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6章、骑督 (第2/2页)
,将小亭内对席小宴的二人,掩映其中。 乃丞相诸葛亮,与征南将军赵云。 丞相正垂眉捋胡,只手执羽扇,轻轻晃动驱赶依旧没有散去的暑气,颇有些悠然自得的闲情。 已皱纹密布的眉目间,偶尔会一丝欣喜泛起,流转游走。 事实上,他近日心情很不错。 其一,乃是私事。 他的细君,前日被太医令确凿,已有了身孕。 虽已从兄长诸葛瑾过继来一子为嗣子,然而年齿四十有五,竟即将迎来骨血,无论男女都是令人喜不自胜之事! 其二,则是赵云如今,正捏胡而看读的军报。 关于阴平的战事,郑璞已然上表,今日刚好传至成都。 上表中,除去大致叙述战事经过,以及战获几多、伤亡几多等琐碎后,郑璞还对霍弋及赵广大兴笔墨。 毫不吝啬的,极尽赞誉之词。 对霍弋的评价,声称其咸有父风,初临战事便可帅厉将士,如臂指使。 而对赵广,着墨更多。 先是大肆赞赏了赵广的骑战之能,又加了一句,声称百顷氐王杨霁及白马氐等,皆对赵广倾心不已。再者,又声称了结车阵抗敌时,能坚守得出,乃是赵广的临阵指挥之功。 遣词用句,估计赵广见了,都不由搔鬓而面露郝然之色。 是故,赵云看罢,不由连连摇头,苦笑不已。 “此郑家子虽胸有韬略,然我亦谓之,其乃狡诈之徒也!” 轻搁下军报,赵云抬头目视着丞相,音色似喜似恼,“竟为那六百余匹战马,便不吝赞耀我犬子之功,安能如此!” “哈哈哈~~~” 闻言,丞相大笑,轻声谓之,“子龙莫要为义弘谦让。虽子瑾确实居心不良,用词太过。然刘子睿亦然有书别来,其书中谓义弘于景谷道之战,委实功不可没。” 言罢,便举盏,邀赵云共饮了一杯。 待放下酒樽,又继续发问,“子龙,我知你性情忠厚。然我现为国而问,还请子龙如实答我:义弘骑战之能,今已得你几分真传?” 嗯,郑璞盛赞赵广将略及功劳,其目的昭然若揭。 不外乎乃朝廷,必然会将他缴获得六百余匹战马,悉数用来组建骑兵。 而他便“明目张胆”的,推举赵广为骑将罢了! 反正,战马是玄武军死战缴获的,他身为主将,“隐晦”的提一嘴,以丞相的性情亦不会见怪。 见丞相如此慎重的发问,赵云亦肃容。 先不做答,而是很谨慎的出言确问,“丞相之意,乃欲让犬子领骑乎?” “唉.......” 丞相诸葛亮长声叹息,“子龙亦知,我大汉后辈,已无知骑战之将率矣!” 感慨罢,才轻颔首,双眸灼灼而谓之,“子龙,我等皆已老迈,克复中原之志,终将会落在后辈身上。义弘若有子龙骑战半数之能,我任他为骑督,让其历练建长,岂不是为国储才?且,今子瑾战获六百余骑,可建骑兵一曲,当授孰人掌之?” 叙到大汉式微,赵云听了,亦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又略作思绪,方敛容而答,“回丞相之问,骑战之法,我已悉数授之犬子矣。然,犬子不曾有实战之机,丞相若用,且先试之。且,犬子略有勇力,但资质不过尔尔,督帅之能恐难为之,还望丞相慎之。” 丞相得闻,顿时喜逐颜开。 眉目间之间,尚且夹带了一缕欣慰及庆幸。 赵云已然将话语,说得很明白了。 论骑战之法,赵广已悉数通晓,欠缺的不过是实战机会罢了。 至于谓赵广的资质不过尔尔,那也得看和谁比。 若是将之与郑璞比,自然逊色不少。 与年少便有异才的关兴比较,亦略逊一筹。 但与诸葛乔、张苞与霍弋等人相比,应是在伯仲之间,各有所长。 正如赵云所断言,赵广恐难为兼谋略及巧变之能的督帅,但胜有勇力,可为豕突之将,亦是骑督的良选。 骑者,长驱之兵也! 主sao扰、奔袭、侦察、威慑迫击与绕后夹击等,以强大的机动力,可为偏师之“奇”。 本来就是策应之军,需要的是豕突之将,何需督帅来统领? 再者,以督帅之才来统领骑兵,岂不是明珠蒙尘? “子龙之意,我知矣。” 笑颜潺潺,丞相捋胡少顷,又叮嘱道,“骑卒之选,还需子龙亲力为之。” 让堂堂征南将军、掌京畿内外戍守的赵云,亲自挑选骑卒,似是大材小用,其实不然。 骑卒,并非人人都可以胜任之。 光在马背上百里颠簸,就淘汰无数人了。 更莫说,骑卒作战时,必须要与战马形成心意相通的默契,才能发挥战力。 况且,培养一骑卒所耗资财粮秣等,可比拟十步卒。 因汉人的战马,几乎都是一人一骑,不像游牧民族一样有两三匹换乘。为了保障战马不掉膘而失去驰骋的速度,是故皆以粮秣畜养,战时所食比士卒之食更好! 以马匹那恐怖的食量,便可知朝廷所承受的压力。 耗费如此之巨,自然要精挑细选的猛士为卒。 “诺。” 拱手而应,赵云做肃容,“丞相且宽心,我知其中轻重。” 顿了顿,又加了句,“丞相,骑兵至少需两三年时间演练,方可称之小成、从军征伐,还请丞相将之独设建制,不受他人遣制而扰。” “善!” 丞相含笑轻颔首,“如子龙所言。” 正事有了定论,两人又叙了些闲话,赵云便作别而去。 步归书房的丞相,取火燧燃了熏香,正襟危坐在案几后,执笔点墨而书。 乃是请天子刘禅诏令,为阴平之战录功。 有功必擢,乃是丞相开府治事后的执法严明。 霍弋转为牙门将,而郑璞则是转为裨将军,皆赐下财帛嘉奖,领兵如故。而赵广则是以牙门将领骑督,骑兵曲独成营,不再隶属于郑璞。 其余与战士卒,死者抚恤及生者赏赐,皆依军中律法而来。 书罢,丞相搁笔于案,捋胡而思。 阴平事已了,是让玄武军与诸军同往来运粮,抑或驻扎在汉中郡演武为上? ------------------------------------------------------------------------------- 【注:刺史西汉时为六百石,主监察。东汉为两千石,兼领兵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