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21章 谁来背锅 (第1/1页)
,大唐黑脸神 杜如晦的跟前现在摆放着好几个精雕玉琢的木盒子。 他知道那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 派出去的侍卫还没走多久,就带着这些盒子返回,并且还有一封来自太原王氏的信件。 “你有没有按照老夫的话嘱咐他们不要踏入绛州地界?” 杜如晦沉思半晌,终于开口说话了。 侍卫连忙答道: “属下依照公爷的吩咐都跟他们说了。” 杜如晦点了点头: “那他们怎么说?” “回公爷,他们说会在晋州等候公爷的消息。” 杜如晦听罢叹了口气,挥手示意侍卫先下去。 等侍卫走后,杜如晦拿起手边的信件,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姜行本: “太原王氏有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倒是令老夫没有料到的,这对陛下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你速派人将此信送往长安呈给陛下阅览。” 姜行本闻言,立刻接过信件,转身便吩咐门口的士兵往长安送去,吩咐完之后,他又折返回来,瞅了瞅桌上那些盒子,好奇道: “杜公,这里头装的都是崔氏的人头?” 杜如晦笑了笑: “虽然都是些小角色,总归也是打了博陵崔氏的颜面,太原王氏这是在主动向陛下示弱,想必他们已经收到了长安那边的消息,否则,岂敢冒着这样的风险把博陵崔氏往死里得罪?” 听他这样说,姜行本似乎也明白了几分: “所以他们主动给陛下送上把柄?若是博陵崔氏知道了会不会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杜如晦仰头大笑,指着桌上装着人头的木盒子乐不可支的答道: “这就是人家的高明之处,事情做了,却无人知晓,即便博陵崔氏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又能如何?人家太原王氏死不承认又能奈他们何?再说了,只要陛下不揭穿此事,博陵崔氏即便想要发作也师出无名。” 姜行本若有所思: “所以他们主动向陛下送上自己的把柄,就是期望陛下能放他们一马?” “不错,想来是永宁公给他们透了消息,反正这件事,除了做的人以外,知道的人不会超过一手之数,陛下自然不会马上拆穿,而老夫就更加不可能了…” 杜如晦说到这里忽然住了嘴,面含深意的看向姜行本。 后者立马惊出一声冷汗,慌忙答道: “杜公请放心,下官必定也会守口如瓶!” 见他向自己保证,杜如晦笑呵呵的说道: “老夫自然是相信姜县公的,老夫听说姜县公的侄子也牵扯进了这次的案子?” 姜行本听罢,脸色涨得如同猪肝,好半天才气呼呼的说道: “下官本想将那孽障一刀杀了,结果回来时听说那孽障被云中侯给放了…请杜公放心,下官一定会亲手把他抓回来伏诛!” 杜如晦听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听说云中侯去了绛县?干什么去了?你可知晓?” 姜行本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但还是解释道: “下官只听说云中侯走时怒火滔天,而那兵曹参军崔鑫却在同一时间自戕于房中。” 杜如晦一愣,这两日他根本就没管过这些琐事,一直在龙门县各处与百姓打交道,想尽快想出一个解决后患的办法,所以对崔鑫之死根本一无所知。 “死了?你确定不是云中侯杀的?” 姜行本点点头道: “下官找了不少军中的验伤好手,他们都一口咬定那崔鑫是自杀身亡。” 杜如晦同样楞了楞,自杀?这就有意思了,以他的老辣,一眼就断定这件事必然跟敬玄有直接关系,而且敬玄怒气冲冲的带人出门,肯定也是跟崔鑫所说的事情有关系! 而且既然能把崔鑫逼得自尽,那事情多半与博陵崔氏有关联,因为除此之外,杜如晦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原因,能使得一位世家子甘愿用自尽来撇清因果。 所以杜如晦推断敬玄必然是去找博陵崔氏的麻烦了。 “不好!” 杜如晦倏然一惊,若敬玄此番出去真是找博陵崔氏的麻烦,弄不好极有可能会替太原王氏背下这口黑锅! 想到此处,杜如晦腾的一下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急声对姜行本吩咐道: “你立刻派人,去把云中侯给找回来,告诉他务必要即刻返回,就说老夫有要事与他商议!” 姜行本一听,虽然不明就里,但瞧见杜如晦神色惶急,连忙领命而去。 敬玄啊敬玄,你可千万别去杀崔家的人,不然就是裤裆里落黄泥,不是屎也变成屎了! 杜如晦一边想,一边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平心而论,他既然身为大唐臣子,自然不会打乱皇帝的部署,太原王氏送上来的把柄一定要替陛下牢牢握住! 可敬玄好歹也救过他一命,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与博陵崔氏成为生死仇敌,所以一向沉稳老辣的杜如晦在这一刻,心中也不免变得焦急起来。 “来人!去把绛州长史崔民秀请来!” 杜如晦收拾了一下表情,重新坐回了位置上。 不一会儿的功夫,崔民秀就被带了过来,大概是上次被敬玄抽了一巴掌的缘故,所以脸上显得微微有些浮肿。 崔民秀进屋后,先是四处看了一圈,见只有杜如晦一人,没有看见敬玄那个小王八蛋,心中顿时长出了一口气,慌忙快步走到杜如晦跟前,冲他示好道: “下官崔民秀,见过杜相。” 杜如晦微微一笑,抬手虚扶示意他请起,然后才说道: “说起来老夫也有数年没见过崔长史了,上次在长安时,似乎还是在武德六年,那时你兄长崔民干刚刚接任司农卿…” 杜如晦主动提及旧情,让崔民秀心中一喜,连忙顺着他的话头说了下去: “是啊,下官那时还只是一名小小的州司马,没想到杜相到现在都还记得,实在令下官汗颜…” 杜如晦听罢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原来崔长史也当过一州司马,那为何又要做出这种事呢?” 崔民秀一怔,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已经到了这时候了,再有隐瞒那便说不过去了,何况这件事,与京兆杜氏也有关系,何不干脆就趁着四下无人,把话说开了呢? “下官也是受了家中不孝子孙崔鸿鹄的蛊惑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