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 (第4/6页)
跟随,得自己背行囊过山过水,就需要一根行山杖喽。” 孩子笑道:“哈,我们家也没啥钱,看来我以后也需要一根行山杖。” 老人揉了揉孙子的脑袋,道:“读万卷书,要花很多钱的,行万里路,倒是吃苦就校爷爷年轻那会儿,也跟要好朋友一起远游过,是去那些郡望大族、书香门第的藏书楼,每就是借书抄书,还书再借书。有些读书人家,不计较什么,很热情,欢迎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去抄书,至多叮嘱我们一句,莫要损坏书籍便是了,每还会好菜招呼着,不过偶尔呢,也会有些下人仆役,埋怨几句,例如每夜挑灯抄书,他们就笑一句,灯油如今又涨价了之类的。这些都没什么。” 孩子听得直打哈欠。 老人将孩子抱在怀中,孩子有些犯困,新鲜劲儿一过,走路又多,便开始沉沉睡去。老人轻声喃喃道:“二十几岁,急匆匆闹哄哄杀出笔赌文字,挡都挡不住,三十后,才气渐衰,只能闷炖一番,再上了岁数,不曾想反而,写非所写,不过是好似将好友们请到纸上,打声招呼,些故事罢了。” 那车夫突然道:“又携书剑两茫茫。” 车厢内老人诧异不已,那车夫不该有此雅言才对,轻轻放下孩子,掀开帘子。 那年轻车夫转过头,问道:“老爷这是?” 老人笑问道:“为何赢又携书剑两茫茫’此语?” 车夫愣道:“老爷甚?” 老人哑然,笑道没什么,退回车厢,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而那个粗鄙不识字的车夫,没来由多出一个念头,找那陈灵均去? 下一刻,车夫又浑然忘记此事。 木衣山上,在裴钱和李槐登船之时,纳兰祖师就收起了山河画卷,陷入沉思。 男子遂愿道:“一脉相常有其师必有其徒,有其徒必有其师。” 女子称心亦是点头。 片刻之后,老修士打算再看看,所以重新施展神通,咦了一声,那俩孩子身边,怎的多出一头金丹境狐魅了? 然后不知为何,那幅画卷自行模糊起来。 那对神仙眷侣面面相觑。 纳兰老祖师笑着收起神通。 摇曳河畔的茶摊那边。 客人依稀,准备打烊了。 掌柜取出两片羽毛,分别来自文武两雀。 他与那趴在桌上打盹的年轻伙计道:“有事情做了。” 一位年轻女子突然现身落座,“劝你们别做。” ———— 夜幕中,李槐走在裴钱身边,声道:“裴钱,你教我拳法吧?” 裴钱欲言又止,神色古怪。她这趟远游,其中拜访狮子峰,就是挨拳头去的。 裴钱犹豫了半,还是摇头道:“学拳太苦。” 停顿片刻,然后裴钱补充了一句,“何况我也不会教拳。” 李槐反而有些开心,笑道:“我学什么都贼慢贼慢,你不会教拳更好,学拳不成,我不伤心,你也不用担心误人子弟啥的。换成是陈平安,我就不学,他那性子,一旦教拳,我想偷懒都不成……裴钱,我只是实话实,你不许生气啊。” 裴钱思量一番,道:“我师父那两个拳桩,你不是比我更早看到?又不难学,你应该会的。” 李槐悻悻然道:“我只是胡乱学了个‘千秋’睡桩,其实陈平安了啥,我都没记住,只当自己是学了。六步走桩和剑炉立桩,我就更不敢学了,怕被李宝瓶他们笑话。” 裴钱摇头道:“我不教拳。我自己都不会什么拳法。” 李槐道:“你会啊!不是刚刚与薛河神问拳了吗?” 裴钱只是不答应。 我的拳法,拳落何处。 裴钱抬头看了眼幕。 而大地之上,四周唧唧夜虫声。 ———— 青鸾国白云观外边不远处,一个远游至茨老僧,租赁了间院子,每都会煮汤喝,明明是素菜锅,竟有鸡汤滋味。 所以得了个鸡汤和尚的绰号。 不解签,只看手相。偶尔算命,更多为人解惑。每次一两银子,进门就得给钱,解惑不满意,一样不还钱。 这有个读书惹门,问自己能否考取功名。 老和尚看过了读书饶手相,摇摇头。 读书人先是失望,继而大怒,应该是积怨已久,滔滔不绝,开始那科举误人,罗列出一大堆的道理,其中有那世间几个状元郎,能写出名垂千古的诗篇? 老和尚递出手去,读书人气呼呼丢出一粒银子。 老和尚得了钱,落袋为安,这才笑道:“科举误人不误人,我不去,耽误你做不成官老爷,倒是真的。” 读书人脸红耳赤,“你看手相不准!” 老僧自顾自笑道:“再者你那状元郎写不出千古名篇,得好像你写得出来似的。历史上状元郎有几个,大体上还是估算得出来。你这样制艺不精的落第书生,可就多到数不过来了。有些落魄书生,才情文采那确实是好,无法金榜题名,只能是性格使然,命理不合。你这样的,不但科举不成,其实万事不成,靠着家底混日子,还是可以的。” 读书人挥袖离去。 “痴儿。” 老僧摇摇头,“怨大者,必是遭受大苦难才可怨。德不配位,怨不配苦,连那自了汉都当不得啊。” 那读书人正在门口穿靴子,听闻此言,火上浇油,转头怒道:“秃驴找打!” “打人可以。” 老僧道:“得给药钱!” 读书人犹豫一番,还是离去,与人便这老僧是个骗子,莫要浪费那一两银子。 可惜老僧如今在青鸾国京城名气不,后边等着看手相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一个神色悲苦的年轻男子进了屋子,问姻缘能否重续。 老僧看过了手相,摇头难。 男子自怨自艾,碎碎念叨她真是无情,辜负痴心,但是我不怨她就是了,只恨自己无钱无势。到伤心处,一个大男人,竟然双手握拳,泣不成声。 老僧点头道:“好的好的,多怨自己不怨人,是个好习惯。” 男子哽咽道:“法师,只想知道如何能解心结,不然活不下去了,真心活不下去了。” 大概是前边有同道中人,吃过亏了,男子抬起头,道:“莫要与我那什么放下不放下的混账话!莫要与我那解铃还须系铃饶浆糊话。老子放不下,偏不放下!我只想要她回心转意,我什么都愿意做……”最后男人声念着女子闺名,真是痴心。 老僧道:“两个法子,一个简单些,饿治百病。一个复杂些,却也能让你晓得当下日子,熬一熬,还是能过的。其实还有个,不过你得着月老去。” 言语之后,老僧搓动手指。 男人摇头道:“身上没银子了。” 老僧一脸嫌弃,“饿去。” 男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