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文武之争 (第4/4页)
”徐冲即使跪在地上,嘴还是犟。 “好好,都下去吧,这北方的战事,朕还得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徐帅回京城帅府待命,朕要再给你一支大军。严大人,你留一下,我有别的任务交给你。” “退朝!” “报!陛下,夏诚大人到了。” “那就叫他来后殿与朕议事。严大人,你也一起。” …… 紫禁城午门外,禁军统领仇林一路小跑,去接夏诚。 “怎么?还要让老夫在此处等多久啊?敢问这先朝堂和新陛下容得下老夫吗?”这洪亮的话音,仇林认出了夏诚,那结实模样就象是用生铁铸成的一般,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 “不敢不敢,夏大人,请。” 夏诚知道,派禁军统领来接自己,并非是皇帝对他多么器重,而是因为自己和仇林有私交。所以这次回到京城,他并不打算入仕。 “夏兄,小弟说句不该说的。”仇林说:“这次好不容易回京,您说什么得低调一些,如今严大人深受陛下信赖。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您这把年纪了,有什么事情交给小辈们去做,您有个一官半职,留在京城,安享晚年,有何不好?” 夏诚点点头:“刚才在午门大喊大叫,是把当年欠先帝的还给他。” 当年,夏诚直言敢谏,的确是惹怒了先帝,先帝念旧情,将他从殿中步送至午门口。这种待遇有史以来都是先例,换别人早给拖出午门斩首了。 一直走到午门,两人还在争吵着。先帝看着他的背影说了一句:“你是忠臣,朕的朝堂容得下忠臣,但朕容不下你。” 夏诚听后,头也没回,离开了京城。前往被贬之处,也就是云城。 走到城门时,正巧碰到徐冲。 那时的徐冲只是个副将。 “夏大人,正巧我在京城的事务刚刚处理完,你要去的地方正好是我云城军,就让在下护送您去云城。” “徐将军是怕陛下半路杀了我吗?放心吧,不会的。再说了,到了云城,我的官职还不如你大,哪有徐将军护送我的道理啊?” “大人,这种话可不能在此处讲。反正顺路,这个顺水人情,我就做了。”徐冲说:“倒也不是因为别的,您再怎么说也是当朝功臣,陛下居然连去云城的车马都不给您安排,我反正看不下去。” 就这样,夏诚和徐冲同乘一架车马,一路向南,先是路过了济城。在那里,夏诚见到了严家老太太,要说此二人,的确有渊源。夏诚和严老太太,也就是严明的母亲,是京城读私塾时的同窗同学,按辈分,夏诚该叫严老太太一声师姐。 当时严老太爷已病故,严老太太只有严明一子。夏诚即使到了济城,也没忘了打听当时失踪的《飞鸢图》之事。当然,他不能一直留在济城,于是留下了严老太太这个线人,严老太太也没有想到,最后《飞鸢图》居然落在了自己孙子手里,这也就有了后来徐思睿与严老太太相见的事情。 时间已是晌午,今年早冬天气温暖,护城河还没有结冰,微风吹在水面上泛起波纹,仿佛预示着大明宫墙下又将再起风波。 严明先随天子到了后殿。 “陛下,让臣来,是为了见夏大人,还是?” “不全是。朕有一事要和你讲,我大明这次需要征调的军队有点多,军饷方面,严大人得帮忙解决啊。” “这个好说,我马上联系兵部和户部。” “夏诚到!” 夏诚轻抚胡须,端详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天子,跪在了地上:“臣夏诚,云城军都尉,奉陛下密诏,特来京城参见陛下。” “夏大人,快快请起。”天子将夏诚搀扶起来:“向您这种治国之能臣,朕应该早把大人请回来,这些年在军中受苦了。” “受苦倒是谈不上,有徐大帅在,我在军中就挂一个都尉的闲职,平时到处云游。他们总不可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去打仗。” 天子说:“张阁老生前给我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您,说一定要让我请您来担任内阁首辅之位,这件事情呢,大家都是一致同意的,夏大人有何意见?” “承蒙陛下抬举,可老臣实在是年老力衰,难当大任啊。” “严大人!” “臣在。” 天子说:“以后夏大人便是我大明内阁首辅,你来担任副首辅,全力辅佐夏大人。国事有二位出谋划策,朕可太放心了。” 夏诚弄不明白,这位天子邀请自己时态度并不是那么强烈,自己一来,反而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 严明也很懵,虽说自己当上副首辅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这次也当上了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首辅。 “臣,谢陛下隆恩!”严明跪下说。 夏诚还没反应过来,严明跪的倒是挺快,自己也跟着严明跪下,谢过了天子的提拔。 天子说:“朕觉得其实今日严大人说的也有道理,您无非是怕一旦仇林撤回长城,北辽直接霸占燕山,侵占我大明长城以北国土。一旦北辽侵吞了长城以北,再把战线往西拉,韩岳武大帅的西北凉州军也难免要和北辽交战,一旦凉州军也被牵制,那西域诸国就会有所动作。这样对大明恐怕不利。” 严明说:“看来臣和陛下想到一块去了。” “但徐帅作战多年,可以看得出敌人的阴险狡诈之处,他说的也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天子说:“夏大人,你和严大人一起先把军姿问题解决,朕还要在考虑考虑着北境的战事问题。” “陛下,那臣告退。”严明看得出来,现在皇帝也很纠结,这时候说错话等于找死。虽然自己不会犯这种错误,但夏诚这脾气很难说,所以赶紧来着夏诚一起告退了。 两人刚走没多久,锦衣卫总指挥使前来给天子报信。 “陛下,徐思睿大人回来了,还带回了《飞鸢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