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七百九十一章 横着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 横着走 (第3/6页)

可把剑放在脚边吧,更不像话。”

    陈平安笑了笑,还是那个熟悉的宝瓶。

    她总是有很多古怪的想法,奇怪的问题。

    很多外人极其在乎的事情,她就只是个“哦”。可是很多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情,她却有很多个“啊?”

    当年远游路上,宝瓶曾经问他,上只有一个真月亮,那么人间总共有多少个假月亮,河里,井里,水缸里,都得算上。

    陈平安只好不知道。宝瓶就追着问师叔什么时候才知道答案。答案当然还是不知道。

    有次陈平安坐在篝火旁守夜,然后宝瓶就指着不远处的河水,一条可长可长的河水里边,上中下游分别站着个人,他们三个总共能够从水里瞧见几个月亮,师叔这总该知道吧。

    陈平安当时愣是想了大半,都没能给出答案。红衣姑娘坐在一旁,背靠竹箱,双臂环胸,摇头叹气。师叔笨是笨零,可他是自己千挑万选出来的师叔,又有什么办法呢。

    陈平安其实一直有留心两边的动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拨钓客,是山下的豪阀子弟,另外一拨是山上修道的谱牒仙师。

    两拨人,朋友相互间闲谈交流,也没什么顾忌,所谈之事,不涉机密,所以都没有像陈平安和李宝瓶这般始终心声言语。

    能够被家族长辈、山上祖师带来簇,身份肯定都不会简单,都是华族高门的杰出弟子,或是大宗门的祖师嫡传。

    如今在这,在路上遇到下五境修士,比起遇到上五境神仙,可要难多了。

    先前李宝瓶没有出现的时候,双方明显对陈平安都没什么兴趣,多半是将这个误没资格参加议事的钓客,当做了某位不算特别拔尖的世家子,或是某个离开祖师身边的宗门子弟了。

    通过那些不怕旁人偷听的闲谈,陈平安大致确定了双方身份。

    左手边,皑皑洲的密云谢氏,流霞洲的渝州丘氏,邵元王朝的仙霞朱氏。主要是来自这三个家族,都是膏腴世爵的千年豪阀。

    比如那谢氏,除了世代簪缨,其实也很有钱,只是因为有个富甲下的刘氏,才显得不那么瞩目。

    记得宋雨烧老前辈过,他这辈子的遗憾之一,就是没去过流霞洲的渝州,因为听那边的火锅,下第一。

    不过宋老前辈却又,没去过也好,真去过了渝州,万一回了家乡,再吃任何火锅都没个滋味,岂不是糟心。那就干脆不去渝州了,留个念想。

    所以陈平安对渝州这个地方,印象尤其深刻。

    这些出身名门的年轻男女,摆了长条矮几,放满了灵气盎然的仙家瓜果,地上铺了凉席,有侍女帮着架炉煮茶,还有贵公子斜卧持杯,喝酒吟诵诗篇的,反正什么事情都做,就是没想着好好钓鱼。

    右手边,有那眉山剑宗的女子剑修,看样子她不会超过百岁,是位气象不俗的金丹剑修。

    据山门有那龙须云的异象,垂若瀑布似龙须。还有一座倒碧峰,矗立在湖泊旁,山色倒映水中,竟是真相在水、虚幻在岸的神仙道场,十分奇异。登山如入水,修士眼中所见,亦是湖中景象。

    陈平安多看了她几眼。

    主要是这位女子剑修腰间,悬了一块巧玲珑的抄手砚,行书砚铭,篆刻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述剑诗。

    因为抄手砚,陈平安就想起了自己的弟子郭竹酒,郭竹酒好像是唯一一个能让裴钱吃瘪的同龄人,有多难得,去问问翩然峰白首就知道了。

    还有来自梅花庵的仙子,肩头趴着一只吐宝貂。这种家伙,不但是然的储钱罐,而且吃了钱,真能生钱,可遇不可求。

    梅花庵有那“万亩梅花作雪飞”的胜景。梅花庵的胭脂水粉,畅销浩然各洲,山上山下都很受欢迎。

    一位出身金甲洲北方大宗门荷花城的公子哥,师门所在城池,建造在一枝巨大荷叶之上。荷花三百年一开,每次花开百年,每逢荷花盛开,就是一座不惧剑仙飞剑的然护城大阵。传这株荷花,是道祖那座莲花洞之物,至于如何辗转流传到了荷花城,众纷纭,其中一个最玄妙的法,是道祖摘下荷花,不知为何,丢到了浩然下。

    另外一个相对比较可信的法,是大玄都观的孙老观主,在借剑给那位人间最得意之后,双方饮酒,大醉酩酊,远游浩然的老仙壤法通,拿出了一粒紫金莲花的种子,以杯中酒浇灌,转瞬之间,便有莲花出水,亭亭玉立,然后骤然花开,大如山岳。

    有个簪花的年轻人,喜欢斜眼看人,许多心思变化,都在嘴角那边的弧度上。

    听涿鹿宋氏所在王朝,从帝王公卿,到贩夫走卒,朝野上下都流行簪花一事。

    入山修行,登高之后,只要有心,就会越来越发现身边人物,不是见过的,就是听过的。

    有用吗?好像确实没太大的意义。因为绝多大多数人,都会就此擦肩而过,可能再不相见,就只是人生道路上的过客。就像那仙府遗址一别的武夫黄师,梅釉国旌州城外大山中的那只狸狐,石毫国那座狗rou铺子的少年,被陈平安发自肺腑敬称一声“大侠”的孙登先。

    没用吗?却也未必。可能众缺中,就隐藏着一位位类似阳关道上的宋兰樵,羊肠路上、愿意让道也能各走一边的刘志茂,或是独木桥只许一人通过的马苦玄。

    或是只因为陈平安的出现,夜航船上的老夫子王元章,与那桐叶宗宗主的剑仙傅灵清,已是生死有别的双方,依旧能够好似遥遥相见。

    至于先前那个远远见到自己,不打声招呼掉头就走的酡颜夫人,陈平安也就只当浑然不知了。

    挺好的,因为酡颜夫人身边,好像还跟着一位百花福地出身的少女花神。不然见了面,还能如何,聊今儿气不错,饭吃过没?

    等到李宝瓶出现后。

    两边就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一位趺坐蒲团、凝神吐纳的谢氏客卿,是位玉璞境的老剑仙,先前当老人见过了那个红衣女子,就忍不住感叹道:“好个修道胚子,日丽中,云霞四护,玉质金相,心神合一,与道近矣。”

    老人这番言语,没有使用心声。

    一位丘氏俊彦,犹豫道:“好像是那个山崖书院的李宝瓶。”

    因为李宝瓶与元雱有过一场争辩,加上宝瓶洲山崖书院的儒生,在礼记学宫那边,确实比较扎眼。

    一位体态丰腴的年轻女子,随便瞥了眼那个正在滑稽拽鱼的青衫男子,微笑道:“既然被她称呼为师叔,是宝瓶洲人氏,山崖书院的某位君子贤人?不然云林姜氏,可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