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零六开始_第八百三十四章 庙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四章 庙会 (第1/2页)

    ,重生从零六开始

    风雪越来越大,陈阳将邹蓉搂在怀里往回走,

    躲在爱人臂弯下的邹蓉,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眼神也逐渐迷离,似乎想起来什么,

    正好陈阳低下头来想和她说话,看到她的表情,不禁笑道,“在想什么呢?”

    “哦,”

    邹蓉抬起头看了看他,咧嘴笑道,“你还记得,以前我们上高中的时候上晚自习,每次下雨你都会送我回家吗?”

    “呵呵,”

    一听这话,陈阳也不禁笑出声来,抬起头看着前面的小路,笑着说道,“怎么不记得,你这人从来没有带伞的习惯,下了晚自习之后,要是遇上雷雨天,就只能等你哥给你送伞,

    而我呢,恰好有伞,又恰好和你顺路,还恰好在班上跟你关系很好,那我就顺便带你一下咯。”

    邹蓉紧紧抓住他的衣服,轻声说道,“那时候,你把伞都顶在我头上,要是雨太大,就和今天一样,把我护在怀里,自己身上都淋湿了还乐呵呵的。”

    “怎么?”

    陈阳低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是不是从那时候,就开始喜欢我啦?”

    邹蓉扬起一个笑脸,“哼,我会告诉你,后来都是我故意不带伞的吗!”

    陈阳一听顿时惊了,故意大惊小怪地摇头晃脑,“啧啧,原来是处心积虑啊……”

    “那可不,反正你是逃不过我的手掌心!”

    “嘿,小丫头,你现在是在我的手掌心里好吧。”

    管她是处心积虑还是早有预谋,上辈子小丫头等了他十几年是真的,这辈子的全心全意也是真的,

    再说了,爱情也需要谋略,这点小算计,又算得了什么呢。

    ……

    上午在外婆家吃团年饭,下午便去了邹蓉家。

    还好还好,都已经是老熟人了,邹爸和邹小军终究还是没有干出灌新姑爷酒的事来,

    邹爸是过了那个年纪,沉稳许多,不会那么闹,

    邹小军则是吃人嘴短,他现在的二手房东生意,还是陈阳给出的主意,去了广洲之后,邹蓉也打着陈阳的幌子,帮他解决了不少麻烦,再加上这个妹夫成就很不一般,便有些缩手缩脚,

    正好遂了陈阳的意,不多不少陪了三两酒,恰到好处,邹爸也满意。

    在邹家吃完团年饭,又陪邹爸邹妈打了几圈麻将,邹蓉便在一旁嚷嚷着去逛庙会。

    邹爸邹妈自然不会不同意,别说庙会就在门口,距离不远,就算在千里之外,女儿女婿想要干什么,还不是由得他们,

    再说了,知女莫若母,一看邹蓉那样子,邹妈就知道应该是他们早就约好的,这样一来就更不会拦着。

    倒是邹小军和嫂子这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眼力劲,看meimei和妹夫要去逛庙会,他们也想跟着去,

    结果被邹爸眼睛一瞪,再加上邹妈要求他们留下来打麻将,这才给女儿女婿免了两个电灯泡。

    ……

    从邹蓉家出来,陈阳也没开车,两人牵着手便往庙会举办地走去。

    既然是庙会,那肯定得有个庙,否则就不叫庙会,而是赶大集。

    南江镇虽然很小,却也是有个正儿八经的庙,

    好吧,

    其他地方的庙会,要么是佛教庙会,要么是道教庙会,比如很多地方都有的城皇庙会,就是道教庙会,

    而南江镇这里的庙会,却是罕见的儒教庙会,

    因为这里的庙,是一座“文庙”,里面供奉的是孔子。

    文庙既是祭祀的地方,同时也是当地的学宫,

    所以南江镇文庙,规模建制远超普通的小寺庙。

    最早的南江文庙始建于明朝,由黄墙、礼门、义路、灵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照墙、东庑、西庑等建筑组成,占地二十多亩,规模宏大壮观,

    咳咳,当然了,历史兴衰无常,当年的那些建筑,到了如今仅剩大成门、大成殿这两个主体建筑,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化作了土,

    也许是因为南江镇周边空地大把,实在没必要跟孔圣人抢地盘,以至于这片位于镇区的地方,倒是从未被其他单位或项目所占据,

    今年西江县搞生态旅游建设,南江镇政斧便拨了专款,又找恒立等企业化了点缘,将文庙重新修缮,

    虽说还达不到鼎盛时期的规模,但一些基本建筑,比如黄墙、礼门、义路、灵星门、状元桥、泮池这些花费不大,又比较有意义的建筑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再在周围种上绿植,当年的主体建筑所在都改成了广场,倒也像个小公园,便成了镇上居民经常过来的一个休闲场所。

    陈阳要搞庙会活动,放在这里便最好不过。

    从小区前面的十字路口往北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便看到一排黄墙,其中有一座崭新的青石牌坊,上书“文庙”二字,

    牌坊下还有一尊极为破旧,却整体保存完整的石碑,刻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算是文庙除了那两座幸存建筑外,最有价值的文物。

    这里就是文庙。

    尽管今天是大年三十,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团年,可此时的文庙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可能是南江镇太久没有办过庙会,一些曾经经历过庙会时代、心中有些怀念的老人,已经迫不及待赶了过来。

    陈阳拉着邹蓉,顺着人群走进去,他们两人都戴着羽绒服的帽子,帽檐遮住整个额头,再将拉链拉到最上,连鼻子都被遮住,整一张脸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自然不会被人认出来。

    从文庙牌坊进去,首先是一座面积较大的广场,

    此时广场四周已经搭上帐篷,

    看到这些帐篷,邹蓉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陈阳也老脸一垮无言以对,

    为啥?

    非常明显,这批帐篷,就是去年雪灾的时候,大麦和花火公司捐出来给火车站使用过的那一批,

    因为比起普通的帐篷,这些帐篷明显要高出足足一米,长度和宽度也更大,就是为了里面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现在倒好,竟然被利用起来,回到南江镇成为庙会物资。

    不过也挺好的,资源重复利用嘛,践行建设节约型社会!

    真正的庙会要从明天才开始,今天只能算是预热,

    但该有的东西,也都齐备。

    一圈帐篷围成一个圆圈,只留下门口牌坊处,和往里的礼门两个缺口。

    每一座帐篷下面,都有一个商贩摊子,摊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