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0.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第2/2页)
功? 聊天群内,皇帝都是心中一惊,这的确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李世民更是脸都变了,他觉得陈通吹汉武帝,吹的有点过分了。 千古李二: “怎么可能?” “我就不相信,汉武帝,就没有沾上他祖宗的光?” ………… 汉武帝此刻真的想骂人了,他第一次对杠精这个职业,产生了满满的厌恶! 被人杠的滋味,太特么难受了。 幸好有阿娇在侧,不然的话,他这会儿真的是有气没地方撒,抬手就抽了一下阿娇,说她刚才跳舞偷懒了,惹的阿娇一个白眼。 ..... 这时候,陈通已经开始了对线,火力全开,手指在机械键盘上疯狂舞动。 陈通: “不好意思,汉武帝的确没有沾他祖宗的光!” “因为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跟汉初的政策完全对立!” “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时候,由于他受到了六国贵族的资助,汉王朝的建立可以说是非常的不稳固。” “汉高祖刘邦也没有强大的力量,来扫荡国内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因此,他采取了一种另类的治国方式。” “刘邦在沿用秦法的同时,又采用了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黄老之学,乃是黄帝和老子思想的结合。” “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放任各种势力自由成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平息国内各种矛盾,给大战之后的大汉王朝,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刘邦不敢使用太过激进的治国方略,那样的话,各种势力的矛盾就会激化,让大汉王朝再一次陷入混乱。” “但这种无为而治,却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放任了,地方诸侯国的肆意成长,大大的削弱了皇权。” “以至于,汉朝初期,君弱臣强,皇权对地方完全失控。” “所以在汉初,屡屡爆发,诸侯国造反的事件!” “那就是因为,诸侯国势力膨胀速度太快,而当时的皇帝集权又太过于薄弱,谁都觉得可以把皇帝掀翻。” “可以说,汉武帝,接手的大汉王朝,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各个诸侯王也蠢蠢欲动,地方自治相当严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直接否定了黄老之学,开始寻求一种,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策略!” “而就在这个时候,春秋学博士,董仲舒,他向汉武帝献上了天人三策!” …………………… 李世民眼睛一亮,天人三策,儒家! 这不就是汉武帝的黑料吗? 千古李二: “这不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始吗?” “儒门到后世,造成了什么恶果,你不清楚吗?” “难道这个,还能算是汉武帝的功劳吗? ………… 武则天此刻也是眉头紧皱,按照皇帝聊天群的统一意见,都不认为儒门是好的。 幻海之心: “小哥哥,你也不是特别看不上儒门吗?” “怎么听你这个意思,你还特别推崇,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朱棣,曹cao,也都是一脸的凝重,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 陈通笑了,老子的道德经就教导我们,看问题要辩证的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陈通: “你们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儒家的东西,并不完全都是坏的!” “儒家有其内在的精华,当然也有糟粕!” “而这次,是儒家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怎么可能把糟粕献给汉武帝呢?” “儒家这一次,呈现给汉武帝的,都是儒家最为珍贵的精义之学!” “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第一策,就是儒家公羊派,最为精华的,大一统学说!” “当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改正朔,易服色!” “由此,拉开了思想大一统的序幕!” .... 众人不由得眉头紧皱,改正朔,易服色,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