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赈灾(四) (第1/2页)
明砖第三百零三章赈灾一番告别后,韦柳堂便坐着马车同苏清露一起,往着延安府所治理的各县而去。 然而,正当他们来到延安府所治理的其中一县——安塞县之时。 他们所见到的不是一群活生生的饥民站立讨着饭。着的而是一群坐着、睡着的饥民,时而还能听见哭声。 看着城门外的百姓如此,由此,可看到这延安府等地的灾情如何了。 “吁!” 苏清露的一声,马儿停了下来。坐在城门外周围的饥饿的百姓们皆投来了目光。 “清露,先下车,看看百姓们。”柳堂道。 “好。”清露亦是答应了。 柳堂下车后,看着睡着、哭着、坐在地上的百姓,走了过去。 “大娘,您这哭什么呢?”韦柳堂俯下身子问道。 这上了年纪的妇女闻见声后,转过头来,一脸委屈的面容看向了韦柳堂。 “官爷,我家男人去世了。我……我都不想活喽。”这妇女哭着道。 看着这妇女哭得如此之样,再看着另一旁睡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男子,柳堂吩咐了起来。 “清露,看看。” “好。” 苏清露走到一旁,伸出稚嫩的手来,帮着这人把着脉。 一番cao作后,苏清露看向了韦柳堂,一话未说,仅是摇摆着头。 瞧见后,韦柳堂有些心疼着大娘起来,温和着道:“大娘,莫哭。还请大娘节哀。本官是朝廷派来赈灾的臣子,本官想向你了解下情况,可否应允?” 这大娘点了点头,看向了韦柳堂,道:“官爷,你问吧。” “你们多久未吃过顿温饱饭了?” 柳堂道。 “温饱饭?” 这大娘一脸不高兴,接着继续说了起来。 “打去年,小麦颗粒无收,靠家中仅存的几斤小麦度过。我们啊,我与老伴,打算这小麦啊,何时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再做成馒头吃。就这样,几月来,这小麦越来越少,直至前几月,小麦一粒也没了。” 说后,这大娘一脸泪水看向了一旁的老伴,说了继续说来:“老伴啊,对我很好。上次的那小麦,本想我们二人平分,可老伴为了我能吃顿饱,把他应得那馒头递给了我。说啊,年纪大了,是时候该离开这世间,去阎王爷那儿了,可就在昨日,老伴便饿得实在受不了,离我而去了。” 看着大娘的样子,韦柳堂小心翼翼的掏出仅剩二两银子来,将一两给了递给了这大娘。 “官爷,这银子,我……我收不得啊。”这大娘想着拒绝。 “没事,大娘,你拿着。都怪我,要是早些知晓这儿的情况,早些来,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事发生了。”韦柳堂自责着。 “诶,不怪您。要怪就怪那些不称职的官,未能早日将消息告诉您。” 柳堂听后,看了看这大娘的周围,发现啊,除了大娘连同一旁的老伴外,别无亲人了。 “大娘,那你的孩子,儿媳呢?”柳堂道。 大娘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了起来:“我那几位儿子啊,有一个当了官,一个早些年时,死了,另一个啊,失踪了。” “那,您那位当官的儿子叫何名?未有回来看你们吗?若是碰见他,本官替大娘问个好。” “我那儿子啊,叫陆溢之,这当何官,我不知晓。未回来过,不过啊,当娘的能理解,这做了官,事也就忙多了。” “那可否给你们捎来书信?” 大娘摇了摇头。 想着问了这么多,亦是足够了,韦柳堂并未继续追问下去,道:“大娘,这银子就收收。就当是本官对不住你老人家。等过几日啊,朝廷的粮到了,到时延安府啊,便好多了。” “好好好。多谢官爷。” 正当韦柳堂欲要走之时,这大娘一脸谢意的看向了韦柳堂,问了起来:“官爷,您叫何名?” 柳堂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道:“本官啊,叫韦柳堂,字舍人。” 说后,韦柳堂再嘱咐道:“大娘,好好活着比啥都重要。” 看着韦柳堂离去的身影,再看着手里紧紧握着的一两银子,看向了一旁的老伴说了起来:“老伴啊,你若是还活着就好了。这一两银子,我们啊,就不饿着肚子了。” 一番话语后,大娘便将这一两银子啊好好的收藏了起来。 “清露,去县衙了解下。” “好。” 说后,苏清露便将这马车啊赶了起来,往着县衙而去。。。 京师城里,如同以往一样,很好的生活着,丝毫不受其他地方的影响。或许,对于京师来说,因为它是大明朝的首都吧。 “娘,您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