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萧关 (第2/2页)
少时,天子刘禅摇了摇头,轻轻谓之,“非是朕不知郑卿心中顾忌。乃是朕不止想让子繁得偿所愿,亦是冀望他可博军功封侯耳。” 原来如此! 郑璞听罢,心中了然。 刘林被纳入宗室却没有宗室的待遇,此事他也是知道的。 当即,郑璞便重重颔首,慷慨而言,“陛下推心置腹,臣安敢再作推脱之言?” “善!” 天子刘禅拊掌大笑。 顿了顿,又紧接着加了句,“此事朕自会作书信知会相父,郑卿无虑也。” 军中自由律法。 授职于部将,自是如今掌军的丞相来任命。 而天子作书去说,便避免了郑璞被他人诟病为谋权之说。 “臣谢陛下体恤。” 得言,郑璞连忙拱手做谢,略略作思绪,便又笑颜潺潺,“陛下,臣窃以为,不若与丞相作书时,可声称刘子繁如若随征有功,便可恩赦他一子出继罗侯寇氏之后。” 以功萌一子还寇姓? 略略讶然,天子刘禅便倏然大笑,“郑卿所思,可谓无有遗矣!” 嗯,此是将隐患彻底消弭的绸缪。 一来,以再复先祖血食,可激发刘林的沙场报国之心。 另一,则是可将刘林所建立的功业,悉数封赏给复为寇姓之子。掌权之子没有了刘姓,自然就没有了日后生乱的根基。 诸事聊罢,日已偏西,郑璞作别而去。 翌日。 晨曦破晓,万丈霞光刺破了苍穹。 成都北门外十里。 郑璞笑颜潺潺,伸手在张妍左脸颊的笑靥揉了揉,说道,“细君,我走了。” “嗯。” 性情颇刚的张妍没有恼意,仅是轻轻颔首。 随后,便目睹着郑璞跨上战马,扬鞭绝尘而去。 新婚不足一月便分离,二人皆无依依不舍之态,亦无有多少伤离之语。 因为于昨日,二人已然被天子刘禅的允许,张妍且先随着郑母卢氏归什邡桑园小住,待至八月秋高气爽时便前往陇右定居。 倒不是什邡郑家的次支,将迁徙往陇右落户。 而是张皇后的主意。 以北伐的将士,数年也不得归成都为由,让张妍也随去。 毕竟郑璞都有了爵位和小妾了,张妍不跟过去,怎么能有子嗣呢? 再者,以张家的身份,也无需顾忌“领军将领的家眷需留在成都”的不成文规矩。 一路无话。 唯有至关城之时,傅佥没有随他往陇右而去,而是作别往汉中郡赶去。 他去绸缪着,郑璞给予他“复仇”计划了。 对此,郑璞依着先前所言,并不干涉也不限制,仅是让两个扈从随身护周全。 不过也能隐隐猜到,他为何要前往汉中郡。 其一,不外乎是寻马谡为助力。 车骑将军刘琰辱骂郑璞之时,还顺势将马谡也鄙夷了。 且昔日萧关之战,马谡尚且欠着郑璞的人请。傅佥若是说清缘由、请其助一臂之力,马谡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 另一,乃是他的少时伙伴李球,今也在汉中郡任职。 庲降都督李恢乃建宁人,去岁被天子下诏兼领建宁太守,属于居本郡乡闾任职。 为了避嫌,他便将家眷悉数迁徙来汉中郡定居。 一直在郑璞麾下任闲职的李球,也因此被丞相正是授予了实权,在黄金戍围督霍弋的麾下当部将。 傅佥去寻李球,不出意外乃是求“势”。 毕竟,以建宁李家对大汉的忠节与裨益,区区清贵之职的刘琰还无法比拟。 至于让傅佥独自行动,有无危险........ 尚不需要考虑。 一直庇护在羽翼下的雏鹰,是无法击空翱翔的。 再者,傅佥乃忠烈遗孤。 刘琰若是胆敢对他做什么事来,无需郑璞奏禀天子求治罪,丞相诸葛亮便会在第一时间处置了他。 正值北伐逆魏、激励将士誓死报国之际,安能让苛难忠烈遗孤之事发生? 如若不严惩,有后顾之忧的将士们,孰人敢不惜命! 至陇右冀县。 风尘仆仆的郑璞,顾不上取水净尘,便大步往丞相别署而入。 归来于途,他撞见了丞相所遣的信使,让他倍道赶归。 他不在陇右的数月里,狼烟再起。 丞相诸葛亮表请原蜀郡太守张翼,转任为武都太守,领建忠将军接替陈式部驻守武都。让陈式部转来萧关道之北,与魏延一起防备逆魏从金城郡与武威郡的来袭。 让一直驻守在萧关道的吴班部,进攻萧关! 就是关隘太险峻,易守难攻。 且是逆魏将军魏平以本部五千士卒坚守,是故攻伐一月有余了,至今都无有破关的希望。 至于为何丞相骤然动刀兵,乃是时机太难得。 萧关北部的清水河流域,如今被鲜卑乞伏部与魏匈奴保塞大人胡薄居姿职所占据,正与逆魏夏侯霸作战。 双方拉锯了近一年,至今都没有分出胜负来。 魏大将军曹真,便将原先驻守在右扶风的将军戴凌部遣去助战。 亦是说,现今进攻打萧关,会让逆魏陷入前后夹击之势。 哪怕曹真再度遣别部来萧关,也能让逆魏运送粮秣辎重等压力加剧,让那些刚迁徙入关中三辅的冀州黎庶,苦于徭役而不能安生的屯田。 且此时进军,亦无需担忧汉中郡会被逆魏所袭。 随着后将军袁綝率军入驻,加上从各地迁徙入汉中的民户募兵,如今兵力已然近五万之数。哪怕新募兵卒战力尚不佳,然仅仅是防御已可无忧矣。 如此良机,魏延及吴班等在汉阳郡的将军,皆遣人向丞相请战。 而丞相亦不介意,将攻打萧关的日程稍微提前一些。 如若能攻下来,便可让逆魏的凉州变成飞地,对大汉而言乃是拊掌大庆之事。 若无法攻下,权当是牵制逆魏的兵力,让其无法迅速击败鲜卑乞伏部与魏匈奴保塞大人胡薄居姿职,持续消耗粮秣及军中锐气也好。 “璞,拜见丞相。” 入署屋内,郑璞端正跪坐,便恭敬作礼。 “无需多礼。” 舒心畅怀之事连频,隐隐有容光焕发的丞相,笑颜潺潺,伸手虚扶,“子瑾且入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