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三、初上武当 (第1/1页)
武当山,有着“天下道门一统”的殊荣,自然有其独到的灵气仙风。 那磅礴绵延的山脉,如盘踞潜伏的巨龙,坐落于距离清远县百里之遥的锦州府境内。 这里古木成林、奇花遍野,清泉幽谷也是数不胜数。 跟着紫阳道长,于伊建很顺利地便到达了武当山境内。 途中,余伊建也和紫阳道长聊起了道长那把能突然变大,成为悬天巨剑的“天玄剑”。这才知道,这世上的宝剑总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只是普通的铁剑。 这种铁剑,就算铸造、打制得再精良,剑锋再锋利它依然也只能归为凡品。 第二类便是灵剑。 这种铁剑,除了具有第一类铁剑所具有的优点之外,由于被培炼、灌输了灵力,因此便具有了灵性。 每把铁剑也都具备了其独特的剑魂。能够与持剑之人心灵交流,十分神异。 而最后一类便可归于符剑类。 这种铁剑,除了具有第一类铁剑的特点外,本身不具备灵性。 但却因为被封印过道门符咒,因此便具备了一定的法力。 只要配合持剑之人的道家法门神通,便能发挥出巨大神力,斩妖除魔,法力无边。 随后,紫阳道长还告诉余伊说,余伊建的这把清风剑其实也是一把符剑。 余伊建听到这个说法后便问到:“道长,你说我这把清风剑也不是一把普通的铁剑,而是一把和你那‘天玄’剑一样的符剑?” 紫阳道长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你没看到那剑脊之上细如蛛丝的符箓印迹吗? 每把符剑剑体之上都有其独特的符箓纹路,封印着不同的法力。 你这把清风剑也一样,只不过目前它身上的那个封印还没有被激活,因此还处于休眠之态而已。” 余伊建说:“原来是这样。那这封印要如何去激活呢?” “哈哈,不同的符剑,其激活方式也不同,这恐怕只有问问符剑真正的主人才能知道了。”紫阳道长笑着回答说。 余伊建点了点头,心想,等回去后要好好问问疯老头子了,但愿他还记得如何激活清风剑的方法。 不知不觉两人便来到了武当山脚下。 看着山下那一座高大雄伟的青石牌楼,以及牌楼正上方高悬的写着“天下道门一统”牌匾,余伊建不由地赞叹了一句:“够气派!” 紫阳道长笑了笑,说到:“这块牌匾是前朝大秦朝堂敕封的,悬于此处已有三百多年。只是……” “只是什么?”余伊建问。 “只是当今朝堂似乎早已看这块牌匾不顺眼了,早就想将它摘掉了。只不过,迫于武当山在当今道门与江湖上的特殊地位,这才不得不忍让三分。”紫阳道长回答说。 “连这种牌匾的事都要管,天晋朝堂真的是太闲了吧?可也没见他管好天晋帝国的黎民百姓啊。”余伊建略显不平地说。 “呵呵,是啊,而且他们还想插足江湖之事,这更是让不少江湖之人愤愤不平了。”紫阳道长说到。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沿着穿过牌楼,蜿蜒上升的宽大石阶缓缓攀爬。 经过半山腰时,两名身穿灰色道袍,正在打扫山道的小道士,一看到紫阳道长,连忙停下手上活计,快速地站直了身体,五指并拢成掌置于胸前,毕恭毕敬地喊了声:“师叔祖。” 紫阳道长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回答,然后继续和余伊建往山上走去。 “唉呀,道长,想不到你在武当山的辈分这么高,都师叔祖了。” “呵呵,武当山历史悠久,山门中道徒众多,辈分自然是有很多层级了。”紫阳道长解释说到。 于是,紫阳道长就一边走,一边向余伊建介绍起武当山的情况来。 武当山,两峰一谷。 主峰玄元峰,峰上建有三清殿、八卦台、灵宝阁等雄伟建筑,乃是宗门重地。 次峰归元峰,建有玉霄院、玉竹斋、幽泉居等平常居所,是山中大多道徒居住之所。 两峰之间有条峡谷,谷内有隐月潭、玄冰洞、锁龙岩等自然景观。 整个武当宗派内部也分为前院与后院两个部分。 前院的道人主要负责宗门内的日常事务,或修习三清道法,或接待善男信女,或下山弘扬武当道法。 而后院道人主要以研习道门经卷奥意或进行自身修行和为主要事务,一般不轻易见客。 说着说着两人便来到了武当前院的吕祖殿。 这里供奉着纯阳真人吕洞宾的金身塑像。因吕祖修练成仙后,经常下至凡间,为民治病医苦、消灾解难,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他在民间的口碑极好,也广受百姓爱戴,也正因此,这吕祖殿的香火也十分旺盛,常年不断。 上山前来烧香祈福的善男信女也是络绎不绝。令这吕祖殿显得十分热闹。 过了吕祖殿,便是养心斋,这里是武当山为上山前来研习道门经卷的居士们提供的食宿之所,也是平常香客们的用餐、休息之地。 随后,两人便来到了一座环境优雅,古意盎然的建筑面前。 余伊建抬头看着屋外牌匾上的金漆大字,大声念到:“别饮居。” “嗯,这是本派接待宾客之所。余兄弟就先在此稍等片刻,我先去掌教哪里禀报一下,问问掌教何时能来见你。” “好,多谢道长。”余伊建说。 紫阳道长离开后,余伊建在别饮居内四处转了转,这才发现这别隐居竟然是修建在一座临崖的空地边缘。 透过屋子里那一扇扇雕花的窗户,就看到窗外那万丈的深渊,以及远处是飘渺不定的稀薄云雾,将武当山那高高矗立如天柱一般的主峰遮蔽得忽隐忽现。 一名道童奉上了清香扑鼻的清茶,另一名道童端上了新鲜味美的果品。 余伊建一边品茗一边观赏着窗外的优美风景,不知不觉过了近一个时辰。 直到午时,余伊建没有等来紫阳道长,却等来了一个年约二十出头的年轻道士。 那道士匆匆忙忙地前来寻找自己。 见到余伊建后,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说到:“余施主,紫阳师叔临时奉了掌教之命,赶去山下办事,不能回来陪你,特地派我前来相告。” 余伊建一听,心想,这又是出了哪门子的急事了,连告个别都没时间了吗? 但嘴上还是客客气气地回到说:“哦,道长事务繁忙,不必挂念。只是不知我特来贵派来求见掌教一事,他是否曾经提起过?” “此事师叔已向掌教提起了。无奈本门今日发生了一些紧急之事,需要掌教亲自安排,所以一时抽不出身来接见施主,还望施主见谅。” 怎么又发生了紧急之事?这江湖近来是怎么了,真是多事之秋啊,余伊建心里想着。 便对年轻道士说:“哦,既然如此,那就不敢去打扰掌教了,我就在山上多等些时日吧,等你们掌教忙完了眼前的急事,还烦请道长再来相告啊。” “这个自然。那就请施主暂在此地居住,食宿照应小道都会安排妥当,施主安心在此等候便是。哦,对了,山门内有不少景致独特之所,如若施主在屋子里待得闷了不妨可以四处走走。”年轻道士说到。 余伊建点了点头,谢过年轻道士后,年轻道士便转身离开了别饮居。 PS:书粉呢?征集书粉,赶紧报名!:)读者交流QQ群:409440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