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创建隐唐 (第1/1页)
李隆基深深悲叹,随即侧头看向,脸色憔悴的李玉娘,心疼的道,“玉娘,节哀。。。” 李玉娘双眸无神,躬身一拜,“臣谢过陛下。” 李隆基道,“这都是朕应该做的,我大唐不能让英雄英魂不安,不能让活着的将士流泪,他们都是大唐好男儿。” 众人纷纷沉默。 他们不知道说些什么。 就这么悲切无言,进入长安城内。 一路行进,长安百姓与两旁列队的龙武军将士,纷纷低下了头颅,以示内心的哀悼。 并且,忍不住的发自内心的呼道,“恭迎大将军回家。” “恭迎大将军回家。” “恭迎大将军回家。” 声浪连绵,震耳欲聋。 “该死,这小畜牲死了都享如此待遇!” 安禄山走在官员中,眼眸冷冽。 在他得知李易身死,高兴的差点没有敲锣打鼓,宴请八方。 结果他这刚喜色上脸,就被李隆基叫到了大明宫跪着。 这一跪就是半天,差点要了他半条命。 到现在,双腿都还疼痛无比。 最后李隆基厉声呵斥了他们几人,并且发出了严重警告,便莫名其妙的让他们离去了。 让安禄山四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人都死了,忍忍吧。” 杨国忠面无表情,在安禄山耳边低语。 显得很淡然。 让李林甫与宇文融不禁低头嗤笑。 李易死了,那么也该你这个狐狸了吧。 李三郎老了。 四人各怀鬼胎,却不知道,在他们不远处,有两名黄袍中年,脸色阴沉的目视他们四人。 这两人就是李隆基的儿子,庆王李琮与太子李亨。 “皇兄,你说这报纸是不是不应该存在。” 太子李亨收回了目光,将手中的大唐报纸,拿捏在手中,漫不经心的询问身边的庆王李琮。 “太子此言,为兄怎么听不懂啊?” 李琮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手中报纸,双眸微闪,面容却有些茫然。 “皇兄,此物对我们来说弊大于利,而且不在你我掌控之中,这几天下来,虽说大部分都是宣扬我大唐将士的英勇无畏。” “但是,却也夹杂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皇兄手下有几人,被父皇给撤职调查了吧。” “在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李亨轻笑。 内心则是不断的在计算,也想试试李琮的反应。 最好能和他达成共识,上书李隆基,将这大唐报纸彻底封禁。 然而,李琮面色微沉,“太子此言差矣,为兄手下出了如此贪官污吏,理应查处,若是父皇怪责为兄失察,为兄也欣然接受。” “毕竟,大唐虽然昌盛,但也容不得蛀虫蛀蚀,不然我大唐谈何万年根基。” “太子,你说是不是呢?” 说完这话的李琮,内心嗤笑。 李亨想要利用他,去得罪现在如日中天的李易,他又怎么可能上当? 虽然李易死了,但短时间内,名声是不会削弱,若是此时动这以他的名义,开办的大唐报纸。 不仅李隆基不会放过他,更加可能对自己起疑心,猜测李易是他派的刺客所杀。 引火上身之事,李琮可不干。 一句反问,让李亨干笑,“呵呵,皇兄说的是。” 李琮不上当,李亨心思沉了下来,低下了头颅。 不言。 而李琮见此,也不想和李亨搭话,脚步一踏一踏的望前走。 但此刻,谁也不知道,他们认为以死的李易,正在一处阁楼里,暗自眺望着。 轻声询问道,旁边的一名护卫。 “怎么样,你可读出了那些官员与皇子们,所说的话吗。” 护卫见李易唇齿开合,当下点头,走到了桌子前,拿起笔写道,“大官言语没有异样情报,有两皇子在讨论报纸,似乎是想封禁。” “哦?” 李易看着纸上的字,又看了看窗外,白色面具下的小脸微疑,“给我指出是那两人。” 护卫点头,抬起手一指,轻点两下。 当即点出了李琮与李亨。 李易目视两人,开口道,“太白,你可知道,这两人是谁?” 房中几人中,李白走了出来,观望一眼,“回公子,左边那个庆王李琮,平时为人低调。” “而右边那人则是太子李亨,此人颇有心计。曾在两天前,李亨便派人前来报阁,表达想要购买报阁,用于己用。” “言语中,似乎是知道了大将军身死的消息,他可以为报阁作为靠山。” 李易轻笑,“不愧是太子,他已经看出了报纸的作用。” “不过,太白也不用烦心,让下面的人尽情拒绝他就行,短时间内李亨不敢用强。” 李白却迟疑道,“万一李亨跟着学怎么办?” “他有活字印刷术吗?”李易反问。 没有活字印刷术,光用手写,那太子得请多少人? 一张报纸若是五千字,一人手抄,按照毛笔的速度,最多一人一天五份,便是了不起了。 百人五百份。 千人五千份。 他太子李亨能负担的起? “唉,瞧我这脑子。” 李白回悟过来,一拍脑门,他怎么忘记了这事。 除非李亨也有活字印刷术,否则大唐报纸,只此一家。 李易看着窗外人群消散,再次说道,“太白,明日报阁报纸主题,就以忠勇大将军遇刺而亡,到底谁是凶手,广布长安。” “记得不要提及人名,尽量搞出玄之又玄的疑题,让长安百姓去猜测,让那些心中有鬼的去猜测。” “我相信会有人坐不住,前来你的报阁。” 李白一惊,“公子,若是这样的话,报阁内的活字印刷恐怕会暴露。” 李易小手一摆,说道,“不用担心,我会让燕云十八骑,在这几日里隐藏在报阁内,只要有虫子来,想跑都跑不了。” “还有,我在长安城外,让人购置了一处山庄,你让人把活字印刷的器具,搬到山庄内吧。” “并且将研究药火之人,也搬过去,成立一个组织。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隐唐。” “你负责的大唐报纸,改为报阁,内含情报收集工作,而药火单独出来,取名器阁,阁主也暂时由你担任。” “今日回去之后,你在报纸上添加招收种植老手,吾会在增加一阁,为农阁。” “百姓以食为天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