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大战老鹰嘴 (第1/1页)
有一天,无为子带上朱永才,到一个山坡上采药。 忽听得山下大声喧哗,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喊:“抢人啦,胡老爷家抢人啦!” 二人忙下山观看。 只见几个人抱起一个小女孩在前面跑,那女孩拼命挣扎,哭喊着叫爹娘。后面一男一女拿起砍柴刀拼命追赶。看得出来,那一男一女是那女孩的父母。 在抢人的那几个人中,一个驼背中年人突然停下脚步。 向后掷出两把飞刀,正中那一男一女胸口,两个可怜人立时倒在血泊中。 无为子和朱永才望见,怒不可遏。无为子纵身飞跳到驼子跟前,二指在他头上一点,正中百会xue。驼子眼前发黑,立即晕倒地上,口鼻流出鲜血,不多时咽了气。 朱永才冲上去,一阵旋风腿,把其余几人踢倒在地。 那女孩在地上哭喊mama。朱永才上去抱起小女孩,送回到那一男一女身边时,发现这二人早已断了气。 无为子见小女孩的父母已死,便和朱永才找个土坑将她父母埋了,把小女孩带回老君堂。 朱永才给小女孩洗了脸,换上干净衣服,到厨房里找了些零食给她吃了,带出来和大家见面。只见她头上披着两条小辫子,白皙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秀丽的大眼睛,正怯生生地望着大家。 无为子问小女孩:“小女娃,你姓什么啊,叫什么名字,多大啦?” 女孩道:“我姓许,他们叫我嫦娥,今年九岁了。” 朱永才向女孩做个鬼脸,插嘴道:“我比你大六岁。” 无为子道:“哦,小嫦娥,你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抢走你呀?” 许嫦娥用手挠挠头。想了一想,流泪说道: “听mama说,我们家欠了胡老爷家的田租,胡家来逼了几次债,家里还不起。” “他们今天派人来抢我去胡家,说要给那个驼子做什么童养媳。我爹娘不肯,他们就抢走我。爹娘拿起刀追赶,结果被那驼子杀了。” “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了,家里只有爹娘和我三个人。” “那你以后就跟着我们,老君堂就是你的家。叫我伯伯吧,我要永才哥哥每天带你玩,好吗?” “好呀,我有伯伯和哥哥啰!”嫦娥马上高兴起来了。 那天,小嫦娥早上起床后,突然哭得很厉害。 朱永才将她抱起来,问道:“嫦娥meimei,你为什么哭呀?” 小嫦娥抽泣道:“我想爸爸mama了,永才哥哥,你带我去看爸爸mama吧!” 朱永才带嫦娥一起去见伯伯,说明来意。伯伯想了想同意了,但叮嘱永才路上要小心,别贪玩。 朱永才一手提着小龙,一手牵着嫦娥,出老君堂后门,绕过几个山坡,找到了嫦娥父母的坟墓。二人先在坟上添些土,朱永才在附近摘了一大把山茶花插在坟前,然后点燃香蜡和纸钱,拜完坟后才回去。 老君殿前有颗古老的银杏树,株高约有十几丈。树顶上有个鸟窝,几只刚孵出的小鸟从窝边伸出头来嗷嗷直叫。 小嫦娥在树下看得出神。朱永才对嫦娥道:“喜欢小鸟吗?” “喜欢!” “我捉下来给你玩,好吗?” “好呀!”小嫦娥高兴得手舞脚蹈。 朱永才轻身一纵跃上树杈,抓起两只小鸟,然后轻轻跳下树来,把小鸟递给嫦娥。嫦娥拿起小鸟,跑进殿里兴奋地大声喊:“伯伯,伯伯,抓到两只小鸟啦!” 朱永才把抓住小鸟的经过说了一遍,二人满以为会得到表扬,结果却遭到伯伯的责骂,小永才和嫦娥委屈地哭了。 朱永才平常很听话,大家都喜欢他,今天是头一次遭到责骂。 无为子将朱永才和嫦娥叫到跟前,耐心给二人讲道理: “《道德经》讲里‘道法自然’,就是教育大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要效法自然。生命是天地造化的结果,来之不易。人是万物中的精灵,更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珍惜一切生命。” “小鸟刚刚孵化出来,没有自我生存能力。你把它拿下来玩耍,它离开了自己的爸爸mama,不久就会死去。你们这样做,不是害了小鸟的性命吗?” “哦,伯伯,永才懂了。” “伯伯,嫦娥知错了。” 朱永才知错即改,马上又小心翼翼地把两只小鸟送回到窝里。 此后,朱永才每天带着嫦娥,去抓些虫子、飞蛾,或挖些蚯蚓送到鸟窝里。 看到小鸟一天天长大,对着人喳喳叫,两个小朋友心里乐开了花。可是有一天,小鸟被它的爸爸mama带出鸟窝,在树枝上扑翅几下后飞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小嫦娥偷偷哭了两天。 朱永才每天练功,嫦娥站在一边看,时不时跟着模仿。 后来,嫦娥总是缠着永才哥,要跟他学武功。 朱永才被缠得实在烦了,就在山上找来一根树木,用刀削成两把木剑。给嫦娥一把木剑,自己用一把,每天和她对练。 小嫦娥学的可认真了,六个月后已掌握基本功和初浅的剑法。 后来,朱永才又教嫦娥学习了一些长拳和刀术知识。就这样,小嫦娥跟永才哥哥学了一年多基础功夫,木刀木剑也舞得像模像样。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传说这天王母娘娘要在泰山瑶池举办“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方圆数百里的信众,每年都要去赶“蟠桃会”,给王母娘娘庆寿。 那天,朱永才带嫦娥meimei去王母池道观看热闹。 边走边给她讲王母娘娘的故事:“王母娘娘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她是七仙女的mama。泰山东边的山脚下有个王母池,那是王母娘娘住的地方。” “永才哥,我要去王母池,看看王母娘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龙不听话,不知犯了什么天条,被王母娘娘囚禁在王母池里。” “后来小龙知道自己犯了错,就决心悔改。在池里既不兴风,也不作浪。终年蜷缩着它那细长身子,潜心修道。” “小龙真乖。”嫦娥道。 “有一年夏天,泰山脚下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白发老道士。晚上,他一个人带着一壶酒,一支箫,来到王母池边的石坪上,喝了一阵酒,又吹一阵箫。那箫声太美了,藏在水底的小龙听到后,跳出水面来,向老道士点头作揖。” “小龙真聪明!” “那道士拿起箫,在小龙头上点了一下,喊道‘功业已满,就此飞升’。突然,泰山上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那小龙腾空而起,飞上天去了。” “后来呢?” “后来?后来小龙飞回大海,到他爸爸mama身边了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