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有变 (第1/2页)
襄平城,城北军营。 错落有致燃起的火堆,将漆黑深沉的夜幕烫出疤痕点点,随着呜咽的寒风张牙舞爪。 远离军帐的一处火堆下,扈从乞牙厝正在炙烤着羊rou。 时而添加柴薪或翻转羊rou,时而也会在手背上乱挠一通。 作为南中牂牁郡的獠人,自从来了陇右之后,每每到了冬春之交的时节,他的双手总会冒出几个冻疮来。 奇痒难耐,倍令人烦躁。 冻疮,是众多出身南中各郡的勇士最讨厌的事情。 不过乞牙厝鲜少抱怨。 在陇右呆得越久,他的抱怨就越少。 毕竟,他算是幸运的。如今已是建兴十二年,大汉整整北伐了六年,许多士卒连长冻疮的机会都没有了。 尤其是隶属中护军郑璞麾下的士卒。 没有人质疑郑璞的调度能力,譬如张嶷、州泰以及刘林等人,都得以积累功勋封侯拜将。 但也没有人去否认,每一次军出,隶属郑璞麾下的将士都会死伤惨重。 赫赫战功,永远以累累白骨铺就。 不仅是敌人的,也有己军的。 因而,郑璞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每将要领军出的前夕,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分独自横笛而吹。 乞牙厝不通音律。 就只是隐隐觉得曲调有些悲凉。 还有曾很偶然的听闻过,主母问及曲子的名字时,郎君回曰《鸿雁》。 鸿雁这种鸟禽,乞牙厝十分熟悉。 每当入秋时节就开始南徙,他还曾伺机藏身在湖泊畔射杀过不少。 也记得他将鸿雁带回来炙烤时,郎君说什么香味扑鼻、rou质细腻有嚼劲,且羽毛可拿去与军匠作箭尾,等等。 吃的时候赞不绝口,怎么吹曲子的时候就婉转悲凉了呢? 奇哉! 乞牙厝歪了歪头,细心听了好一阵,还是觉得不解其意。 索性也不想了,继续无聊的挠着冻疮,将目光落在炙烤得变成金黄的羊rou。 羊rou是姜将军转赠的。 那位将军最近往返了陇西郡一趟,送战死羌人士卒的骨灰归去,还顺势提了一嘴有羌人临阵叛逃之事。【注1】 是故,那些叛逃羌人归属的部落首领,都不约而同的送了好些牛羊给姜将军携来劳军。 说什么是“天寒地冻,将士艰辛,谨以牛羊以表绵薄之心”。 明明是担忧姜将军罪责,所以才会奉上牛羊,竟说成是自身对大汉的忠贞。 真虚伪! 不过,这羊rou真香啊~~~~ 伴着一滴油脂落在炭火上,“嗞拉”一声香味弥漫,让数月没有尝到羊rou的乞牙厝,忍不住阖目深深呼吸,口舌生津之际,还将满心鄙夷尽化作了赞叹。 只是他没有陶醉多久,便倏然睁眸,敏捷的起身,将手放在了腰侧的刀柄上。虽知道在军营之内,无人会对郑璞不利,但听闻到脚步声时也焕发本能。 “部曲督无需戒备,乃是我。” 来人发出声音,从黑暗中缓缓步近火堆,光影照亮了他的脸庞。 原来是徐质。 静坐另一侧横笛的郑璞,也惊醒了。 先是示意乞牙厝解除戒备,然后含笑对徐质招手,邀请入座,“夜已深,子重竟无眠,莫是知我在此炙rou乎?” “呵呵~~~” 轻笑着拱手行了一礼,徐质才敛袍坐下,朗声说道,“乃是将军笛声悠扬,令我闻之而思乡闾亲眷,不由便步近前来倾听。不想竟扰了将军雅兴,惭愧!惭愧!” “嗯.......” 略做鼻音,郑璞笑了笑,将地上的马奶酒囊递过去。 他知道徐质说的不是实情,也隐隐猜到其来的目的,但不想说破。 在萧关道一战后,徐质便对他恭敬有加。 那是因为张嶷没有领玄武军入别营前,每当魏军攻营寨,郑璞都会让乞牙厝将徐质缚在军帐内,而收获的感激与敬意。 将他缚了,是在护他性命与远在张掖郡的家眷周全。 比如一旦别营被魏军攻破,魏平见到被紧缚在军帐内的徐质,就不会认为他降了大汉。 甚至还会以为他被汉军俘虏后誓死不从,所以被郑璞绑在营内逼问军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