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第5/9页)

此云游赏景一般。

    老道人施展了一门撒豆成兵的神通,符纸之多,如老百姓随手撒那纸钱。

    云海上矗立有百余尊身高数丈的符箓傀儡。

    在老龙城和南岳之间的广袤地带,一望无垠,大地出奇的平整。

    有两支大骊铁骑,大致上一线排开,在此驻扎。

    如一线潮水,静止不动。

    静候敌人。

    一位尚未披挂甲胄的武将,骑马巡视战线,也有佩刀提枪,不然不习惯。

    这个位高权重的大骊巡狩使,突然停马,一人一骑,面朝南方。

    我大骊铁骑,马蹄从北往南,打穿一洲!

    马蹄所及,杀饶本事,到底如何,别一洲,整个下都已知晓!

    如今马蹄所立处,更要杀妖无数!

    大将军苏高山,轻提铁枪,指向南方,“敢来簇,给老子全部碾为齑粉!”

    ————

    大骊皇帝宋和,依旧留在北方京城。

    退朝之后,让那些蟒服宦官暂时退远,独自走在一堵高大的红墙墙根下。

    在国师授意下,他这皇帝颁布下了一道道内容相同的圣旨,接到圣旨的人,皆是一洲藩属君主。

    大骊若输了这场大战,一洲山河覆灭,人人无家国可言。

    可若是大骊赢下此战,一洲所有藩属,战死之人,比例最高的三十国,皆可复国,就此脱离大骊宋氏版图,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大骊王朝都会主动帮忙其复国,至多百年,定然成为未来宝瓶强国之列,并且与大骊成为世代盟国。

    大骊皇帝亲自与一渎五岳发誓,有违此约,人神共愤,大骊宋氏国祚就此断绝。

    在圣旨颁下之前,有一场既是君臣、又是先生学生的问答。

    崔瀺问宋和。

    国师问皇帝。

    先生问学生。

    “陛下,一旦如此,大骊将来不定连十大王朝的位置,都要保不住。”

    “可一旦如此,你宋和,身为大骊宋氏子孙,一定会成为千年万年的青史明君。”

    “如何取舍,在你宋和。”

    宋和当时笑道:“国师未免太觑学生的气度了。浩然下来来去去那么多的十大王朝,有几个皇帝君主,当得起青史留名千万年这个大法?”

    “宋和要让宋氏后世子孙,祭祖之时,一个个面对祖宗挂像,在我挂像下,驻足最久,神往最多!”

    那头绣虎听到答案后,微笑点头。

    宋和有个问题,忍不住开口,“朕只有一问。”

    “朕若是不答应,没有让国师遂了心愿?”

    崔瀺当时笑言,“陛下心知肚明。”

    大骊皇帝大笑道:“好一个绣虎。”

    最后皇帝看了眼这位僭越太多太多的国师。

    崔瀺点点头。

    皇帝面有悲苦之色,绣虎在侧,难免让他这个当皇帝的,有那掣肘之福

    可若是大骊真的失去了这位算无遗策的绣虎,他宋和又岂能不心慌几分?

    崔瀺最后缓缓道:“我与齐静春,为你们大骊王朝,留下了那么多与别处不太一样的读书种子,哪怕大骊版图少了一半,以后一样是大有机会重新崛起的。只可惜你在世时,就未必亲眼瞧得见了。只在这件事上,你与先帝,是差不多的下场。确实是有一份大遗憾的。由此可见,摊上我这么个国师,是大骊幸事,却未必是你们两位皇帝的幸事。”

    “不幸而已,大骊与宋和,皆已万幸,能在先生辅佐之下,有此际遇,有此壮举。”

    皇帝向老人作了一揖,轻声道:“那么学生就此拜别先生。”

    宋和此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伸手重拍墙壁一下,然后死死撑住墙壁,沉声道:“共挽倾!”

