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这就是UFO啊! (第1/2页)
,规则系学霸 实验结束。 反重力飞行器团队依旧进行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每个研究员、工程师,包括底层的技术工人,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完成了重量级的实验,并取得了极为重大的成果。 “那肯定是历史性的!” “这是标志!” “我估计比什么第一辆火车、第一架飞机重磅多了。我们可是完成了反重力!反重力啊!” “不止是反重力,而且是重力切面扩散,我们的项目连核心技术都有了。说句老实话,在项目开始前,我都觉得是在开玩笑……” “确实,像个玩笑,只不过是真的。” 好多人边工作边讨论着,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实验总结、测算数据汇总,一切能记录的东西,全部都记录下来。 在一次成功的实验后,实验总结、数据记录,都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只不过还是有一些技术人员,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做的这么细致-- 一些螺丝钉的安装位置都要记录下来? 为什么? 底层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感到非常的迷茫。 这是董利华交代的。 作为项目组的负责人,董利华确实是非常的复杂,如此重大的实验取得了成功,他知道要把所有东西记录下来,所有东西包括的可不只是‘理解范围内的核心’,就连外围的、一些不被注意的小细节都必须记录下来。 董利华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因为组里的几个物理学家,最高级的技术人员,完全搞不懂反重力原理,照搬着制造个切面的反重力实验装置,大概是已经能进行了,切面扩散也就是旋转起来的装置,就根本连原理都不了解。 那是一点都不了解! 赵奕只是交代了怎么做实验,可没有交代全部的原理。 不! 他是讲解了一下,但根本就没有人听明白。 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董利华都觉得下一次实验,根本就没办法进行,装置旋转可不是随便旋转的,里面肯定有很多技术的东西,也许照搬着进行旋转,大概也可能会有一点作用,但是覆盖区域、反重力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董利华对于实验记录要求的非常高,小到一颗螺丝钉的安装,都必须做详细的记录,他的想法就是,“不懂原理可以,能照搬就行了!” 反正项目做的是技术,需要的做出效果,而不是研究原理。 其实董利华最希望赵奕留在组里,能多讲解上几天,不,最好是半个月、一个月,让组里的技术人员,全都把原理弄明白。 哪怕只是有三、四个明白的,也能让接下来的研究展开,而不仅仅是照搬实验内容。 可惜…… 他没权利决定。 在做实验记录工作的中途,董利华就把消息上报给了高层领导,不出意外收获了‘巨大的震惊’。 “你说什么?反重力效应扩散,能覆盖整个装置?” “这是能直接飞起来的技术?” “真的假的?” “是赵院士的实验?也太离谱了……咳咳,我知道了,你做个详细的报告发过来,我先看看。” “……” 董利华的报告还没做完,高层就已经得到了其他消息,是刘建昆上报的,参与项目有一多半都是航空集团的技术人员。 刘建昆也是附带负责人之一,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董利华加上刘建昆,两个方面都上报,消息肯定是准确无误的,负责的高层领导还怕有问题,甚至直接找到了赵奕询问。 赵奕给出了肯定答案。 在消息确定无疑后,高层立刻就行动起来,马上决定组织第二次针对性会议。 上一次是反重力实验成功,高层一起讨论反重力技术,组建了反重力飞行器项目组。 这个技术说出了非常震撼人心,但仔细一想就觉得,大概是那种‘有一点技术,想真研究出东西,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最后还不成功的项目’。 好多人都是这么看的,他们不指望反重力飞行器项目组,能真正研究出反重力飞行器,只是希望能有一点技术上的收获就可以,也算是为未来科技发展做探路先锋了。 谁能想到才过了没多久时间,赵奕有做了一个实验,似乎是把反重力飞行器的核心技术研究出来了? 这个实验的成功也就代表,反重力技术已经可以单独作为飞行驱动,也就等于是研究出一种全新的飞行方式,而且还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快。 会议就召开了。 参与会议的依旧是高层领导、军方代表以及航空集团代表,其他就只有反重力飞行器项目组负责人,以及几个机械、物理的院士。 当然也少不了赵奕。 这次会议开始之前,内容就已经被明确,首先就是要做技术报告,让所有参会的人了解一下,反重力切面扩散技术,具体达到了什么程度。 二则就是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空间,短期肯定是航天、军事手段,又或者是做单独的研究。 再有就是研究技术被曝光后的应对手段。 不管项目研究的再隐秘,时间一长都不可能让外界完全不知道,消息随时可能透露出去。 那么就肯定会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西方欧美国家肯定不愿意看到,中国掌握着他们没有的技术,到时候该怎么去应对,肯定要先做好应对准备。 …… 会议当天上午,赵奕乘专车去参加会议。 等到了门口的时候,看到刘建昆远远地走过来,还快跑了几步喊着,“赵院士,等等我。” 赵奕站在原地等着。 刘建昆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满脸都是惊讶和无奈的表情,“赵院士啊,你也太牛了,才几个月,反重力就扩散了。我们都感觉跟不上。” “谢谢。” 赵奕礼貌笑笑。 刘建昆继续道,“你算算吧,我今年为了你的研究,往首都跑了四次了,还有一次是年后来开会,五次啊!再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