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00 这是我们的命 (第2/2页)
方、法宝配方等等东西,都有大量的增加。 但制约陆森实力大幅度增长的,依然还是‘灵气’这个问题。 而且新增加的配方,很多是需要‘精粹灵气’这种特殊物品。 精粹灵气来源,则是来自于门派系统从‘弟子’身上的抽取,存入门派的灵气池中。 现在门派中,只有瑶瑶和琨琨两人。 弟子数量少不说,这两人的天性散漫,也不太爱练功的,所以门派灵气池中的精粹灵气,增长极慢。 陆森其实更想多收几个弟子,但奈何能通过系统‘认证’有仙缘的人,极少极少。 所以现在门派只是个空架子。 陆森例行地走在城墙上方,看着灰白色的远处。 西夏大军就在另一边,而且……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他们大规模活动的迹象了。 因为天冷,也因为西夏大军粮食供应快没有了。 本来西北就不怎么产粮,而最大的产粮地贺兰山又被宋人给占着,西夏国内的粮食,已经快见底了。 别说民间,连军队都已经快供应不上。 狄青站在旁边,笑道:“陆真人,待过多两月,北地冰雪消融,就是我大宋灭北狄的时候了。” 本来狄青是打算在半年前夏季进攻西夏的,但……后来发生了逼宫事件,换了官家,狄青就慢了下来,不急了。他继续积蓄实力,同时等着西夏自己衰弱。 “西夏没了后,狄将军有何打算?”陆森问道。 狄青沉默了下来,最后他又轻笑道:“若能脱身,便辞官回家,做个逍遥翁。” 逃过了历史上必死的命运,打下了西夏大半国土的狄青,性格不再像前那样绷着了,人也缓和下来。 这人一静下心,便能思考出很多东西。 比如说,以前自己为什么会被文官们排斥的原因。 他现在也明白,若打下西夏,那么等着自己的命运可能不会太好。 陆森笑道:“等攻下宣化府,狄将军必定能封候,我说的。若是朝廷不封,我来帮你出气。” 狄青愣了下,轻轻拱手说道:“如此便麻烦陆真人了。” 两人又聊了会,陆森回到兴庆府的府衙中,没有想到,穆桂英居然已经在里边坐着等他了。 陆森进去后,拱手说道:“穆元帅,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里是官府,不是家里,两人自然以官职相称。 穆桂英说道:“到后院吧,有些事情想询问陆真人。” 陆森点头。 等两人到了后院,陆森主动问道:“岳母,看你神色似乎是有些疑惑?” 后院算是私人场所了,因此自然得换个称呼。 穆桂英在凉亭中的石凳处坐下,笑道:“方才我带着兵马从城下巡逻而过,恰好听到你在城墙上与狄将军的谈话。” 陆森有些佩服。 城墙离地面至少四丈高,并且当时天寒风大,他与狄青两人在城墙上说话,按理说两丈外都应该已经听不到声音了的。 可穆桂英还是听到了,这说明她的实力很强,一直在变强,比五年前的她,强出极多极多。 这便是有了灵兽后,每日苦练不缀带来的收益? “以我们杨家的过往来看,若狄将军真灭了西夏,等着他的,必定是朝廷百官的罢黜。”穆桂英叹了口气,说道:“森儿你要保他,可曾想过现时官家和百官们的想法,不担心他们……”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陆森摇摇头:“我之前能逼迫他们让步,以后也一样能做到。” 这是绝对实力带来的自信。 陆森没有控制朝堂的意思,但一些很过份,违背三观的事情,他真的看不下去。 特桂英盯着他看了地,随后摇摇头,再站起来,说道:“我终究是妇道人家,不懂你们男人的想法。” 在她想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自己的女婿终究是天上神仙,那便高高在上俯视人间便好,何必下来多事惹一身臊。 当然,她清楚自己的眼界有限,或许自己的想法,才是真正可笑的。 因此,她只是提点,并没有劝说的意思。 看着穆桂英扭着纤腰离去,陆森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道穆桂英是在担心自己,担心陆家。 可他更清楚,若是不能大幅度改变这个世界的进程,改变宋人重文轻武的想法,那么靖康之变终究会再出现,只是早些与迟些的区别罢了。 因此能打的武人他肯定得保住,并且想办法引导宋人的開拓心。 現在计划都进行得不错,连包拯都出海了,那么剩下来的,便是按计划进行,然后再将一切交給时间。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最后两只鲸患在哪里。 西方的扶桑树,或者说世界树又在哪里。 又过了三个月,宣化府城下,宋兵冒着箭雨攻城。 一架架云梯搭在了城墙上,两架冲车顶着落石,来到城门前,一杵一杵地击打着厚实的木门。 后方还有十几架能发光的井栏,所照之处,西夏兵卒两眼便不能视物。 宣化府皇宫中,西夏小国主李谅祚坐在龙椅上,一脸灰暗。 喊杀声从宫外隐隐传来。 几个公公颤抖着跪倒在他的面前。 李谅祚正了正自己的冠冕,问道:“没藏相国呢?” “听说……已经逃入秘道了。” 李谅祚冷笑两声,随后泛起苦笑:“我本想着韬光养晦,待再长大些,收服忠臣,再一举板倒没藏老儿,然则没有想到,没等到孤长大,倒是等来了宋人大军。” 此时的李谅祚方十三岁,年纪尚幼,说话却已经颇有雄主的风度了。 几个公公跪着不敢说话。 李谅祚又问道:“皇后呢?她也应该跟着没藏老儿跑了吧。” “皇后在椒房里待着,哪儿也没有去。” 李谅祚愣了下:“她竟然没走?唤她过来吧。” 不多会,便有个戴着风冠的小女娃走过来,看着年纪也不过十二岁的样子。 她怯生生地走到李谅祚面前,行了万福礼后小声说道:“参见皇上。” “你怎么没走?” “皇上在这里,奴家怎能走!” 这时候,李谅祚才开始正视这个自己名义的妻子。 看了好一會,他发现这个小妻子,虽然看着很柔弱没有主见,却有股坚韧的眼神在脸庞上。 “不走也好,我们夫妻二人就在这里等着宋人大军破城吧。”李谅祚笑得很苦涩:“这是我们皇族该有的命。”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