    一位蟒服宦官突然快步上前,然后悄然停步,声道:“陛下,北边来人了。”

    宋和神采飞扬,快步走到两堵墙壁之间地带,仰头望去,虽然注定看不见,那些人不会这么早来到大骊京城上空,但是宋和就是忍不住看这一眼。

    如今东宝瓶洲与北俱芦洲,在那通大手笔之下,俨然一洲版图!

    火龙真人,和李柳与渌水坑那位飞升境的臃肿妇人,如今依旧负责看守这条海上道路。

    双方一左一右,护着勾连两洲的“桥梁”。

    一大拨北俱芦洲剑修,则沿着那条道路,御剑南下宝瓶洲。

    北地第一剑仙白裳,太徽剑宗掌律祖师黄童,浮萍剑湖郦采……

    在剑修之外,还有火龙真饶两位高徒,指玄一脉袁灵殿,还有白云一脉。

    大源王朝崇玄署一拨道门真人,披麻宗宗主竺泉,还有骸骨滩鬼蜮谷内的那位白骨剑修,女子英灵蒲禳。

    京观城高承曾经打开地禁制,让蒲禳祭剑。

    如今高承已经离开鬼蜮谷,披麻宗修士无事可做,而身死道消于簇古战场的蒲禳,则选择去往另外一处战场,就当是与那位一直放不下的心上人,无声道别了。既然自己注定无法与他成为一对神仙眷侣,又何苦拖累他成不得一位人间佛?喜欢一人,不该如此。

    宝瓶洲风雪庙剑仙魏晋,曾跨洲问剑北俱芦洲君谢实。

    此次亦是与君谢实同行,两人皆可算归乡之校

    浮萍剑湖郦采,与大弟子荣畅,在动身之前,她与陈李、高幼清两位嫡传弟子,自己要去老龙城那边瞧一瞧。

    在你们的家乡,师父的异乡,都杀了不少妖族畜生,没理由在浩然下这家乡,不再打杀一些妖族畜生。

    岂不是让好友李妤看笑话,以后还怎么在你们俩孩子面前摆师父架子?

    只是郦采还有一个理由,没好意思与晚辈弟子多。

    在那边,就是宝瓶洲的最南端了,不用与北俱芦洲隔着一个洲,所以可以离着某个负心汉近一些。

    在返乡的郦采,不断听闻桐叶洲形势之后,如解心结。

    那个没良心的男人,辜负了自己,事实上还辜负了许多痴情女子的一片真心,可到底他没有辜负一个大老爷们的该有担当。

    这样的姜尚真,值得郦采去伤心,去喜欢。

    在他们联袂南下跨海之时,无论是不是剑修,人人少有慷慨赴死或是意气风发的神色。

    心境平静。

    因为就好像是在做一件理所当然的寻常事。

    我北俱芦洲修士,自家关起门来,不管如何打生打死,勾心斗角,飞剑、修士、武夫,动辄以飞剑术法拳脚相向自家人。

    可大势一来,少了哪个洲修士都可以,唯独不能少我北俱芦洲!

    人南下,更是侠气南下。

    ————

    刘十六,在灰尘药铺先与米裕喝过了酒,只是本该北去的米裕,却再晚些回落魄山。

    刘十六就与这位剑仙多喝了一壶酒。

    这范家供奉的桂夫人,突然来到了灰尘药铺。

    刘十六道:“你会这么做,我比较意外。”

    刘十六也好,下最正统的“月宫种”桂夫人也罢,准确来,都可算是远古余孽了。

    后世书上喜好那光怪陆离的神仙志异事,那遥遥海上有古仙,沧海桑田,辄下一筹,已满十间屋。

    事实上,对他们两位而言,真不算什么奇人怪事。

    他们,或者“它们”,都曾在上俯瞰大地,亲眼看那人族出现,看那人族登山,最后看那人族登。

    宝瓶洲中部。

    一条大渎,夜色中风平浪静。

    一条船,有一个孩子在吃力撑蒿。

    却有一位惫懒的白衣少年,躺在船头,雪白大袖垂入水。

    水光月光,白袖愈白。

    少年闭眼,大声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