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0章 是我的 (第1/3页)
,请不要打扰我修仙 秦氏集团大获全胜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山郡。 任何对帝国局势有了解的人都开始小声嘀咕三足鼎立了。 许多人对林文称王的事情不再抱有怀疑,劝进和称帝的事都有不少人在公开讨论了。 长山郡的原班人马中,大家意见还比较统一,林郡长不论是称王还是称帝,他们都是支持的。 但皇派却是分裂的。 真正李龙兴的铁杆,都不希望林文称王称帝,而是希望林文仿照李龙兴未完的事业,创造长山会,实现共治格局。 而顽固守旧派的老人,就更不希望了。 这毫无疑问是篡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他们强力要求李凛月立刻和林文结婚,让林文监国,让李龙兴复位。 这种意愿之强烈,恨不得把李凛月捆上双手,塞进礼品盒子,送到林国柱的床上,任由林国柱鞭挞。 只要林国柱愿意当这个国柱,他们自己上去都行。 至于其他幸进份子和墙头草,则是意愿强烈地希望林文称王称帝。 对他们而言,一个新的帝王产生,其拥立之臣的利益是最大的。 因此,他们到处吹捧林文,到处搞天降祥瑞。 什么七彩祥云落长山,彩凤南飞万里虹。 什么十米长的黄瓜,刻着“长山兴,林文王”六个大字的乌龟,会喊“人皇登基”的鹦鹉,等等层出不穷。 长山郡真正的骨干们虽然不搞这种事情,但谁也不知道林文到底有没有这个心思。 林郡长又不出来解释,有些人想压下来,但又怕林郡长心底是想称帝的。 这一动,岂不是得罪人了? 连李凛月心中都有些摇摆不定,不知道是让林文称帝好,还是让林文监国好,又或者是让林文当一个终生的统治者? 至于复国这件事情,在李凛月心中已经淡下来了。 父亲的理念有问题。 还是林文好。 虽然他也谈民工,但如果他所谓的民王就是他所做的,那我可以接受。 没错,这才是正统的民王,其它的都是虚伪的。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李凛月心中的块垒一下子都消失了。 她对这个词一点也不厌恶了,反而生出了无限好感,甚至认为自己是坚定的民工分子,要坚定地维护正统民工,打倒一切异端和异教徒。 —— 所有人中,只有赵明公坚决不认为林文会称帝,坚决制止这些无意义的行为,全力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批驳这些阿谀谄媚的行为。 但按起葫芦浮起瓢,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赵明公认为还是让林郡长亲自出来解释比较好。 只不过,林郡长现在深居简出,忙于大事。 由谁出面去请呢? 李凛月主动推辞了这项工作。 她现在不确定她要喊林文爸爸还是老公,两个都喊又有些突破她的三观,像老人们说的那样主动去宽衣解带自荐枕席的事情又做不出来。 而且,如果小秦说的是真的话,林文的这个怪癖,她作为妻子的身份不是很能接受。 但林文的民玉她又很喜欢。 所以,李凛月现在处于比较迷茫矛盾的状态,暂时只想把心思专注于训练和战斗上,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见林文。 众人商议之后,人选毫无疑问就落到了秦落霜身上。 秦落霜也知道只有她了。 她没有想太多,直接就去了。 出乎意料的,林文这次的态度特别好,不仅没有上次丝毫的冷淡,甚至好得有些异常了。 也许他真的只是像夏所说的那样心情有些起伏而已。 秦落霜心想,把最近的事情和他说了。 没想到这家伙噗哧一下笑了出来。 “哈哈哈,这帮家伙真不专业,至少也要出售一下河图洛书、麒麟灵龟龙马什么的,再来个代斩白蛇,代埋代挖独眼石人,代塞黄帛绢书到鱼腹里,再写两篇劝进表,学一学狐狸叫,编写传播童谣,制订谶言……” “什么十米长的黄瓜,这是在搞笑吗?” 秦落霜有些不高兴,说:“这很好笑吗?这些事情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秩序,许多人都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工作。” 林文含笑看着她:“那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秦落霜的声音一下子小了下来,她踌躇了一下,低声道:“无论你怎么想的,我都支持你。” “你这个回答一点也不坚定。” 林文笑着摇头。 “你应该知道我不会称王称帝,但不知道为什么你又有些信不过我。” 秦落霜薄薄的红唇颤动了一下,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按道理来说,以他们之间的交往和默契,她是不应该相信林文会再选择皇帝制度的。 但一想到林文一直以来的作风,特别是之前一段时间,连过场都不走了,几乎不让别人说话,特别独断专横。 她又有一点怀疑林文想当一言九鼎的大皇帝,再开个后宫什么的。 林文放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看着她如秋水般明净的眼眸,认真地说:“秦落霜,我不会称帝称王,我是长山郡的郡长,永远都是。” 秦落霜没想到林文会是这个答案,轻声说:“可是,林文,我们的势力不会仅限于长山郡……” 林文微微一笑:“有国盟,它们可以加入国盟,而盟主永远都会是长山郡郡长。” 秦落霜沉默了片刻。 “林文,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这样的话,你的权力和地位都不是最高的。” 林文笑道:“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可是……” “秦落霜,你要知道,我们不是来给世界带来痛苦和仇恨的,世界上的矛盾很多,我们不能只用杀戮来解决问题,要循序渐进,这是最好的方式,我们成立的时间毕竟还是太短,前后不过两年,没有底蕴,我们的统治,人心难以接受,人说百年移风易俗,我们才走了五十分之一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