,很习惯当面赞美人。 反倒是安苳玥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又补充道:“主要是为了镇场子不落你面子” 于湛无声轻笑,小姑娘上次也是这么说的,看来她对自己超前行为有很清晰认识。 “你不说的话,没人觉得你才十七岁”,引擎启动,车驶出景归苑。 “嗯,我不说”,你也别说。 谈生意,最重要的是,首先谈判双方要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年龄可能不是太大问题。 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年龄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一切合作都是始于察人,终于利益。 先镇住场子,等事情谈下来了,鸿沟不鸿沟的,也就没有人CARE了。 小姑娘家弯弯道道还不少。 于湛勾唇,加速往目的地驶去。 周一大部分人都想错峰出行,所以交通高峰期一般会提前,这会儿路上还算清闲。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达今天的目的地-- 晶氧智能。 晶氧智能是一家从传统制造业,目前正在尝试转型到智能制造的中等规模公司。 因为暂时没有高新技术专利,无法入驻高新科技园,只能蜗居在京市西郊工业规划区。 有前期传统制造业积累的底蕴,公司办公楼很是气派,紧挨着的制造厂房也规模不小。 安苳玥下车后,紧跟在于湛身后走进大楼。 已经有人在大厅门口等候,见到于湛,迎上来热情道:“于总,晶总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于湛颔首,回头示意安苳玥跟上,往专用电梯走去。 两人进办公室时,里面有一男一女正在说话,见于湛进来,男人笑着迎过来,熟稔道: “什么风把你这大忙人吹我这旮沓了”。 谁不知道于大投资人只混高科技圈,平时请都请不来的大神。 突然主动打电话他说要过来谈点事,他有些受宠若惊。 待他越过于湛,看到慢一步进来的安苳玥,顿了顿,两秒后,忙恭敬做请的手势,“快请坐,请坐” 刚才和男人说话的女人也笑着走过来,朝于湛点点头,柔声道:“好久不见” 于湛点头回应。 安苳玥进来就看到了女人,觉得有些眼熟,微愣,片刻后恍然眯眼-- 是她啊。 去景归苑找过于湛的纤腰水蜜桃美女。 于湛妈咪相中的未来儿媳妇。 想到这,安苳玥不动声色瞅了眼于湛,却不想于湛也正瞅她,两人眼神对了个正着。 看来天使爸爸心里也有数。 安苳玥微微勾唇,回他一个我懂的眼神,很快收回视线。 于湛:“......” 他真不知道晶向夕今天也在。 男人叫晶向晨,是晶氧智能第二代经营者,也是他极力主张并推动公司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只是暂时还没有值得拿出来说的成果,定位有些尴尬。 晶向夕是他亲meimei,也是个厉害的角色,Q大电子机械制造专业美女高材生,在晶氧智能技术部任职。 助理送来茶和咖啡,几人闲聊一会儿才切入正题。 于湛敲了敲手腕上的手表,云淡风轻道: “今天来是想了解下智慧手表的情况,看后期有没有合作机会” 来之前于湛大致跟晶向晨说明了来意,可这会儿有四个人,为保证在场人员没有信息差,于湛又简单陈述了一遍。 晶向晨知道于湛手头科技资源多,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怎么个合作法,但有意向也值得欢迎,忙接话道: “说说看具体怎么个合作法” 于湛看安苳玥,递给她一个眼神,随后转向晶向晨: “具体安小姐跟你聊” 晶向晨明白过来,于湛今天只是来牵线的。 重头戏是这位漂亮又年轻的安小姐。 遂看向安苳玥;“安小姐有什么好想法不妨说来听一听” 安苳玥把心中思路大致阐述了一遍。 最后总结道: “结论就是,我需要知道你们智慧手表的设计水准和制造工艺,然后结合我们公司下一个项目成果,共同研发新一代智慧手表,让它不仅可以监测人体表象特征,还能监测人体内部健康数据。” 只能监测表象特征的手表,顶多是个初级产品。 只有具备了内部监测功能,才能成为合格的智慧医疗系统终端载体。 之后取代手机,取代身份证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听完安苳玥阐述,晶向晨眼里有亮芒闪过。 真是想睡觉有人送枕头。 就知道想心思送于大投资人手表不会白送。 监测人体内部健康数据是晶氧科技一直想突破的点,无奈公司没有相关技术实力支撑,只停留在表征监测阶段。 虽然凭借晶氧科技的制造实力,第一代智慧手表产品外观做得很炫酷。 但也只能吸引外行人眼球,当个可有可无的高端玩具,还远远达不到安苳玥所描述的那些高大上应用水准。 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些,对于晶氧科技绝对是个值得集体鼓掌的突破。 借此一举进入高科技公司行列指日可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半只脚都没踏进高科技领域。 晶向晨望向自家meimei,对于技术细节,meimei比他懂行。 晶向夕一直有认真听安苳玥阐述,这会儿见哥哥询问她意见,便问出心里的疑惑: “不知道安小姐新项目目前到了哪个阶段,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分别是什么?” 一听就是懂技术才能问出来的问题。 安苳玥微笑,如实相告: “目前项目已经做好前期铺垫,年后将正式立项。” “阶段性成果是理论部分已经被验证通过,最终成果是嵌入式人机接口单向通信” 也不完全是实话。 毕竟他们不了解自己实力,为避免不必要猜疑,无端增加难度,安苳玥掺杂了一些上辈子已经验证成功的成果内容。 果然,晶向夕漂亮眼眸里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不知道安小姐打算以什么模式合作?项目周期大概多长?需要哪些资源?” 搞技术的,特别是有项目管理经验的,都喜欢先确认可行性,然后定大框架,最后再来谈细节。 确定可行性决定做还是不做。 确定大框架是评价现行资源是否匹配。 前面两项定下来,细节问题总会有方法解决。 安苳玥想了想,缓缓开口: “我需要先了解你们情况,才能确定模式和项目周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