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别样人生_第1120章:有惊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0章:有惊喜? (第2/2页)

片。

    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群演;

    经验不足的导演不会知道,一百个群演在画面里的效果也就是八十个的样子,一百个群演里会积极表演的通常不超过十个,有开口说台词能力的通常只有五、六个,所以假如你要让群演进行表演甚至开口说台词,就需要更多的群演才有保证。

    他们几位都是看过成片的了,整体效果非常不错,当时孟轻舟就预估了7亿的票房;

    并且建议钟丽妨重点关注饶晓之的下部电影;

    而且对饶晓之的团队,也要多加关注;

    孟轻舟以前在和宁昊他们喝酒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三流团队做出一流作品,是因为他们不赶工。

    其实就是慢工出细活。

    好莱坞一天拍三个场景,横店一天拍三集。这好得了么?

    所以拍摄时长是你第一个要考虑的。

    诺兰的《追随》就是他找了一群朋友,每逢周末拍一下,拍了半年出来的。成本6000美金。为了省钱,他们的团队的盒饭都是他母亲自己做的。

    为什么大剧组耗费多,黄四郎说得好啊,一睁眼几百人吃喝拉撒都得找你。能不贵么?

    所以你想慢慢拍,绝对要精简人员,小团队千万不要学大剧组的编制。

    老孟就曾经见过一个小团队,一共才十多个人,居然还有摄影指导,灯光指导…然后只配了一个场务,然后现场往往就是一群人看着一个人在那里摆轨道,移灯位…简直是所有

    人员编制都在追求人尽其职,追求最简化的配置。

    一个小团队需要艺术指导么?不需要,需要监制么?不需要。甚至场记都不需要,这些活儿导演都可以包揽,就是累一点。但是要省钱就不能做大爷。

    《教父》的导演科波拉他的女儿去拍电影,一个剧组才8个人,不妨碍人家拍出好片子。

    去掉演员。剩下的前期团队就是,导演,编剧,摄影,灯光,美术。

    其实根据人员的具体能力,还能精简,导演和编剧可以一个人,摄影和灯光也可以是一个人。而所有这些人都是场务,千万不要端架子,你是导演又怎么样?该去帮忙铺轨道就去。

    而且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客串演员……

    不要租一堆器材在那里放着,用到什么再去租什么。不要迷信好设备,设备和画质不是成正比的,一个场景,好的光比好的机器重要,摄影师的头比一个镜头重要。

    前期准备极其重要,慢工出细活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以后慢慢打磨。

    大导演的经验是在有故事大纲的情况下,优先找拍摄场景。而不是写完了具体故事再去找场景。因为这会非常难找。

    比如大纲里说男女主人公相遇,设定在一个公共场合相遇。大部分情况下具体的地点并不影响剧情开展,你在电影院能相遇,在咖啡店就不能相遇了?公园也可以啊。这个地点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变化。

    剧本,并不是一剧之本。

    不是说剧本不重要,而是说它不是最重要的。

    绝大多数好电影都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得好看。关键在于怎么拍,而不是拍什么。

    既然是首映礼,就算是看过了,他们还是得进去捧场;

    老万和小狐、天仙的沟通看来很融洽,三人神色轻松的一起进了影院,居然没过来和孟轻舟打招呼;

    一个多小时后,从影院出来,蜜蜜三人找到了孟轻舟;

    “怎么样?不虚此行吧?”

    小狐微微一笑:“两个字,好看。”

    四周的人群里,不时的传来几个名字,任素汐、章宇、陈建斌、潘斌龙……这种,叫演员!

    前段时间,登上被大水冲刷的领奖台的,抠图的,轧戏的,动不动谁艳压谁的,三天两头往热搜上挤的,是明星。

    任素惜,豆瓣网友称她,光坐着就能封神。

    章羽,把一个色厉内荏的抢劫犯,演到了骨子里。

    明明就他丫是个小奶狗,酒精消毒就疼得全身抽抽,还帮人家吹头发,趴在别人膝盖上释放温情,装什么大尾巴狼,非要老子老子不离口,还号称杀人如麻的悍匪。

    《无名之辈》的片名,让老孟想到了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

    同样的,都是被社会遗忘的人群。

    《无人知晓》中,是几个mama不管、老爸不要的小孩子。他们躲在一间出租屋内,没有钱交水电费,跑到公园里刷牙洗脸。

    实在买不起吃的,饿得吃纸。

    社会那么大,身边那么多人,他们却像活在另一个次元里,无人知晓,无人关心。

    《无名之辈》中,也是一群无人知晓的小人物。

    他们的所有行为,在外人眼里,都滑稽可笑。

    深究下去,又是合乎逻辑的。

    比如两个持枪的劫匪,放着隔壁的银行不抢,跑去抢个小手机店。

    这不傻缺吗?

    其实,放弃银行,而对手机店下手,正是那个表面凶悍,骨子里胆小的胡广生会干的事。毕竟,抢手机店风险小多了。

    比如马先勇,不安分地做个保安,跑去掺和警察办案。

    这不没事找事吗?

    因为,马先勇以为酒驾车祸,老婆死了,meimei高位截瘫,女儿怨恨自己,在警局的工作也丢了。他固执地认为,立了功,就能当个协警,就能让完全颓败的人生,找回点什么。

    人物自身的矛盾,产生了喜剧效果。人物所经历的枪林弹雨,又会让观众从大喜转入大悲。

    喜欢这样的喜剧。

    把悲伤撕开了,还笑给你看。

    邓超、包贝尔、陈赫式的喜剧,是浮于表面的,他们太想逗你笑了,于是每一根神经都在用力,反而只觉得丑态毕现,毫无喜感。

    《无名之辈》是每个人物都在葛葛的做自己,但跟现实又难免磕磕碰碰,才会让人笑,又让人哭。

    笑因为意外,哭因为无奈。

    倒是茜茜有些质疑,李大头喜欢的那个妓女,怎么可能会爱上他呢?怎么会愿意和他一起过下半辈子呢?

    这点我不清楚。

    但文学作品里,确实很喜欢写妓女从良的故事。

    《霸王别姬》的菊仙,把鞋都脱给老鸨子后,就打定主意跟着段小楼。

    就连最灰冷的《金瓶梅》,也让跟着mama入娼门的韩爱姐,认识陈敬济后,甘心守节。

    世界已经够苦了,这一点浪漫的甜,就不必苛刻了!

    “对了,老孟,万倩和我们先走一步,记得早点回家,有惊喜给你!”

    “惊喜?”

    孟轻舟狐疑的望着三人似笑非笑的面容,所有所思的揉了揉鼻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