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文森特_第七章 偷梁换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偷梁换柱 (第2/5页)


    周君打断了双方的争论,手稿中的情节和戴菲林的案子十分相似,而且人物的名字完全相同,作为附加题,周君还是决定公布一下答案。

    “凶手是年长的保洁,应该说是伪装成年长保洁的凶手,真正的保洁员在次日进入隔壁单元打扫卫生时被事先藏在那里的凶手袭击并藏在了保洁推车里,然后凶手伪装成保洁的样子正大光明的走了出来,因为当天当班的只有一人,所以凶手没有办法撤离,必须一直伪装到交班。”

    “可是说不通啊,我们没有看到凶手进房间啊,他怎么做到事现藏在房间里呢,这样说那个年轻的保洁员不是才应该有最大的嫌疑吗,毕竟在死者入住前她是唯一一个进入房间的人?”小王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自始自终,进入房间的人都是凶手,真正的梦瑶一直都在那个大箱子里,死者体内发现大量安眠药的成分就是最好的证据。凶手伪装成死者的模样入住酒店,然后在出去就餐的这段时间里调查保洁员的排班状况和明天当班的保洁员外貌特征,在凌晨杀掉死者后通过监控拍不到的设备平台溜到隔壁房间,然后在第二天伪装成保洁模样离开。”

    “和戴菲林这起案子好像,只是手稿里的神探变成了现实中的被害者。”方紫说道。

    “没什么像不像的,这完全就是凶手为了误导我们而设置的障碍,这种事在当今社会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入住时凶手根本通不过酒店的人脸识别系统。”

    众人纷纷点头,除了小王。

    “死者戴菲林,临杭市人,45岁,《重置》杂志社责任编辑。”方紫开始讲解死者情况。

    “责任编辑?”周君对这个职业非常陌生。

    “简单来说就是负责稿件的初审和加工。”

    “手稿不会是她的杰作吧。”

    “你说的没错,这正是她自己发表在杂志上的推理小说,这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系列的名称叫《神探菲林》。”

    “用自己的名字当主角,还真是挺恶趣味的。”

    “好了,请别打断我发言。”

    “抱歉。”周君赶紧闭嘴。

    “死者的头部和手掌被切了下来,和易天祥的一样,手法非常专业,使用的缝合线和手术刀也相同。后脑勺受到过重击,看伤口应该是榔头之类的钝器,死亡时间3天前,尸体表面同样经过简单的防腐处理。”

    随着一张张幻灯片出现,小王又忍不住站了起来,犹豫了一会后跑了出去。

    “玩偶的标牌被剪掉了,找不到生产厂家,从所剩的部位来看应该是一只小熊玩偶,高度在8厘米左右,比易天祥案的玩偶要小很多。发现尸体的公共卫生间因为处在批发市场附近,所以人流量很大,入口处有监控,除了女厕所入口处有隔断的那一部分外,其余都处在监控范围内。男女厕所之间完全隔断,但是后方监控盲区的位置分别设有窗户,如果从窗户跳出,再从另一扇窗户进入的话可以不被监控拍摄到。”

    “但是要离开卫生间的话无论如何都要经过监控对吗?”提问的是老郭,看来他已经发现问题所在了。

    “没错,正是如此。”

    “那不是和手稿里的这个故事一模一样。”

    “让我们先暂时忘掉这个故事,它会误导我们。”这正是周君最担心的事。

    “死者什么时候失踪的,家里情况如何,通话记录查过了吗?”

    “2天前,下城分局接到过死者丈夫的失踪人员报警,监控显示死者3天前下班后离开公司,并独自驾车前往奥村,随后行动轨迹消失。死者的家庭成员包括丈夫和母亲,没有孩子。通话记录运营商这里已经调出来了,很不幸,她的职业也决定了每日打电话的次数非常庞大,失踪当天的通信号码多达80个,而且遍布全国各地。”

    “有没有和易天祥共同的通话人,凶手肯定是这两个人共同的熟人。”

    “通话记录中没有共同的号码,至于共同的好友就需要你们调查了。”方紫摊了摊手说道。

    “好的,时间紧迫,老郭小姜你们去奥村追车辆的这条线,现在有两辆车的轨迹,应该会有收获,小王联系一下戴菲林所在的公司,我们现在过去调查一下她的人事关系。”

    周君正准备出门,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到了办公室,找来了警员小宋。

    “辛苦一下,联系各个分局,让他们把近期报失踪的人员名单整理一下发过来。”

    周君的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起连环凶杀案并没有到此结束。

    7月27日临杭市

    《重置》杂志社内,每个人都在忙着手头的工作,相当宽阔的办工桌上摆满了各种文稿,周君不禁感慨文字工作者的巨大工作量。

    杂志社的社长和主编已经等候多时,他们在接到警方的电话后便一直在公司等候。

    “案子的情况你们有所了解吧,为了节约时间,这里我就不再叙述了。”周君开门见山道。

    “我们都知道了,没想到这种事竟然发生在我们的员工身上。”

    主编是一个50岁左右的小个子男人,看来是由他负责说明情况,社长监督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戴菲林的交际网你们熟悉吗,有什么仇人?”

    “菲林在公司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平时为人一直都挺和善的,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吧,在公司是称职的好员工在家是贤妻良。。。。。。”主编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闭嘴。

    “她有孩子?”

    “流产了,这个一直是她的心结,请了好长一段时间假,公司本着人文精神,期间一直给予广怀,并保留岗位。”

    “她家的事你们也清楚?”

    “清楚,她丈夫人挺好的,加班晚了都是他来接的,住院的那段时间也都是她丈夫陪在身边,我们都看在眼里的。”

    “他们有贷款吗,比如买房买车什么的?”

    “啊,为什么问这个?”

    “我想你们应该知道,上一起案子的死者是贷款经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请回忆一下,戴菲林有没有贷过款。”

    “贷款肯定有的,去年他们家买了新房换了新车,应该带了款吧,不过不贷款问题也不大,毕竟戴菲林现在收入不菲。”

    “哦,当责任编辑收入很高吗?”

    “不高不低吧,她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版权,戴菲林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