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打还是不打呢? (第1/2页)
…… 夏邦过去的井田制,耕地属于封建主,其公田却只占九分之一,其余九分之八都是私田,相当于1/9之税,只是种公田产出都是封建主的,农民也会没有积极性。 封建主互相征伐,财政需求增加,要增加公田比例,便会更令农民耕种积极性下降!所得极不理想! 于是,后来,自耕农经济、租佃制经济发展了起来,这两种经济制度下,农民种田,产出越多,自己所得就会越多,因此具有积极性,能促进生产力提高,地主所得也会越多。 云巅、冥黎却停留在“井田制”阶段,没有升级到小民自耕、租佃制阶段。 根据历史资料,领主对农奴压迫极深,盘剥达五六成。而由于土地稀少,一户农奴种地不过十几亩,年亩产不过七八斗。农奴所得不过五六石,根本不够吃,户均两三口人,弃老溺婴卖婴现象严重! * 炎国北部有苍龙岭山脉,这山脉的形势分为三段,由西往东说,西面一段,方位是从西北往西南,中间一段,大体不规则的东西向;接着第三段,往东北方向弯折而去! 这山脉北面,有大戈壁沙漠,人迹罕至。以大漠为中心,便有漠南、漠东、漠北、漠西这些区域。 这些地方为大草原,蛮夷大小部落所占,搞的是游牧经济,牲畜有马、牛、羊和骆驼。食物来源则主要依赖这些牲畜的rou和奶,辅以捕获的其他动物rou类和少量粮食食品、野生植物等。 由于吃rou多,故而蛮夷体格强壮,胜于夏邦耕种农业经济的百姓。 游牧经济决定了他们必须逐水草而居,并根据季节干湿,转换草场。 其人口规模,受限于牲畜,而牲畜的数量又受限于草场! 因此,谁占有的草场地盘越大,牲畜便会越多、人口便也就会越多、实力便也就会越强! 草场规模是固定。 而牲畜、人口是不一样的。 当人口少的时候,草场丰富,各部落都可以有足够的草场,都有的吃,于是,彼此之间,便少矛盾——谁特么没事干,会去与人拼命厮杀呢? 小部落依附大部落,大部落也互相和平相处。 在这样的总体的和平状态下,人口逐步繁衍,所需食物增加,所需牲畜增加,所需草场增加! 而草场是一定的! 于是,草原内部,便也会爆发战争! 百年前,漠北便出了个猛人,南征北战,统一大漠,建立大濛国。统一大漠之后,还不停歇,继续向周边侵略。娄地三路上的诸部也被他征服了。神州半壁江山都被他占了。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他往西南侵略,攻打了个叫乌茹国的地方,那国家,身处雪域高原。大濛兵至,略作抵抗,不敌,转头就投降,依附大濛,成为了藩属。 乌茹国经济以耕种、畜牧为主,也是,奉行上师教,教主称尊主,世俗权力与神权力,都归于上师教。 乌茹依附大濛之后,“大皇帝”又开疆扩土了,十分开心,封上师教尊主为大宝王。 上师教传入。 大皇帝了解过后,大喜过望,推行上师教入大漠,更拜尊主为国师、帝师。 大皇帝为什么这么捧着上师教呢? 一则,是想利用这教力量,去制衡其他教派的势力。 二则,上师教统御乌茹,号称自创立以来,千年统治不衰,更长治久安! 大皇帝以为找到了解决大漠纷乱更迭的妙法——把上师教引进大漠! 大漠上的财政制度,是索贡制、上贡制。 大部落压小部落,小部落压更小的部落。 一级一级的压下去。 秋末冬初的时候,大部落首领派亲兵,组成索贡队,到小部落去,所到之处,连征带掠,肆无忌惮,抢劫财物,还虏掠人口,贩卖为奴。小部落或逃走、抵抗,或委曲求全,上贡财物。 并没有系统的成文的条例办法。 大部落为了防止小部落成长、以及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壮大自身,因此,对小部落的索贡十分严重! 小部落缺乏牛羊食物,人没吃的,就难以增长! 这在客观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人口的效果。 但是,这也导致了部落间矛盾重重,极其不利于团结。 并且,以历史经验来看,终究也抑制不住人口增长。 上师教的妙法,便能解决这根本的人地矛盾! 解决不了地不够的问题,就解决人太多的问题! 上师教中,有一宗,称黄宗,其教徒,穿黄衣,故称黄衣使徒,男女都可以做黄衣使徒。 黄宗教律极其严格,其中有一条,是不能结婚。 不能结婚,就不会有孩子。 没有孩子,人口怎么增长? 这岂不是控制人口的妙法? 于是,上师教在大漠传开,其寺庙到处开建起来。 大皇帝召集部落首领开大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人口进行调控! 把一定数量的男女娃儿送去! 我大漠亦可长治久安矣! 大皇帝以为自己这是在成就千秋伟业!——这是千年以来,大漠上的首领,从没有成就过的伟业! 部落首领一则惧怕大皇帝的势力,二则也觉得很有道理啊——简直就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孩子进黄宗也要吃饭的! 所以,大漠又要向上师教“纳贡”! 上师教就这样的在大漠上兴起起来! “大皇帝”死后,大濛内乱,“三家分濛”,晋帝继承了大皇帝对大漠的统治权。继续在大漠上推行上师教。 上师教传大漠,至今已有近百年! 炎军北伐,夺回失地。据收缴到的“晋国”宫廷档案、及投降官僚所说,大漠有人口190万余,其中上师教寺人便有26万,占比成年男女四五成! 在控制人口上,的确起到了效果。 但是,四五成的成年劳力不事生产,光坐享供养,消耗经济物资,给大漠百姓带来了更严重的经济压力。 部落以供奉上师为名,更索要物资! 其内部矛盾,并没有淡化,反而愈加的复杂尖锐了! * 苍龙岭山脉与乌茹的雪域高原相夹,中间有条狭长的地带,这条狭长地带的东西两端,各连这一块地,群山环绕,总体形如个杠铃。 处于浊河以西,故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