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一剑登堂 (第2/2页)
“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则是因为,华雄和武大侠虽然同样运动救了人,但却还是有分别。” “是何分别?” “武大侠的内力比之当年的华雄要强出不少。”林妙道。 “何以见得?”亥言接着问道。 “哦,有一件事各位可能还不知。”林妙道,“那日在潭边试功之后,本庄主曾返回过水槽处,却有了意外发现。” “是何发现?”柳如烟也有些等不及了。 “我发现,在放置那片树叶的槽边,其实还留下了一道指印。”林妙,“只是当时只专注于那树叶,一时不察。” “指印?”柳如烟眼前一亮,“庄主是说,那是武大哥指力所致?” “对!”林妙道,“由此可见,武大侠内力之深,实在是匪夷所思。” “哦,我明白了。”亥言道,“依庄主所言,虽同为疗法,但我师兄内力之深,已达当年华雄难以企及之境?” “对。”林妙笑了笑,“华雄当年为其子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假,但受内力所限,可能只是打通了而已。”林妙道,“但武大侠不仅助柳娘子打通了任督二脉,而且其部分内力也留在了柳娘子经脉之中,这才使得柳娘子功力大进。” “此话当真?”武松犹有三分疑惑。 “不瞒各位,本庄主虽然不会武功。但却能以脉息识别武功的深浅。”林妙道,“这十余年来,来此求医的江湖人物无数,其中不乏名门大派的高手,以方才柳娘子的脉息来看,她如今的内力足以跻身当世顶尖高手之列了。”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是该信好,还是不信好。 虽说林妙的医术盖世无双,但仅凭他把一下脉,便可知晓内力的高低,众人依然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亥言此时倒是想起了扬州知州陆云中,他也不会半点武功,却仅凭人的呼吸就可判断武功高低。如此看来,林妙能以脉息识内力也说得过去。 “林庄主,你医术天下无双,我等自然拜服。”此时,韩岳蓉道,“不过,恕奴家浅见寡闻,这只以脉息便可知内力深浅,奴家还从未听闻过。” 林妙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不信我之言啊。 “的确,空口白话确是难以让人信服。”林妙道,“那不如就再试上一试?” “如何试法?”亥言立时又来劲了,“不会又要垒石槽吧?” 林妙略微沉思了片刻,一伸手道:“各位且随我来。” 言罢,林妙引着众人出了茶房。待行至房后,林妙对着正在田间浇水的一名门人道:“小十二,去把昨日砍的那些竹桩取些,送到梨园旁的空地来。” “是,先生。”小十二回道,“要取多少?” “你能抱多少就多少吧。”林妙道。 随后,林妙又引着众人绕过菜地,来到了一处梨园。稍后,只见小十二抱着一捆半人高的竹桩,哼哧哼哧地奔了过来。 “柳娘子,若以你往日之力,一剑可斩断几根竹桩?”林妙问道。 柳如烟想了想回道:“四根合抱怕已是奴家极限。” “好。”林妙应了一声,又转身对门人道,“小十二,将八根竹桩捆扎在起,立于地上便是。” 小十二应声而动,将怀中竹桩放下,一数,正好八根。他随即用竹条将竹桩捆扎在一起,待确认捆扎结实之后,将其插在了地上。 “柳娘子,请出手吧。”林妙微微一笑,“若是你全力施为,一剑斩不断这八根竹子,你的诊金我如数奉还。” 看着林妙一到胸有成竹的表情,武松心里暗道,若真能一剑斩断这八根竹子,怕是也足以一剑劈开重甲了。 而普鸣凤和韩岳蓉二人更是暗暗吃惊,这一剑断八竹之力,就是静觉、令虚这样的高手怕是也要全力而为才行。 柳如烟稍有犹豫,还是抽出了秋水剑。 只见她一捏剑诀,身形一动,一招“回头望月”朝竹桩削去。 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招剑法,乃是初学剑法者常用的招数。但这一剑,柳如烟已用尽了平生之力。 剑光一闪而过,竹桩只是微微一颤。 武松已经看得分明,剑锋已然从八根竹桩中划过,快如闪电。 果然,待柳如烟剑势一落,八根竹桩次第而断,被斩断的竹节散路了一地。 “看来,这诊金我还是得收下了。”林妙得意地笑道,“柳娘子这一剑,足以纵横江湖了。” 众人自然是又惊又喜,武松心中更是顿觉宽慰。他心里不由道,以烟儿如今修为,就算没有自己,这天下武林怕是也没几个人能伤得她了。 “先生,先生......”正当众人在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只见一名门人边喊着,边急奔而来。 正是负责在山门当值的小五。 “何事如此慌张?”林妙看了一眼气喘吁吁的小五。 “山下来人了。” “来人有何奇怪,你慌什么?” “不是,先生,来了很多人。”小五有些语无伦次。 “多少人?”林妙一愣。 “怕是有......有一二百人。” “你可看清是什么人?”林妙心里掠过一丝不安。 “好像是官兵。” “官兵?”林妙眉头一皱,“可是宋军?” “好像是。” “宋军!”林妙脸上顿时疑虑重重,“此地方圆几里并无宋军驻扎,再说,我和官府也素无瓜葛,为何会有官兵至此?” “林庄主,或许这些官兵是冲我来的。”此时,武松突然开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