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拓跋 (第2/2页)
很强大的轲比能,得到檀石槐后人拥护后,不会着急着攻打魏国,而是先行往西吞并他的部落。 这些年,西部鲜卑早就内乱了。 失去部落大人约束的各个部落,已经与栖居在河套平原的匈奴各部融合,不分彼此,亦然没有了抵抗轲比能并吞的势力。 所以,他才会派出使者前去雒阳,想借着魏国这把刀将危险消弭了。 另一层缘由,是他也胸怀大志。 不是想成为鲜卑单于那么遥远的志向,而是脚踏实地,想成为西部鲜卑大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如今领着族人躲避西部各部的战乱,依附在岳父鹿回部大人窦宾羽翼下保存、积攒实力。 也常年与魏国示好,公平贸易获得物资辎重。 恰好,如今他也迎来了魏国的示好。 魏国送来了他的仇敌——亲生长兄秃发匹孤的首级。 还有告知了现今秃发部的首领,他的侄子秃发寿阗从关中叛逃的消息。 这样他看到了成为西部鲜卑大人的机会。 只要魏国将轲比能打残或灭掉了,他便可以将部落扩张到桑干河谷。 然后,他便可以主动向魏国请命,声称愿意领军去清理门户。 鲜卑突发部,本来就是从他的索头部分出来的。 他相信这种共赢的局面,魏国肯定会乐见其成,会很慷慨的赏赐物资支持他,且在交易上适当的给以资助。 毕竟,最近魏国叛逃的部落太多了。 不管是出于维护边郡的安稳,还是重新树立威信,魏国都需要草原上新的合作者。 再者,他的部落如今不算强大。 魏国稍作扶持,也无需担忧自己会变成第二个轲比能。 当然了,他的好处不至于这些。 从他的栖居地至秃发寿阗如今所在地,需要跨越整个河套平原。也就是说,他可以倚仗着魏国的助力,徐徐将沿途将所有西部鲜卑、匈奴各部都降服了。 不过,如此宏大的冀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厉兵秣马,坐等轲比能与步度根被魏国击败,趁机收拢失去依托的小部落以及侵占些牧场。 要是能让步度根的侄子、扶罗韩之子泄归泥依附自己,那更理想了。 实力微弱的泄归泥,自己很轻易就能控制;而且他身具檀石槐的血脉,能帮自己添加号令其他部落的名义。 想到这里,驻马眺望桑干河谷拓跋力微,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如今他的实力,还是太弱了。 连想坐收渔翁之利都要犹豫再三,唯恐被殃及池鱼。 尤其是如今他寄人篱下,所有的心思以及行动,都要瞒着他岳父鹿回部的首领窦宾。 比如他原本是打算,亲自领着族人赶到杀胡口埋伏!【注1】 杀胡口,是从定襄郡进入云中郡的必经之地。 上次轲比能在马邑城被田豫与牵招击败逃亡时,就是选择从杀胡口逃入云中郡。 这次亦不会有例外。 因为如今的草原之上,没有部落比轲比能更强大,他无需担心被伏击。 至于魏国能不能击败他嘛~~ 那倒不需要担心。 轲比能的驻地、部落兵力以及守备漏洞都被他卖给魏国了,魏国若在还不能击败,那曹魏幽并二州的边郡之地早就成为鲜卑各部的牧场了! 唯一不能定论的,便是大胜还是小胜而已。 然也,他想用轲比能或是步度根的首级,让魏国此番出征变成大胜,来换取自己部落得到魏国更大的支持。 但他担心岳父窦宾知道后,会认为他背叛了族群,甘愿充当魏国的鹰犬。 然后联合其他部落,将他当成叛徒灭了。 鲜卑的内部争端,终究不能明目张胆的勾结中原王朝。 唉~~ 寄人篱下,有利亦会有弊。 不由,拓跋力微又再度叹息出声。 但片刻后,他便倏然双眸灼灼,他发现自己执迷了。 为何要顾忌窦宾的看法呢? 他若是将轲比能的首级送给魏国,再声称愿去北地郡诛灭秃发部,自己部落不就脱离鹿回部了吗? 况且,轲比能若是死了,魏国必然回收复雁门郡北部。 不会允许自己部落在桑干河谷坐大。 但若是自己迁徙去了北地郡,魏国为了安心与大汉攻伐,也会选择自己充当关中北部的屏障,而倾力支持自己。 相传,河套平原西边的部落更加弱小一些。 不然比自己更弱小的秃发部,也不可能存活至今。 以自己部落的实力,再加上魏国的支持,从西往东征战,似乎更容易征服河套平原........ ------------------------------------------------------------------------------- 【注1:杀胡口,清代改称为杀虎口。战国时赵长城的重要关隘,亦是近代“走西口”的西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