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且谈 (第1/2页)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 然而,有些“鱼rou”,却时常看不清自身的处境。 孟达便是这样的鱼rou。 抑或者说,他人心不足,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进而慢慢失去了自救的空间。 自从他背汉投魏以来,力荐他的人乃魏尚书令桓阶与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且曹丕器异之,是故仅以举郡而投之功,得以掌东三郡军政。 然而,如今桓阶与夏侯尚已病故。 曹丕亦亡,遗命辅政的陈群、曹真、曹休以及司马懿四人,皆与他无半分情谊。 且肘腋之内,尚有魏兴太守申仪,对他虎视眈眈,想取而代之。 如此情况下,身为贰臣的孟达,若想保自身安危及子孙富贵,理应主动上表请命,调职入雒阳。 抑或者,西来投大汉! 事实上,他选择了第二条路。 然而,他却是忽视了一点:对于大汉而言,东三郡犹如鸡肋! 东三郡乃丘陵山区,民寡地少,大汉将疆域推到南阳郡地域,亦很难以此为前哨进军南阳郡。 且南阳郡地形平坦开阔,尤其利于骑兵的长驱。 如当年魏武曹cao,亲率虎豹骑追击先帝刘备,昼夜奔驰数百里。 大汉若从东三郡出兵攻南阳,逆魏从关中走武关,便可将汉军后路截断! 除非,孙吴占据了襄阳,与大汉协力进军。 不过,巴蜀绝无可能,将后背放心的交给孙吴。 是故丞相诸葛亮,一直与他书信往来,所劝降的意图,乃是想让他将东三郡的兵卒及人口,皆迁归来汉中郡。 甚至允许他继续统领着,麾下万余兵卒。 自然,独断一方的权力便莫要作想了。 因而,孟达对一直犹豫不决。 近些时日,连书信都鲜少与丞相了。 或许,乃是因驻军襄阳的魏右将军徐晃,刚刚病故,让他觉得逆魏庙堂为了维稳荆州局势,不会对他有什么不利决策吧。 长期镇守在汉中的魏延,素来对孟达嗤之以鼻。 亦不曾相信,孟达会倾心来归义。 因而,他便以趁着孟达正首鼠两端之际,向丞相提出了另一条北伐之路。 走子午谷,奔袭长安! 理由,乃是如今逆魏的关中都督,乃夏侯楙。 是夏侯惇的中子。 一个倚仗父辈功勋,以及昔日与曹丕年少相善而得位的膏粱子弟。 一战未曾历经的无才纨绔。 而原先督领关中,节制雍凉的逆魏大将军曹真,如今一直在雒阳坐镇,辅佐曹叡过渡权柄。 连凉州西平郡再度爆发战乱,都没有出雒阳。 嗯,今岁正月时,西平郡大族麹英,裹挟羌胡部落杀逆魏临羌令、西都长,再度叛乱。 麹姓,乃凉州豪族,声望颇隆。 早在七年前,其族麴演便勾结了,同为凉州豪族的张掖郡张进、酒泉郡黄华,以及三大羌胡部落,各自称太守呼应起兵,意图形成割据。 只不过,被金城太守、领护羌校尉苏则,与驻军凉州的将军郝昭、魏平灭之。 如今麹英叛,依旧是将军郝昭,领副将鹿磐前往讨叛。 结局亦不例外。 麹姓,自此不再是凉州豪族。 是故,魏延声称走子午谷,可一举拿下长安的缘由,有三。 其一,乃是麹英叛乱,逆魏兵力自然会赶赴凉州,关中兵力空虚。 其次,乃是坐镇东三郡的孟达,不会率军前来子午谷阻拦汉军。 再次,便是夏侯楙与深谙兵事的曹真,犹如云泥之别。若是见汉军骤然兵临长安城下,其必然会弃城而走。 此策呈至丞相,便有了郑璞被招来,随行巡视各地的殊荣。 虽然于丞相心中,早就回绝了魏延之策。 不过他亦想兼听一番,郑璞能否有其他不同的见解。 毕竟,在丞相眼里的郑璞,虽性情刚愎了些,狠戾了些,睚眦必报不以德称之,还有......嗯,就是筹画策算之才挺好的。 “丞相,璞窃以为,夏侯楙虽不堪,然绝无弃城而走的可能。” 骑马随于车架之侧的郑璞,看罢魏延的献策后,便不假思索,“璞亦觉得,孟达必不会率军归我大汉。且,其当断不断,他日必败亡。不过,璞倒是,孟达败亡之际,我大汉若出兵,或可出虏些钱粮及黎庶归来。” “嗯........” 或许,丞相已然习惯了,郑璞常有出人意料之谋。 闻言之际,仅是微微颔首,声音淡淡,“子瑾且言止,为何如此确凿断言,夏侯楙不会弃城池而走?” “回丞相,璞之思有三。” 郑璞得问,拱手轻声而道,“其一,长安乃我大汉故都,城坚难摧。被逆魏所据后,成为镇守关中的重镇,囤积粮秣辎重之地,驻守兵力不曾少于三千。纵使我军十倍临城,一时之间,亦难以攻破。” “其次,走子午谷,乃奇也!为出其不意,我军必然长驱而去。然而,奔袭之际则无法携带攻城器械,那逆魏夏侯楙虽乃无才纨绔,但若见我军兵临城下却无法攻城,安能惧之弃城而走?” “再次,夏侯楙虽夏侯惇之子,但得关中都督之职,乃因他与曹丕年少相善。今逆魏乃曹叡在位,其若敢不战而弃城而走,归去后不死亦以罪徙边千里,且连累子孙,又何苦来哉!” “呵~~~~” 轻笑一声,丞相侧目而顾,捋胡称赞道,“不想子瑾筹画,已然策算人心矣。” 赞罢,不等郑璞谦言,又再度发问,“子瑾再叙之,孟达若败亡,我军当如何得利邪?” “回丞相,非璞之思,乃是句孝兴之谋也。” 闻言,郑璞冁然而笑。 “句孝兴之谋?” 顿时,丞相眸露讶然,捋胡之手亦然微顿。 此亦不奇怪。 句扶为人勇猛,慨慷昂然,所长乃是率兵冲锋陷阵。 虽也熟读诸子百家,但多为临阵决机。无人曾听闻,他竟也有筹画策算的大局之观。 “然也。” 郑璞笑颜潺潺,亦不敢怠慢,连忙叙出缘由。 原来句扶告假归乡闾时,还被丞相授命在巴地招募些賨人士卒。 那时,句扶倚仗家中在汉昌的声望,让人前去大巴山脉里,招募那些没有被编户入籍、居在深山老林里賨人为卒。 因而,亦然从那些新募之卒口中得知了,从宣汉县逆着不曹水,进入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