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半夜有贼来! (第1/2页)
…… 七月二十三日,炎军过了泥丸道上的最后一出关隘。 蜀军并未做什么样的抵抗,便轰然溃败,大逃了去! 过了这处关隘,再往前,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可直达蜀都! 蜀国地形,四面崇山峻岭包围,内部又分作两重地形,东面是起起伏伏的山岭,西面却有个小平原,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滋养人口八百余万! 炎军到了个叫山空县的地方,兵荒马乱,官府里的老爷早就溜走了,蜀兵溃败,败兵经过这里,毫无纪律,犹如蝗虫过境,搜刮了一番,不做停留,便又溜走! 炎军到了,在此修整了一日,筹集军粮,有来不及逃跑、也舍不下家业的大户,上来贡献钱粮。 炎军开收据,并说日后必还。 大户岂敢要,只道全为酬军,不必相还! 炎军却道:我军纪严明,岂能不还? 炎军与民无犯,人就都说炎军的好。 此处距离蜀都,还有七百里路。 不过五天功夫,炎军便急行到了蜀都! 其时,蜀都城外有了十个总兵官,带领着十万大军,都城中还有五万! 蜀帝命城外十万大军,齐力发劲,攻打炎军! ·炎军不过区区两千,有什么好怕的? 可是,十万大军,接旨而动,听话的,却只有四个! 其余的都生出了异心来,接旨不动,就地观望! 四路军进攻炎军,布列军阵,如浪潮似的,一重又一重的,兵势汹汹! 却哪里敌的过? 炎军配置的火器远超这个时代,官兵素质又是极高的! 围攻之下,蜀兵像是被割韭菜似的,一茬又一茬的倒下! 然则,其战斗意志却出奇的坚强! 直倒了一地的士兵,看去约莫折损四成以上,这才坚挺不住,哗然崩溃! 吴起看的又是心惊、又是惋惜,暗道:这样好的兵士,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可惜啊! 蜀都城上、城外的蜀军看了,人心越发的浮动,竟有来投降的了! 一个、两个……,城外的十万大军,竟投降了六七万! 忽而一个噩耗传到宫里,守城军哗变,把内宫的监军杀了,竟打开了城门来! 炎军进城啦! 蜀帝张腾听闻,只觉头晕目眩! 大势去矣! 把嫔妃、子女都叫来,他们深居内宫,未知宫外情况,张腾说为了不让在炎军那里受辱、不让张蜀蒙羞,形若癫狂,提剑要去砍杀他们!吓得众人亡魂直冒! 高彩见状,把张腾抱住,劝他手下留情,放他们去,生死由他们的命!又劝不能耽搁时间,得迅速逃走,以保性命! 张腾大怒,帝皇尊严啊,说道朕贵为皇帝,只有与祖宗江山共存亡的,岂能逃跑?! 高彩说道: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陛下你得保住有用之身,只要陛下还活着,便总有卷土重来,收复山河的希望!陛下若在此一死了之,祖宗江山谁来收复?九泉之下,怎么见列祖列宗呀!岂不正合了那炎帝的心意?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张腾被说动了,丢下了宝剑! 当吴起进入皇宫的时候,宫里已经乱作一团。 帝居星辰殿失火,救火,火灭之后,从废墟中寻到了一具被焚烧的面目全非的焦尸。 尸上发现了烧毁的珍珠、金珠等东西。 据说蜀帝有件心爱的宝贝,是件龙袍,耗用七百余两黄金的金丝、六万多枚珍珠制作,重达六十余斤! 吴起暗道:“莫非这就是蜀帝?见大势去了,穿了这件宝贝自焚?” ~ 蜀国,灭了! 楚王千里迢迢,来到了炎都。归顺的官僚,充入翰林院,编修楚史。 炎国实质上的一统了夏邦十五路! 这十五路,分别是: 其一:岭南东路。 其二:岭南西路。 其三:清南东路。 其四:清南西路。 其五:清口路。 其六:清河北路。 其七:中州路! 其八:中州北路。 其九:中州东路。 其十:幽冀路。 其十:泰海路。 其十一:郏西路。 其十二:中州南路。 其十三:蜀东路。 其十四:南壶路。 其十五:西蜀路。 又一个神州大一统的王朝,真正的诞生了! …… 随着公祭的完成、神州的大一统,对原来的蛮齐、蛮晋、蛮秦三地的夏jianian的清算也开始了! 名单早就列好,人早就抓好,罪名早就定好,家资早就没收,只等着朝廷一声令下,举一场大会,将他们——整整一百名,全部处死了! 八月初,朝廷电讯各路,令于八月初八,在英烈庙前,对一应夏jianian,予以斩杀,死后火烧,挫骨扬灰,做成砖石,铺于庙门前道上,以使万人践踏,永世不得超生! 应该广为鼓动,使百姓来看,并讲其中道理,务必使得百姓,知晓荣辱:以做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夏民为荣,以做夏jianian为耻! 朝廷一声令下,原先蛮夷霸占的五路城中,官府大张旗鼓的运动起来,日子还没到,城中百姓便都人人知道了。 八月初八,转瞬即至, 那一天,英烈庙前,人山人海! 行刑台早就搭建起来,有人高,夏jianian们被押到台上,百姓们在下,往他们瞧去,后面的踮起脚、伸直了脖子。 这些百姓,有的是有荣辱感的,对那些夏jianian,深入痛觉!有的却是麻木着,不过是来看个热闹! 时辰到。 监官一声令下。 刽子手举起鬼头刀,狠狠的落下! 夏jianian们刹那身首异处! “杀的好!”围观的百姓之中,有对夏jianian深恶痛绝的,见状泄愤似的大叫!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来了许多的共鸣,都叫好起来! 气氛起来了。 来看热闹的百姓,也都笑嘻嘻,跟着叫好起来!他们未必懂什么大义,却也由此知道:是不能给蛮夷效力的,否则的话,你看,这就是下场,要被砍头的!再看周围的人,大家都是支持砍这样的人的脑袋的!如果横竖都是死的,何不与蛮夷相斗而死呢?即便死了,也是什么英烈,享用香火不绝咧! 此事通报全国各路!令各地官办学校、士林,广为学习! 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为保家卫国、保卫夏邦祖宗江山、解民倒悬、反抗暴政而死,就是重于泰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