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又是战鼓声 (第1/2页)
顺利地穿过博望县境之后,通往宛城的路途上便再无险阻了,但李汗青并未率部直奔宛城而去,而是带着三千步骑继续沿着白水西岸继续南下。 黎明时分,前队斥候匆匆来报,“大帅,我军已经绕到宛城南郊,前方便是卧龙岗了!” “好!” 李汗青精神一振,“传令各部:进入卧龙岗休整,注意隐藏……” 卧龙岗发端于嵩山之南,冈峦起伏绵延数百里,曲折回旋势如卧龙,连接宛城西北的紫山继续南下,直至白水河畔,至此岗峦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正是李汗青此行的目的地! 帅令既下,各部迅速隐入冈峦之中,自有岗哨堵住了各条上下山的道路,防止山中百姓给汉军传递消息,其余将士则扎下营寨,匆匆地啃了饼、喝了水,开始补觉。 不多时,卧龙岗上便响鼾声四起了。 一路急赶已经一天一夜未曾合眼,李汗青也很困,裹了张军毯便窝在一棵大树根下准备睡了。 一旁的钟繇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犹豫良久终于忍不住轻轻地开了口,“汗青,接下来怎么办?” 他心中已经有了些猜测,但此战凶险万分,不问个清楚终归还是睡不着啊! “唔……” 李汗青翻了个身,睡眼朦胧地望向了他,“先好好休整,然后去啃硬骨头,若能一举啃碎它,此战便已有了六成胜算,否则,我军便会陷入危局了!” 钟繇不禁苦笑,“果然还是个兵行险着啊!” 他早已有了猜测,听李汗青这么一说,哪还不明白李汗青的打算? 宛城之外虽然聚集了两万多汉军,但在李汗青眼里,硬骨头只有一块——那素未蒙面的八千凉州兵! 至于朱儁、曹cao所部的兵马,以他李汗青苦心孤诣树立起来的赫赫威名,不说让他们望风而逃,但让他们心生忌惮、束手束脚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在李汗青看来,只要能一举击溃那八千凉州兵,此战便能有六成胜算了! 钟繇虽然觉得李汗青这是在兵行险着,却也明白:这险着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否则,以三千对两万,慢慢耗下去将毫无胜算! 钟繇一声暗叹,再未开口,李汗青又闭上了朦胧的睡眼,不多时便响起了鼾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朝阳初升,振聋发聩的战鼓声突然响起,响彻了宛城,慷慨而激昂! “杀啊……杀啊……” 一队队汉军将士顶着盾牌、推着云梯冲向了内城城墙,呐喊声震天。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与此同时,后面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箭矢如飞蝗般扑向了城头的守军。 一场血战就此拉开序幕。 皇甫嵩既然拒绝了韩忠的乞降,也就只剩下强攻一途了。 当然,皇甫嵩要赶尽杀绝,韩忠和坚守内城的数万黄巾军以及随军眷属也不可能束手待毙。 更何况,夏行还带回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只要能坚守到援军赶至,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汉军士气高昂,欲破内城而后快;黄巾军看到了绝地求生的希望,士气大振……两军将士拼死相搏,直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 汉军数次强攻,一直激战到黄昏时分,依旧没能攻破摇摇欲坠的内城。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皇甫嵩、朱儁和董卓又惊又怒,联袂登上了在外城西北角垒起的高台,俯瞰内城虚实。 皇甫嵩神色凝重,朱儁愁眉不展,而董卓的眼角却隐约有些许幸灾乐祸的意味。 接到天子的旨意后,他便带着麾下八千步骑自凉州一路急赶而来,进入南阳之后又是连番激战,虽然屡破黄巾,却也疲惫不堪,在朱儁率部抵达宛城之后便奉命撤出战场开始了休整,本想着休整完毕再建新功,不成想,不过短短两日朱儁便率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