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九章 递剑接剑与问剑 (第4/6页)
拂尘放回书案上,转头笑道:“不行,这是与殿下朝夕相处的心爱之物,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虽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可那圣贤书还是翻过几本的。” 拂尘只是山下寻常物,已经碎去的木柄是如此,麈尾丝线也是,此物虽然不名贵,可到底是那位观主的心头好。 刘茂冷笑道:“陈剑仙过谦了,很读书人,当得起府尹大饶“先生”称呼。” 陈平安开始抬起手,轻轻拂过那些书籍,从一本本书籍当中随意炼字,同时道:“倒是要感谢文庙,禁绝山水邸报五年。不然如今我这名声,算是彻底烂大街了。” 刘茂皱眉不已,道:“陈剑仙今了好多个笑话。” 陈平安缓缓而行,一个个文字被炼化撷取,又迅速消散空中,随口问道:“当年是不是过,下一次见面,要你装作认不得我?” 刘茂摇头道:“忘了。” “可能我记错了,是与刘琮的。” 陈平安点点头,又问道:“你还没有想明白,为何我会故意带上姚仙之?” 刘茂笑道:“怎么,以陈剑仙与大泉姚氏的关系,还需要避嫌?” 陈平安打了个响指,地隔绝,屋内瞬间变成一座无法之地。 刘茂大为错愕,但是刹那之间,出现了瞬间的失神。 因为屋内,出现了一位位青衫背剑客,神色各异,站在不同位置,众人异口同声,却是另外一个男子的嗓音,道:“刘茂,你真是个扶不起的废物,早知道当时就该选择高适真。如果我是陈平安,或者陈平安的耐心不这么好,随意翻检你的魂魄神魂,跟翻书一样,那么你这会儿其实已经死了。” 刘茂欲言又止,只是瞬间就回过神,猛然起身,又颓然落座。 总算得到了答案。 陈平安收起一把笼中雀,微笑道:“斐然兄真是个狗日的,半点不讲兄弟情谊和江湖道义。” 刘茂开始闭目养神,束手待保 他确实有一份证据,但是不全。当年斐然在销声匿迹之前,确实来黄花观悄悄找过刘茂一次。 至于所谓的证据,是真是假,刘茂至今不敢确定。反正在外人看来,只会是铁证如山。 刘茂突然睁开眼睛,“真相如何,你猜得到?” 陈平安脚尖一点,坐在书案上,先转身弯腰,重新点燃那盏灯火,然后双手笼袖,笑眯眯道:“差不多可以猜个七七八八。只是少了几个关键。你看,不定能活。” 刘茂突然笑了起来,啧啧称奇道:“你当真不是斐然?你们俩实在是太像了。越确定你们不是同一个人,我反而越觉得你们是一个人。” 陈平安微笑道:“咱们今夜没少聊闲话,可以几句正经话了,殿下赶紧自救。” 刘茂却站起身,好像如释重负,大笑道:“我如果完完全全听从斐然的安排,只要万一蛮荒下打输了,重新丢掉了桐叶洲,我就该立即涉险逃离蜃景城,那么只要被我赶到那座重建的大伏书院,今谁是阶下囚,就真不好了。可惜我胆子太,过于惜命了,修晾,反而怕死,如果是当年刚被囚禁那会儿,我会毫不犹豫就去赌命的,赌输了,无非丢了一条烂命而已,赌赢了,就可以为刘氏夺回这份江山家业。” 陈平安耐心极好,缓缓道:“你有没有想过,如今我才是这个世上,最希望龙洲道人好好活着的那个人?” 刘茂点头道:“所以我才敢站起身,与剑仙陈平安言语。” 陈平安一脸无奈,“最烦你们这些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比较累。” 刘茂一言不发,笑望向这位陈剑仙。 陈平安伸出一只手掌,示意刘茂可以畅所欲言了。 刘茂重新落座。 事已至此,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开始将斐然的谋划娓娓道来,刘茂得极多,极其详细。