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老同学 (第2/2页)
件反射地多照了几张。 果然,高志嘉让车子缓缓靠了过去。 发啦!杨梅个子挺小,爆发力还可以,当娱记的,手脚不快就等着喝西北风。 “先生,请问您是来参加春晚彩排的吗?”她冲到跟前,深呼吸一口,声音才不那么颤抖。 前身很讨厌这种参访,花开先是一愣神,随即展颜一笑:“应该是的,您看后面的车子上来了,今后有机会再接受您的采访吧。” 高志嘉看到大旅行箱,蛮有信心地去搬进后备箱,脸都憋红了。 “抱歉。”花开对女记者耸耸肩,他呵呵一笑上去搭把手:“嘉哥,这里有100公斤呢,来,一二三!” 箱子被两人抬进去,车胎都闪了闪。 杨梅眼睛瞪圆,忍不住爆粗口:“靠靠靠,进哥,我居然采访到花开,他是花开。你知道吗?这是他第一次接受采访呢。” 摄影师陈进不由苦笑,这小女生比自己都能跑。 “马上传回去!”杨梅在那里蹦着挑着:“进哥,别哭丧着脸,今天我们俩肯定赚大啦!” 董奇派秘书来接人,本意是挺好的,可惜京城的交通,始终堵塞。 “嘉哥,五百英里是一首英语歌,何况春晚是阖家欢乐的团圆日子,我唱她不合适。”花开和高志嘉都坐在后排,后者说了句:“龙哥,走了。” 高志嘉脸上没有好脸色,时长已经预留下来,你又要换歌? 当下,他皱着眉接过歌谱,一看名字,瞬间就被吸引。 “老弟,你啥时候写的?”高志嘉眼睛一亮。 “在飞机上。”花开在网上搜了以后,现在抄歌毫不脸红,读书人的事儿能说抄么?那是创作,即兴创作! 高志嘉快速看完,迅即给领导发过去,还打了好几个电话才找到董奇,汇报这首歌才是最适合春晚舞台的。 至于时长的问题,就让领导去cao心吧。 他们俩不清楚,有一位老艺术家正在董奇的办公室。 “我的老大姐,这个时间,您让我在哪儿去找一首合适的歌?”他正在劝导:“一首歌唱一辈子怎么啦?说明观众喜欢,其他的人连代表作都没呢。” “好的,志嘉,我马上看看。”董奇接了另外一个秘书的电话,他自己的手机这些天始终开着静音:“微讯里是吧?辛苦了。” 张茂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退休后偶尔参加春晚,唱的是她几十年前的老歌《祖国的春天》。别说观众腻,她自己也腻了。 见人家在看微讯信息,她也不好意思凑上去,但也没离开。她今天就打算赖在这里,不换歌也不上了,不然败人品。 旁边董奇看着拍下来的歌谱,手指有韵律的在桌子上敲击,一听就是八六拍子。 再看张茂华,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弟,那你自己上去啊,尽快去彩排下。”在路上开了两个半小时,高志嘉帮着把行李抬出后备箱,冲宾馆那边招手:“那个谁,来两个人。” 宾馆和央妈大厦也就两百米的样子,花开洗漱完毕,步行到这里。 起先下飞机的时候,他还没想到记者随时在拍照,宾馆前台拿了个口罩戴上,又找了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 门口的武警检查了他的通行证以后,花开大步走到电梯前。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安保,目不斜视。 来来往往的艺人很多,好像不少并不认识。大家都是戴口罩,也看不清面容。 找到高志嘉说的休息室门口,他把口罩和帽子摘下来,礼貌地敲门。 “谁呀?这是陈一龙的休息室,不许打扰!”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把门拉开一条缝,冲外面喊道。 “是董导的秘书嘉哥让我到这里休息的。”花开瞥了他一眼:“你是马子义吧?” 原来是东北笑星的老大亲自坐镇啊,难怪能拥有独立的休息室。 说起来,陈一龙在前些年还是相当火的,每年观众要不看他的小品,总觉得春晚就没有味道,非得要哈哈一乐才认为这就是春晚。 可惜他在最巅峰的时候,急流勇退,不再参加。 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北笑星帮集体哑火,没人能登上这个舞台。 马子义是陈一龙的弟子之一,曾经参加过一届,火遍大江南北,出名的是他嘹亮的嗓音。 “老爷子,您今年也来了?”花开不待他回答,拉开门走进去。 陈一龙眯着眼睛在那里休息。 对于花开的事情,这些年尽管没有参加过春晚,关系还是到位的。他相当清楚,面前的好运小子是上面的人要求空降的。 “小花,老头子不来,你也不来。”陈一龙身体不好,他使劲地撑着旁边的扶手想要站起来:“今年老头子来了,你也回来,我们爷俩很有缘分啊。” “是,更何况还在一个休息室呢。陈叔您躺着,”花开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他身体不好的传闻,目前看来是真的:“我就在这里待一会儿,等嘉哥的电话到了就上去排练。” 常明也是陈一龙的弟子,这几年马子义不行了,一个唱二人转出身的小品演员天天想着上大荧幕,不是那么好转型的。 “这谁呀,义哥?”他黝黑的脸上满是不解。 常明这两年简直火上天际,除了央妈,其他的电视台是常客。今年央求师傅铺路,毕竟这才是全国最大的平台。 “花开,唱歌的那个。”马子义已认了出来,见他迷惑不解又加了一句:“白琳琳的前夫。” 陈一龙精神确实不太好,两人聊了几句,他眼睛都有些睁不开,花开都怀疑他能不能在春晚舞台上演完。 在休息室的外面,两个穿着大褂的人站在门边。 “师叔,你认识他吗?”华跃鹏轻声问道。 “我老同学,”高志强低声回答:“初中的。” 两人所在的青莲社是全国最火的相声团体,由于一些原因,被主流所排斥。今年上春晚看来又要凉凉,人家一句轻飘飘的“等通知”很能说明问题。 他们嘀嘀咕咕对着今晚回去封箱要表演的台词,休息室的门开了。 花开从里面走出来:“好的,嘉哥,那我明儿一天就泡在这里。” 当然,他心里也很纳闷儿,一般地来讲,春晚彩排是隔一天的。明天并不是彩排的时间,既然安排了,自己一个小演员,还有什么要求的呢? “老同学,我是高志强。”花开正待走,衣袖被人拉住。 脸型有些圆,和自己差不多的身高这谁呀。 “哥们儿,是你呀。”花开没认出来,还是热情打招呼:“混得可以呀,到春晚来说相声。” 大褂一看就是相声演员的标配,看到彩绣的莲花庚即反应过来是青莲社的演员。 “甭提了,黄了。”高志强有些郁闷。 主流对他们的排斥,花开还是了解一些,他宽慰道:“没事儿,又不影响你们的人气和收入。” “那倒是!”高志强打了个哈哈:“改日不如撞日,今儿我们封箱,要不去坐坐?” 我一唱歌的去看青莲社封箱演出?花开愣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