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移动的提款机 (第2/2页)
切不一定是为了大明朝,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命,为了我以后能在朝堂上有面子,所以在我看来,做任何的奖赏都是有必要的。” 张延龄的话音落。 王守仁苦笑了一下。 别人都是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尚,为的是彰显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张延龄…… 鼓舞了军心,还能说这么直白的大实话,也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老王啊,战略方面我还是不太懂,所以需要你来帮我调度,光是把话说满,最后因为调度无方而大败,等于个屁!” 张延龄目光望着王守仁。 王守仁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老王”这个称呼很亲切,听起来也是那么顺耳。 王守仁道:“鞑靼人所用的方略,就是分兵袭扰,其实他们也并未做好决战的准备,他们也料定城塞内的明军不敢出城迎战,所以分兵方面比较零散,只要我们一队能安排到二百人左右,就能保证优势兵力,尤其还有神机营的存在,正面遭遇战我们并不怵……” 张延龄点头道:“有道理。” 王守仁继续道:“换做平时,遭遇战中,一方必定撤退,但有建昌伯您之前那番鼓舞军心的话……我军将士能守住阵地,那败退的必然是鞑子!” “说得好!” 张延龄一副“我就是不懂但我虚心受教”的态度道:“从现在开始,就由老王你安排所有的出兵细节,步骑如何搭配,一军安排多少兵员,从哪里走从哪里回,出去之前跟他们安排好,最好出去巡查两个时辰之内就能回来,补给之后继续应战!” 王守仁突然一怔。 本来他以为张延龄真不懂军事。 但听了张延龄的话,他才知道,原来张延龄也不是门外汉,在出兵方面也是有全盘计划的,哪怕没有他王守仁,张延龄也绝对能把出战的事安排好。 “在下领命!” 王守仁恭敬抱拳道。 …… …… 一场夜战开启了。 谁都不知这场战事是怎么打起来的。 甚至连鞑靼人都很懵逼。 我们没去攻打虎峪口,没有围困任何的卫城、县城,我们只是在旷野之处劫掠了一番,怎么大明朝的军队就好像疯子一样从城塞内杀出来跟我们玩硬碰硬的遭遇战? 野外作战…… 大明军队骑兵还不多,以步兵为主,居然就敢小股出击,这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当夜战一开始。 鞑靼有小股的骑兵发现明朝军队,自然好像发现宝藏一样,迎着就冲上去。 他们以经验主义来判断,可能是遇到明朝巡逻的队伍,或是有城塞内的兵马要突围。 眼下只要杀过去,就能兵不血刃杀得明朝军队哇哇叫,只需要挥舞着马刀追击就行了。 结果…… 理想很丰满。 果真是很丰满。 但现实…… “呼!” “杀呀!” 鞑靼人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 在第一次遭遇时,发现明朝军队后,明朝军队先是主动停下来原地设置小的障碍,准备阵地战。 随即在一轮轮的冲锋之下,有火器声传来。 西北边军的火器普遍年久失修,发**度非常之差,加上射击距离近,鞑靼人也知道只要不靠近城墙,就不用担心这玩意。 但这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就是很多鞑靼士兵没有攻打大明城塞的经验,没见过高精度的火铳。 再加上他们信心满满,以为一轮冲锋就能解决问题,使得他们落进陷阱都不知。 “阿拉……” 当鞑靼骑兵冲进大明士兵的防御阵地时,就算有火器攻击,他们还是轻松杀进去,左杀右砍,每个人都有收获。 就当他们以为明军阵地被冲散,马上就是自己所擅长的追击战时。 突然发现明朝人就算看到同伴倒下,居然也没有一个逃走的。 “干你娘的!” “老子跟你拼了!” “一个人头二十引……” “死了也有十引!” “老子刚娶的婆娘,可不能跟了别人!” “老子还有俩meimei,还有闺女呢!想当老子的女婿?下辈子吧!” …… 鞑靼人自然也听不懂这群大明士兵在喊什么。 只觉得他们简直不可理喻。 有的明军士兵被砍掉一个胳膊,居然还敢往前冲,用另外一只手抓着刀往马蹄子上砍。 “砍倒一个了!” “哈哈,二十引!” “日他娘的,看老子的!” “下刀子!下刀子!” “老子的枪呢?” “哇呀,脑袋掉了……” 一个小营地里,乱成一团。 如同绞rou机一样。 先是明朝士兵接连倒下,随后倒霉的就是进退不得的鞑靼人。 鞑靼人也都第一次见识到不要命的打法。 他们真的没法理解这群明朝士兵。 “有人来了!” “艹他娘的,肯定是知道我们这里有战事,来抢功劳的!” “赶紧的,一个不留!” “杀呀!” 援军不是鞑靼人,而是城内接连涌出的明军队伍。 当战事一方不怕死的时候,人家人数还多,不管战斗力是不是弱鸡,一个个都不畏死,那战略优势必定往这一方倾斜。 鞑靼人也明白到这一点。 这群人怎么打都打不完,单兵作战能力跟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但就是死了一个再来一群…… 不带这么玩的。 现在明军的援军又到了,我们不跑,还能怎办? “杀呀!” 鞑靼人别的听不懂,但“杀”字还是明白的。 这群明朝人都疯了!! 你们疯,我们不能疯。 打不过还是跑吧。 反正我们的战马更加精良,你们还能追上我们不成? “鞑子想跑!?” “他奶奶个腿的,追追追追……跑了拿什么换二十引?” “用石头砸!” “砰!” “老子的长矛呢?靠!你膀子呢?”…… 明朝士兵简直是把鞑子当成了移动的提款机。 眼见提款机要跑,这还行的? 就算是豁上去命不要,也要把提款机留下。 “弄死你们这群龟孙!” …… 战场局势彻底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