不是刘茂故意如此,而是斐然甚至帮这位龙洲道人想好了大大,数十个细节,光是如何安置某些“念头”,搁放在何处,防止某位上五境仙人或是书院圣贤的“问心”,而且斐然明确告诉刘茂,一旦被术法神通强邪开山”,刘茂就死。听得陈平安大开眼界。 陈平安一直竖耳聆听,只是插嘴一句,“刘茂,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比如中土文庙那边,其实根本不会怀疑我。” 不等刘茂话,陈平安就又道:“但这正是斐然的厉害之处。不着急,先等你完,我再告诉你真相,反正在算计人心一事上,咱们这位斐然大剑仙,确实比你高了好几个境界。” 刘茂继续先前的话题,大致上,是大泉皇后姚近之,联手藩王刘琮,派遣申国公高适真,负责暗中串联近在咫尺的照屏峰妖族剑仙,癸酉帐斐然,再勾结驻扎南齐京城的戊子军帐,在桃叶渡达成盟约,两件契约信物,一方是大泉刘氏的传国玉玺,一方是文海周密的藏书印。 而持印者,桃叶渡泛舟独行的青衫剑客,姓陈名平安,早在二十年前,此人就已经开始秘密铺垫这场谋划。 身为姚氏家主的兵部尚书姚镇,不惜用十六万大泉刘氏精锐骑军、三十一万地方驻军的阵亡战死,暂时为家族赢得军心民心,作为姚近之称帝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回报,此举会成为姚氏篡位的踏脚石,要以一座完好无损的蜃景城,作为文海周密关门弟子周清高的观道之地,同时让蜃景城成为蛮荒下设置在桐叶洲的陪都之一。 陈平安点头称赞道:“真要给你办成了,老子就要一裤裆黄泥巴了。好个斐然兄,亏得我当年对他那么客气,就这么想要与我重逢啊。” 中土文庙为一个出身文圣一脉的年轻人,专门昭告下,解释澄清?只管解释去。 文圣一脉从先生到弟子,不是一个个孑然一身却能够力挽倾吗?亚圣一脉在战事中,以南婆娑洲醇儒陈淳安为首,却是毁誉参半,所以各大书院各大王朝,不是要恢复文圣的文庙神位,位置还要高过亚圣吗?不是要将事功学问遍及下吗?敢吗?只要是个有心人,难道不都会难免多想几分?退一万步,勘验真相,比起看热闹起哄,哪个更轻松?尤其是陈平安,以后的每个动作,都会是引人侧目的一种风吹草动。更别提建立宗门,尤其是下宗选址桐叶洲了。 所以对于陈平安来,这笔买卖,就只有亏多亏少的差别了。 而此举,最大的人心鬼蜮,在于哪怕先生无所谓,师兄左右无所谓,三师兄刘十六也无所谓。 可最有所谓的,恰恰是最希望文圣一脉能够开枝散叶的陈平安。而一旦陈平安有所谓,或者为之有所为,就会对整个文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到先生和师兄,下到整座落魄山,霁色峰祖师堂所有人。 甚至这还会牵扯到浩然下与第五座下的飞升城,更会重新扯起一场暗流涌动的三四之争。 总之这桩可有可无的买卖,斐然什么都没亏,隐官大人万一真能够活着返回浩然下,到时候亏多亏少,好像全看陈平安的运气和造化了。 所以这场“问剑”,早已重返蛮荒下的斐然,肯定不会输。 陈平安突然问道:“当年桃叶渡,除了刘琮和高适真,就没有大泉王朝的外人了?” 刘茂摇摇头,忍不住笑了起来,“就算有,斐然也不会告诉你吧。” 陈平安点头道:“有道理。” 刘茂道:“至于什么藏书印,传国玉玺,我并不清楚如今藏在何处。” 陈平安双脚落地,藏书印?斐然你一个练剑的,如此附庸风雅,莫不是又学自己? 陈平安重新走到书架那边,先前随便炼字,也无收获。不过陈平安当下有些犹豫,先前那几本《鹖冠子》,总计十多篇,书籍内容陈平安早就烂熟于心,除了度量篇,尤其对那泰鸿第十篇,言及“地人事,三者复一”,陈平安在剑气长城曾经反复背诵,因为其宗旨,与中土神洲的阴阳家陆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